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古代文化常识竞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竞赛比赛流程及注意事项环节一:必答题(选择题)——每组共有3道题,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不加分。每道题限时15秒,每组指派一位同学作代表来回答问题。环节二:抢答题(选择题)——①共有15题,答对一题加20分,答错扣10分。每道题有两次作答机会;②全部小组均可参加比赛,每组仅有一次抢答机会;③每题有30秒的看题时间,在主持人喊开始后,方可举手抢答,由裁判员及老师判断那组速度最快;④第一次犯规抢答不得分,第二次犯规抢答扣10分。环节三:选答题(问答题)——①各组自愿参加,仅有4道题,一共有两种题:50分题(2道),100分题(2道);②答对加相应分,答错扣相应分;③参赛的小组要派代表到讲台在规定时间内(2分钟)独立完成题目(台下不可提示,不可携带资料);④写错内容,写错别字,犯规作弊均扣相应的分值。。环节一:必答题环节一:必答题(选择题)——每组共有3道题,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不加分。每道题限时15秒,每组指派一位同学作代表来回答问题。1、“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哪个部掌管?A.吏部B.礼部C.工部D.户部2、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三牲全备为“太牢”。三牲是指哪三种动物?A、鸡鸭鹅B、鸡羊豕(shi,猪)C、牛羊豕3、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古人在什么年龄可以取字?A、男子20岁,女子16岁B、男子16岁,女子14岁C、男子20岁,女子15岁4、在称呼上,古人常常把几种特征杂在一起来称呼,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请说一说前两人的称呼依次是用其什么。A、籍贯、姓、名及字B、籍贯、姓、字及名5、《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这里的“东曦“指的是:A、春天B、太阳C、月亮D、东风6.晦朔中的“晦”是指()A、农历每月最后一天B、农历每月三十日C、农历每月初一7、下面哪一项蓝色意思和其他三项不同?A.拜马军总管B.举臣秀才C.除臣洗马D.授东平路儒学教授举,指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经考核,任以官职。8、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A、宰相B、侍郎C、尚书D、中书令9、南京在历史上曾作过都城,在不同的朝代称呼又不同。下列不属于南京的称呼的是:A、金陵B、建康C、江宁D、东京10、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后成为中国的别称。A、中州B、扬州C、梁州D、荆州11、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A.西施B.杨贵妃C.貂禅D.王昭君12、古代的“关东”不指下列哪一项?A、函谷关以东地区B、潼关以东地区C、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D、嘉峪关以东地区13、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有华盖星,运气如何?A、好B、不好C、一般14、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是仿照唐代的()而置,初为监察区,后转为行政区,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A.道省B.道州C.郡州监察区:汉代的“州”,唐朝的“道”、宋代的“路”15、明清两代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的考试地点在哪里()A各乡B各省城(包括京城)C京城16、明清两代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的考试时间大约在()A.二月(清乾隆以后改在三月)B.三四月C.秋八月秋试,秋闱17、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早上B、中午C、傍晚D、晚上18、“社日”古代传统节日,主要活动是祭祀祈祷农事,时间大约在()A.春分前后B.清明前一两天C.冬至前后19、寒食节是为了纪念()A、重耳B、屈原C、介子推介子推被火烧死,所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这一天严禁烟火。严禁烟火的结果就是只能吃生冷食,故为寒食。20、“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A、湖北B、河南C、河北D、湖南21、“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A、21点至23点B、23点至凌晨1点C、凌晨1点至3点D、24点至2点三更,古代时间名词。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后来一般用三更来指深夜,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22、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B、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C、乡人无不称其善也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2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A《春秋》《中庸》《论语》和《孟子》B《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C《大学》《中庸》《论语》和《周易》D《尚书》《中庸》《论语》和《孟子》24、下面哪一个是谥号?()A.文正B.靖康C.熹宗D.贞观25、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A.《史记》《左传》B.《汉书》《左传》C.《史记》《春秋》D.《史记》《资治通鉴》26、下面哪一项不是户部的职能?()A.土地B.屯田C.赋税D.俸饷户部掌管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工部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工匠、工程、交通运输等27、“传胪”是对哪一种人的称呼?A、一、二、三甲的统称B、一、二、三甲的第一名的统称C、二、三甲第一名的统称28、六经是包括哪六本书籍?A《诗》《论语》《春秋》《礼》《易》《乐》B《论语》《春秋》《礼》《易》《中庸》《诗》C《诗》《书》《易》《春秋》《乐》《礼》29、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A乡试、院试、会试、殿试B会试、乡试、院试、殿试C院试、乡试、会试、殿试30、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汗”的意思是:A、天空B、大海C、草原D、高山环节二:抢答题①共有15题,答对一题加20分,答错扣20分。每道题有两次作答机会;②全部小组均可参加比赛,每组仅有一次作答机会;③主持人宣布答题开始后,各小组审题完毕,先站起来答题者要在5秒内说出答案,否则扣20分;③第一次犯规抢答不得分,第二次犯规抢答扣10分。1.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结发戴冠,以示成年,称“弱冠”,未成年称“未冠”。B.明代乡试每三年一次,人们把中试者称为“秀才”,第一名称为“解元”。C.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后用作国家的代称。D.“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的“豫”是指事先预备。乡试中试者称为举人2.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是五经之一。《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称为“五经”。B.古代应考的人回答皇帝所问关于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叫“对策”。C.“诏”文中指帝王的命令或文告。“秩”文中指官吏的官阶、品级。D.古代称东部民族为“蛮”,称南部各民族为“夷”。“蛮”“夷”也泛指少数民族。古代称东部民族为“夷”,南部各民族为“蛮”3.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B.“孤”古时称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称为“独”。C.“征”,征召,特指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D.“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但庶人不能设庙;也是王室或国家的代称。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4.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左,也叫江东,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B.金鼓,是古代交战用于指挥进退的铜锣和军鼓,代表行军与战斗的信号,“金”用以止众,“鼓”用以进众。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D.古人根据月亮的圆缺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5.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居丧是指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守制中,尊亲死后,古人要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B.崩是古代帝王或王后去世的讳称,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来作比喻。C.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世王朝也有以受禅之名行夺权之实的。D.公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公、侯、伯、子、男的第一等,爵位制度严格,不可世袭。爵位可世袭,或降等世袭6.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除丧,古代居丧期穿丧服。古时官员遇父母去世,须辞官守丧。期满后才可复职。B.元年,可以指帝王即为的第一年,也可以指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还有其他含义。C.中书侍郎,中书省的长官,副中书令,帮助中书令管理中书省的事务,是中书省固定编制的宰相。D.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除丧:守丧期满,脱去丧服(除服、脱服;服阕、服除)7.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号是皇帝在位的时候就有的。明朝以前一个皇帝大多不只有一个年号,明朝以后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B.“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陟”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C.御史,是我国古代官名。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及各级官吏。D.“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陟”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黜”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8.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序”之称。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B.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是通过最初一级朝廷考试者,意为可进授爵位之人。C.陛下是对帝王的尊称,可译为“您”。陛下的“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D.降级授予官职,贬谪官员,不限降低几级,称责授。其它降级授官的词语还有左迁、迁谪等。进士是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B.“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C.黜:指罢免官职,古代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还有:夺、除、免、去、废等。D.“卒”: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唐代以后则用作“死”的通称。其它意为“死”的词还有:崩、薨等。“除”指任命、授予官职。11、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B、汉代的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称“三公”。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C、“顿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再举起。D、“乞骸骨”就是官员自请退职,字面意思就是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丞相总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和秘书工作;太尉,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12、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13、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B、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C、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D、一般认为,科举

1 / 6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