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劳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的一个新举措,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劳动课程主要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的内容是以融合形态呈现的。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校园网和因特网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只有当它们与各学科课程整合,以学生、教师、教材以及媒体四要素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学生学习效果最佳化。学生的知识面越广,生活积累越多,综合实践的能力就会越强。因此,发挥信息技术在劳动教学中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信息技术整合到劳技教育中,不仅将会改变劳技教学模式,同时也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会对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和提升,起到关键的、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将使教育教学模式产生质的飞跃。在2000年,当时教育部的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2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因此,教育部提出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发挥其优越性,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现代教育告诉我们,构成人的基本素质中,除了科学文化素质外,还有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因此在中学开设劳动技术教育(其主体通用技术教育),培养中学生劳动技能素养,是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技术尤其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将会对学科教学的发展和提升,起到关键的、积极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整合到劳技教育中,不仅将会改变劳技教学模式,同时也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劳技教育的教育目的的实现。一、劳动技术课程概况根据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中学劳技课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来源于工业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及公益劳动项目等方面。目前,传统的劳技课程模式是以技术项目来设置的单科(目)型课程,如初中有手工编制、电工、木工等,高中有机械制图、电子技术、摄影技术等。劳技教育涉及到设计、材料、工艺、能源、环境等众多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的学习领域,综合运用了数、理、化、美等多门学科知识。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制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劳技教学大纲列出了24个项目,同一课程有多个项目、同一课程标准有多个版本教材,这种情况在中学基础课程中,唯劳动技术课程独有。3二、信息技术在劳技教学中的应用1、教学的工具教育技术在劳技教学中的应用有多种形式,其中传统的电教设备有:投影、幻灯、录像、实物视频展示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有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①“教”的工具。在讲授技术原理、元器件、零部件、材料、工具的识别等时,传统的示教方法多采用板书、板画、挂图等,或做成放大的模型,以便让学生清晰、直观地看到零部件的构造。而对表现机械零部件间的组合方法较多的使用摄像、实物投影仪等方法,以求获得动态的、及时演示效果。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已逐步推广使用多媒体课件、电子文稿和网络广播等手段。这些媒体的使用,大部分是单向的而非双向的,是教师使用的课件而非学生使用的学件,其目的是为了展示或演示,提高“教”的效率。②“学”的工具。信息技术应用于劳技教学中,不仅可以改变教师的“教”,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改变学生的“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和学生所拥有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再对称,教师不再是拥有信息的权威,教师的作用已从原来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组织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组织者。正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进入了课堂教学,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实现。目前的劳技教学中,已逐渐开展使用信息技术来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改变学生“学”的教学方式的教学实践,并在一些项目的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劳技教学是通过设计一个项目、完成一件制作、满足一种需求的形式,学习包括材料的选择、工具的使用和方案的设计等来实现教育目标的。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网络(IntraneLIntenet)收集信息、用计算机来完成技术知识、技术原理的学习、尝试设计作品等任务。尤其从设计样品、制作模型、修改方案直至最后形成作品的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的创新精神(设计能力)得以充分的发展,其作用是其他任何媒体很难替代的。2、课程的载体劳技教育在开设的初期,其课程大都以传统技术为主的项目,如:电工、缝纫、钳工等,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课改后在劳技教育中开设了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课程,如英文打字、摄录像(图像、声音的录入与处理)等课程,由于其中的部分项目己与中学信息科技有些重复,现己逐步退出劳动技术项目。三、课程整合的思考1、对劳技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的反思①设备、师资不平衡。基层学校缺少足够的用于劳技教学的信息技术设备,专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也亟待提高。总之,劳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与现代教育的要求尚有较大的距离。②学生的技术素养不平衡由于学生在技术素养方面的个体差异较之科学文化的差异更大大,他们对技术的兴趣爱好、动手能力以及操作概念的体会也不同。5然而作为一门中学基础课程,中学劳技教育课程对每一个中学生的要求却是一视同仁,劳技教学面临着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使学生学会技术、完成作品的制作。2、以信息技术带动劳技教学的发展①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②优化信息技术整合的方法。③促进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以基础技术教育的劳动技术课程,应该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在教学中应加强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优化信息技术的整合,并以此改变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唯有此,才能使劳动技术教育有效、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