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龙源期刊网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分析作者:党曼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15期摘要:从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动因和案例着手,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研发的特点及行业分布,进一步讨论研发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从而得出应对策略:正确处理好“合作研发”与“自主研发”的关系;大力建设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软环境;中国企业应考虑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来获得技术优势。关键词: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178-02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竞争全球化的必然结果。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一改以母国为技术研究和开发中心的传统格局,根据不同东道国在人才、科技实力以及科研基础设施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地安排科研机构,以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从而促使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朝着国际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概述(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动因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最初动因是为当地生产部门提供技术支持,从而进一步拓展市场,表现为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技术获取型研发和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寻求型研发。跨国公司将其研发活动布局于能为其全球经营做出最大贡献的地区,一般出于以下几种原因:1.支撑附属公司的生产,实现技术本地化。需求驱动因素鼓励跨国公司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以接近最终消费者、对当地需求做出迅速反应,支持当地生产和营销运作,并避免来自保护主义的压力。此外,海外研发机构利用母公司研发机构已有的科研成果、技术条件,针对该地区市场需求对原有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实现母国科技成果的本地化。这种“入乡随俗”式的发展战略有助于跨国公司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2.寻求技术资源和研究环境,提高竞争优势。随着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深入,跨国公司可以通过集中优势资源、共享信息等手段提高竞争力。研发活动可利用的技术资源既包括技术、人才,也包括为保证研发活动顺利进行的技术基础和法律政策等环境,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法制环境、优惠政策以及相关技术领域的协作。此外,如何获得全球智力资源,已经成为跨国竞争的关键要素。龙源期刊网跟踪或获取先进技术,开拓海外市场。跨国公司到海外投资研发的另一重要动机是为了获取或跟踪东道国的先进技术。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为母公司在国外建立了一个信息窗口和据点,能及时捕捉世界范围的新信息,并对其加工,开发出符合母公司战略要求的新技术、新产品,以支持其产品的先进性和技术行业的垄断地位,占领更多市场份额,进一步拓展东道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4.规避风险,降低成本。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费用、难度和研发风险也相应增加。高新技术的复杂性、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趋势等因素进一步增加了研发活动的成本和风险,因此,跨国公司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分摊这种高成本、高风险。此外,研发战略联盟也可以弥补单个跨国公司投资能力与风险承受能力的不足。(二)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案例分析1.各国海外研发投资时比较注重研发项目的专业化方向。例如,美国跨国公司在德国主要从事汽车制造、精密仪器、化工、生物工程的研究开发,而在日本则集中于电子元件、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内;爱立信公司的40个研究中心分布在20个国家;瑞士ABB公司在海外拥有独立的研发分部,将数个总部设置于不同国家,发电设备总部在德国,电子总部在芬兰,自动控制总部在美国。2.投资收购兼并或参股控制。例如,松下电器公司美国子公司兼并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电视部门是瞄准其一个规模庞大的研发实验室;川崎钢铁公司和三菱金属公司在加州购买了半导体硅片工厂;新日铁公司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兼并了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曾在微电子领域享有盛誉的西欧高新技术企业ACT公司、ICL公司已为日本三菱、藤津机械公司控制。3.实施研发本地化战略。例如,摩托罗拉公司一直坚持向中国转让世界领先的技术,并积极推动技术研发的本地化,研制符合中国人消费需求的产品。其产品国产化率在2007年时就已达到68%。从1999年摩托罗拉在北京成立中国研究院至2006年在北京成立无线宽带中国研究院,在中国总共成立了18个研发中心,截至2007年,摩托罗拉在中国的研发投资累计已达8亿美元,研发人员近4000人。二、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对中国的利弊(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对中国的正面影响近年来,由于跨国公司使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带来一些高级技术专家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和加快中国产业技术进步。1.弥补了企业研发资金的不足。当前国际技术竞争的根本是研发能力的竞争,从投入规模看,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在国际上的地位低于经济产出的地位,研发投资占整个GDP的比重为0.5%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为2.5%,这是制约中国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如此,在总额龙源期刊网来看,尽管现在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强度大多低于在母国的程度,但相对于中国国内大部分企业来说,它们的投资规模还是较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企业研发资金不足的情况。2.有利于企业吸收先进技术。跨国公司在与中国的研究机构、企业合作进行研发活动时,会对中国产生一种非自愿的技术扩散和溢出效应,这种效应能够带来外部经济,促进中国技术能力的提高,从而带动研发力量的发展,缩短中国与国际先进科技的距离。此外,国际性跨国公司往往拥有完善的研发网络,在技术创新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其研发管理经验、组织原则与经营理念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中国的科研管理人员,提升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国际化水平,改变粗放型的研发管理模式。3.促进企业研发人才的发展。挖掘科技人才和利用技术资源是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的主要动机之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注重对人员的培训,为中国培养本土高级研发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人才向国外流出,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研发人才市场的形成和优化,部分程度上满足了市场经济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此外,还可以推动当地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与国外企业的科技合作;通过人员流动等途径,也会产生大量的管理技术的交流;可以推动当地高科技产业聚集区的形成等。(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对中国的负面影响1.挤占中国市场。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使国内产品市场面临严峻挑战。跨国公司通过开发适合中国需求市场和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大大地提高了消费品的市场占有率,赢得了大量的国内消费者,使国内产品市场面临更激烈的竞争。2.研发全球化使中国一些研发资源流失。首先表现为人才的流失。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机构大多在本地招聘人才,高薪、良好的工作环境、丰富的研究管理经验等优势使国内科研人才对之趋之若鹜,从而导致企业人才流失。其次,还有可能引起国内部分保密技术的泄露,在竞争中部分水平较低的研究开发机构面临倒闭的威胁。这些使得中国的战略性研发资源流失严重,削弱了中国自主研发能力。3.企业获得关键技术更加困难。核心和关键技术是跨国公司取得超额利润的重要来源,跨国公司在研发全球化中严格控制技术溢出,把较陈旧的技术转让给合资或当地公司,实现对核心技术的垄断和控制,造成国内外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方面的较大差距。加入WTO后由于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更多跨国公司倾向于建立独立研发机构,技术扩散的渠道在很大程度上被封死,这进一步限制了中国企业获得先进技术。4.无法把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动向和调整的主动权。在研发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控制权。而中国受经济发展水平低、科研能力差等不利因素影响,很难参与跨国公司高新技术领域内的合作,无法把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龙源期刊网动向和调整的主动权,与跨国公司的研发合作只能集中在一般性研究领域和中低技术领域内,这使得中国在某些具有战略性的高新技术领域内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综上所述,对中国企业来说,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利弊参半,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研发投资是跨国公司通过技术控制影响中国市场的一种手段,不管资本投向何处,跨国公司追求垄断地位和高额利润的本性不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目前中国企业首先要做的是趋利避害,顺应研发活动全球化的潮流并采取对策。三、中国应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策略1.要正确处理好“合作研发”与“自主研发”的关系。应把“合作研发”和“自主研发”有机结合,并以“自主研发”为主。通过“合作研发”努力提高自己,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尤其是高科技领域。这样方可摆脱受制于人的处境。并且通过高新技术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获得垄断利润,从而为研发活动积累更多的资金,实现生产—研发活动的良性循环。2.中国需要大力建设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软环境。首先,政府要采取措施完善研发基础设施和研发服务体系,这是从事研发和充分利用技术成果的必要条件。其次,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在开发人力资源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尤其在很复杂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再次,完善知识产权法,提高政府行政管理透明度,保证市场秩序,保障社会公正,保证劳动力受到适当教育,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利于创新的公共环境。3.中国企业应考虑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来获得技术优势。中国具备条件的企业还应该在技术创新环境好的国家设立研发机构,在海外雇佣当地高素质的科技人员从事研发活动。这不仅有利于跟踪世界前沿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积累,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缩短技术的开发周期,而且还可以打破国际间的技术封锁,获得通过其他渠道难以引进的先进技术,也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考文献:[1]吴守贵,张茂纯.面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思考[J].河海大学学报,2001,(12):41-45.[2]范黎波,宋志红.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全球化的成因、策略与组织形式选择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4,(5):64-68.[3]吴湘频.跨国公司R&D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5,(20).[4]沈玉芳.跨国公司R&D全球化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对策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4).[5]殷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趋势和特点[J].企业发展论坛,2008,(3).[责任编辑刘娇娇]龙源期刊网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