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Ⅱ部文科附加题复习补充材料1《凤凰涅槃》一、概述《凤凰涅槃》是一首现代诗歌。郭沫若作。1920年发表。后收入《女神》诗集。以凤凰的传说为素材,通过凤凰集体自焚,从烈焰中更生的故事,表达了彻底埋葬旧社会、争取祖国自由解放的思想,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精神。全诗基调雄浑悲壮,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是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诗作之一。《凤凰涅槃》写于1920年1月20日。由于受五·四运动的感召,诗人在1919年的下半年到1920年的上半年,“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找出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沸羹集·序·我的诗》)。他以火山爆发式的情感写出一系列浪漫主义诗作,后集成《女神》。本篇为该集中最重要的作品。岩鹰:“从今后该我为空界的霸王”象征凶残的军阀。孔雀:“从今后请看我花翎上的威光”,象征可鄙的政客。鸱枭:“是哪儿来的鼠肉的馨香”,象征蝇营的市侩。花鸽:“从今后请看我驯良百姓的安康”象征屈膝的奴才。鹦鹉:“从今后请听我们雄辩家的主张”,象征鼓噪的文痞。白鹤:“从今后请看我们高蹈派的徜徉”,象征旁观的过客。二、内容分析:《凤凰涅槃》是首抒情长诗,全诗分为《序曲》、《凤歌》、《凰歌》、《凤凰同歌》、《群鸟歌》、《凤凰更生歌》等六章。序曲为凤凰准备自焚的场面。写凤凰生存环境的失去,梧桐枯槁,醴泉消歇,平原无生气。在痛苦和绝望中,凤凰为了追求更生和永恒而自焚。这一场景,其实是中国黑暗社会的象征,也是叛逆精神的概括。《凤歌》、《凰歌》、《凤凰同歌》、《群鸟歌》写凤凰自焚的场面。《凤歌》是一首刚性的悲愤之诗,表现了对黑暗的旧世界的批判。《凰歌》是一首哀愁的深情之曲,表现了屈辱者内心的不平。《凤凰同歌》是凤与凰的合唱,表现出坚定的叛逆精神。《群鸟歌》以群鸟的丑恶渺小和凤凰的崇高与庄严进行对比,突出了凤凰的崇尚伟大。《凤凰更生歌》为凤凰更生的场面。在经历了一场大火之后凤凰获得了光明、新鲜、净朗、华美、芬芳、和谐、欢乐、热诚、雄浑、生动、自由、永恒。两个美的精灵在欢唱,在舞蹈,情节出现了高潮。凤凰的更生,也象征冷酷、黑暗、腥秽的旧中国将在血与火的斗争洗礼中获得自我再造和更生。1.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凤凰涅槃》开辟了中国新诗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全诗熔中外神话题材于一炉,用象高三Ⅱ部文科附加题复习补充材料2征手法,表现了个性的张扬,抒发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从凤凰的形象中,可引申出多重象征意义:既诅咒旧中国的毁灭,预言新中国的诞生,又塑造了一个焚毁旧我,创造新我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还蕴含了弃旧图新的深刻哲理。2.民族化的自由体。《凤凰涅槃》的形式,吸取了外国自由诗的优点,也融合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体现了自由化、民族化的特点。全诗没有固定的格律,每一节诗或押韵、或不押韵、或换韵、或一韵到底,都不固定;组成诗节的行数,每行诗的顿数,也都不固定。然而,“自由”却不散乱,仍有某种“规律”使其统一。在节奏方面,每诗节都力求在节奏变化中保持和谐。《序曲》第三节共八行,节奏由二顿和三顿的反复交替构成,这交替是有变化的,从“2、3、2、3”的交替变为“2、2、3、3”的交替。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和谐。不仅这一节诗如此,整个《序曲》,整篇《凤凰涅槃》都是如此。在押韵方面,以《女神》为代表的“五四”自由体诗是押韵的,《凤凰涅槃》也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押韵的传统。采用偶句押韵,不少诗节是一韵到底,并力求使韵脚与内容配合恰当。正因为《凤凰涅槃》在形式上是自由不散乱,努力从节奏、韵律上求得统一,使得全诗抑扬顿挫、回环往复、音韵和谐,具有很强的音乐性。3.井然有序的结构。《凤凰涅槃》是首抒情长诗。它始终热情澎湃,气势磅礴,故事的展开又井然有序,这恐怕要归功于它的结构艺术。全诗分为《序曲》、《凤歌》、《凰歌》、《群鸟歌》、《凤凰更生歌》五个诗章。这五个诗章组成三个场面:《序曲》为第一个场面,即凤凰准备自焚的场面,是全诗情节的开端;《凤歌》、《凰歌》、《群鸟歌》为第二个场面,是凤凰自焚的场面,描写凤凰悲壮的歌舞。以群鸟的丑恶、渺小来衬托凤凰的崇高与庄严,是情节的发展;《凤凰更生歌》为第三个场面,写凤凰更生。两个美的精灵在欢唱、在舞蹈,是情节的高潮。这三个场面的联系很自然。第一个场面最后的“凤又舞、凰又唱,一群的凡鸟,自天外飞来观葬”,领起第二个场面的三个诗章;第三个场面一开始先安排题为《鸡鸣》的三节诗,表示“光明更生”、“宇宙更生”、“凤凰更生”,而后才出现《凤凰和鸣》,高唱自我更生与宇宙更生的欢歌,使第二个场面与第三个场面衔接得天衣无缝。问题探讨:1.分析凤与凰形象的象征意义?《凤凰涅槃》开辟了中国新诗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全诗熔中外神话题材于一炉,用象高三Ⅱ部文科附加题复习补充材料3征手法,表现了个性的张扬,抒发高度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崇高的理想主义精神。从凤凰的形象中,可引申出多重象征意义:既诅咒旧中国的毁灭,预言新中国的诞生,又塑造了一个焚毁旧我、创造新我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形象。2.本诗在结构和语言上有什么特点?(1)《凤凰涅槃》是首抒情长诗,故事的展开又井然有序。五个诗章组成三个场面:《序曲》为第一个场面,即凤凰准备自焚的场面,是全诗情节的开端;《凤歌》、《凰歌》、《群鸟歌》为第二个场面,是凤凰自焚的场面,描写凤凰悲壮的歌舞。以群鸟的丑恶、渺小来衬托凤凰的崇高与庄严,是情节的发展;《凤凰更生歌》为第三个场面,是凤凰更生的场面。两个美的精灵在欢唱、在舞蹈,是情节的高潮。这三个场面的联系很自然。第一个场面最后的“凤又舞、凰又唱,一群的凡鸟,自天外飞来观葬”,领起第二个场面的三个诗章。第三个场面一开始先安排题为《鸡鸣》的三节诗,表示“光明更生”、“宇宙更生”、“凤凰更生”,而后才出现《凤凰和鸣》,高唱自我更生与宇宙更生的欢歌,使第二个场面与第三个场面衔接得天衣无缝。(2)语言有节奏感,“自由”而有“规律”。全诗没有固定的格律,每一节诗或押韵、或不押韵、或换韵、或一韵到底,都不固定;组成诗节的行数,线诗行的顿数,也都不固定。然而,“自由”却不散乱,仍有某种“规律”使其统一。在节奏方面,每诗节都力求在节奏变化中保持和谐。《序曲》第三节共八行,节奏由二顿和三顿的反复交替构成,这交替是有变化的,从“2、3、2、3”的交替变为“2、2、3、3”的交替。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和谐。不仅这一节诗如此,整个《序曲》,整篇《凤凰涅槃》都是如此。在押韵方面,《凤凰涅槃》也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而且押韵的方式,也是向我国古典诗歌学习的。采用偶数句押韵,不少诗节是一韵到底,并力求使韵脚与内容配合恰当。《凤凰涅槃》在形式上是自由不散乱,语言抑扬顿挫、回环往复、音韵和谐,具有很强的节奏感。3.为什么说《凤凰涅槃》开辟了中国新诗的创作道路?《凤凰涅槃》开辟了中国新诗的创作道路。全诗熔中外神话题材于一炉,用创造性想象、象征手法表现了个性的张扬,展现了诗人美好的理想,抒发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凤凰涅槃》的形式,吸取了外国自由体的优点,也融合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特点,体现了新诗自由化的民族化的特点。既“自由”又有“规律”,语言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所以说《凤凰涅槃》开辟了中国新诗的创作道路。《天狗》《天狗》(郭沫若《女神》中的名篇)高三Ⅱ部文科附加题复习补充材料4《天狗》是《女神》中的一首有代表性的诗篇。这首诗写于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爆发期,正是青年郭沫若情感最炽烈的时刻。本诗主要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这首诗的风格是强悍、狂暴、紧张的。《天狗》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中的诗歌,最初发表于1920年2月7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天狗,本是民间传说中的事物,古人常常将月蚀现象称作“天狗吃月亮”。诗人在他的一篇小说《月蚀》中,就曾经写到过他的家乡四川乡下在月蚀时击钟鸣鼓赶走天狗救出日月的风俗:“小时候每逢遇着日月蚀,真好像遇着什么灾难的一样。全村的寺院都要击钟鸣鼓,大人们也叫我们在家中打板壁作声响。在冥冥之中有一条天狗,想把日月吃了,击钟鸣鼓便是想骇去那条天狗,把日月救出。这是我们四川乡下的俗传,也怕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传说。小时读的书上,据我所能记忆的说:《周礼》《地官》《鼓人》救日月则诏王鼓,春官太仆也赞王鼓以救日月,秋官庭氏更有救日之弓和救月之矢。《谷梁传》上也说是天子救日陈五兵五鼓,诸侯三兵三鼓,大夫击门,士击柝。这可见救日月蚀的风俗自古已然。北欧人也有和这绝相类似的神话,他们说:天上有二狼,一名黑蹄(Hati),一名马纳瓜母(Managarm),黑蹄食日,马纳瓜母食月,民间作声鼓噪,以望逐去二狼救出日月。”特色:本诗充分体现出郭沫若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1.比喻新颖生动。天狗本来只存在于民俗传说中,而诗人却将其拿来作为崇尚歌颂的偶像。诗中的天狗形象,成为旧的时代、旧的传统、旧的世界的叛逆者的象征,成为吐故纳新、具有无限能量的个性解放与新的世界、新的社会、新的未来创造者的象征。这一比喻手法的运用,既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又在诗歌意象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此外,诗人将“我”比作是“X光线的光”、“如电气一样地飞跑”等,也都体现着当时崇尚科学的时代特点。2.想象大胆奇特。天狗的形象在传说中带有很大模糊性,而在诗中则具化成为有着无限能量、充分得以解放了的个性“我”的形象。他一会儿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一会儿成为月底光、日底光、一切星球底光,一会儿又飞奔、狂叫、燃烧,而且在神经上飞跑、在脊髓上飞跑、在脑筋上飞跑,这都表现了诗人想象的大胆奇特。3.感情奔放激越。诗中全篇都以“我”的口吻来写,诗人以天狗自喻,通过天狗气吞宇宙的非凡之势来抒发内心豪情。诗歌自始至终贯穿着强烈的感情,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高三Ⅱ部文科附加题复习补充材料54.讲究韵律和节奏感。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也极有特点,诗人多采用简短的句式,并将其与叠句、排比等手法结合起来,造成一种强烈的旋律、急促有力的节奏和摧枯拉朽般逼人的气势。此外,诗的语言自由而又大致押韵,可以看出诗人对韵律感的重视。《天狗》一诗总共有四节,第一节以“吞”为关键词,展示的是一条“天狗”吸纳世界万物的生命特性。你看这天狗,它把日也吞了,把月也吞了,把一切的星球也吞了,甚至把全宇宙也吞了,在吞下这一切之后,它终于化为了自己,“我便是我了”。这“天狗”是谁?其实就是郭沫若本人,他在日本这块土地上,饱餐世界优秀的思想文化的珍馐,把歌德来“吞”了,把尼采来“吞”了,把哥白尼、达尔文来“吞”了,把斯宾诺莎也“吞”了,他形成了一个思想丰富、主体意识浓烈的现代人。这“天狗”又不止是郭沫若一个人,他包括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所有寻求救国真理、追求现代知识与文化的中华儿女,他是梁启超、王国维、鲁迅、周作人、胡适、徐志摩、闻一多……中国现代的思想与文化,不就是由这一群“天狗”合力铸就而成的吗?诗的第二节,吞下全宇宙的“天狗”,开始向世人展现它的能量。它在吞尽了宇宙星球之后,便放射出熠熠的光辉来,这既是宏观上的光:“日的光”、“月的光”、“星球的光”;也是微观上的光:“X光线的光”。总之,它代表了一切的光芒之所在,它是全宇宙能量的总和。如果说诗的第一节写的是能量的储存的话,第二节则意在写活力的闪现;第一节着眼于动态的描绘,第二节就是静态的写真。储存与闪现,动态与静态,编织出一个具有宽广的胸怀与无穷的创造潜能的巨人形象来。第三节是这首诗最为精彩的部分。吸纳了日月精华,积聚了全宇宙能量的“天狗”,此时主体意识葱郁地突现出来,他需要汹涌,需要喷发,需要尽情展现自身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他于是仿佛电气,仿佛大海,仿佛烈火,正在疯狂地飞奔、吼叫与燃烧。在这里,诗人书写了一个具有鲜明主体意识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个抒情主人公正是一只经历了涅槃之后的“凤凰”,它用那种“不断的毁灭,不断的创造与不断的努力”(郭沫若《立在地球上放号》)的非凡力量,向世界昭示了现代青年、现代文化人蓬勃的青春激情与旺盛的创造欲望,这激情与欲望如此浓烈,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