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报告名称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及问题年级2012级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专业冶金工程学号20122119姓名纪雷刚完成时间2013年08月21日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及问题内容摘要: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一、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真正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和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农村迈向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开始谱写新的篇章。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改革开放是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二、家乡从前和现在这个季节,正是家乡即将种植的季节,也是农民大忙的季节。30多年前,农村基本没有条件让孩子上学。而今,农民也开始进行智力投资,让自己的孩子都念大学,享受高等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太大了,简直叫人不可思议。30年前,人们住的都是土房,房顶连瓦片都没有,下雨天,人们可就遭殃了,外面大下,屋里小下,有时墙壁也会掉土。人们吃的是高粱米、玉米面、野菜,小米饭是等来了客人才吃的,更不用说大米、白面了,根本就没有。那时人们穿的都是粗布衣,补丁罗补丁,家里孩子多的,大的穿小了,二的穿,二的穿小了,老三穿,一直穿到实在不能穿了,用来给孩子做鞋,一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还有许多孩子因为家里穷,念不起书,都没有上过学校。交通工具就更没有了,出门全是步行。现在,家家住的都是砖瓦结构,屋里装修得是富丽堂皇。吃的是大米、白面、鸡、鸭、鱼、肉,天天不断,穿的衣服,一年四季都换新装。出门有摩托车、小轿车,有事几千里以外打电话、打手机一分钟办妥。家里有洗衣机、电冰箱、电饭锅、煤气灶、彩电等,全是电器化。大部分家庭还安装上了电脑,孩子可以利用网络查阅资料。现在,不但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而且人们的知识也得到了提高。现在讲科技致富,没有知识是不行的,许多农民都看到知识的益处,纷纷外出学技术。当拖拉机第一次驶入农村时,农民群众还十分好奇。而现如今,传统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轰鸣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所代替,许多农民已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买拖拉机或汽车,已不再稀奇。而现在在城里,购买轿车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在宽阔的道路上,“大众”“尼桑”等品牌家用轿车正自由地疾驰,体现出了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公民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是啊,改革开放后,家乡变了,人们不但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质也提高了。望着家乡的变化,我感到非常的欣慰。祝愿我的祖国越来越昌盛,家乡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30年前,人们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精神文明得到很大发展。影视歌舞、读书看报、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上网冲浪、旅游远足、运动健身等这些过去属于富人的娱乐项目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大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从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到遍及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得到较好的诠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成为可能。许多居民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不再害怕得病,加之家庭收入和生活条件飞速提高,居民平时从细微之处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过去的“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三十年努力拼搏,三十年沧桑巨变。盼小康,祖祖辈辈盼了多少代,奔小康,风风雨雨奔了多少年,今天,小康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四、家乡存在的问题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年,我的家乡取得了很多成就,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其中也存在着些许问题。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就是:人口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大,老龄化问题严重上。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虽然它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各异,但其实质主要表现为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失调,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而出现人口过剩。以中国为例,当前社会生活和发展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无一不直接地或间接地与巨大的人口压力相联系。首先,人口压力使社会在提供现有人口生活条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突出表现为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短缺。其次,人口压力造成消费与积累比例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降低。再次,人口压力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诱发社会动荡及社会犯罪;最后,人口压力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威胁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人口压力如不及早解决,它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老龄问题又称人口老龄化问题,一般指人口中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从而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问题。从人口年龄构成上看,中国将在20世纪末、下世纪初进入老年型社会。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老年人口总数都将居世界首位。人口老龄化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和问题,它要求对社会生产、消费、分配、投资、社会保障及福利、城乡规划等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五、如何解决(一)解决人口数量大问题首先,解决人口数量大的问题,我们必须从现实出发,具体研究分析,找出本地最为突出的人口问题表现。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促进人口的健康发展。从目前看,凡是影响了人们“吃住行用学”,影响了改善民生状况和社会发展前程的人口,都是人口问题。比如:出生缺陷的人口,不能完整享受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口,不能充分就业、不能创收、不能自食其力的人口,养老难、看病难的人口,以及结构失衡、分布不均、流动无序的人口,等等。这些人口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那就会阻碍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一个乡的发展,过穷日子肯定是难以改变的现实。要明确如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统筹,就是通盘考虑和安排,不是单纯地就人口谈人口,而是将人口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来运筹。简单说,就是要通过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保护资源环境、改善生态状况,推动社会进步来解决,让人们在发展中唤醒人口意识,唤醒少生优生、优育优教利国利民的意识,生一个孩子可能太少,但是,可以集中精力、时间和财力强化教育与培养,成本投入少,产出效益大,而生两个孩子可能正好,对于调整人口结构、平衡人口发展、促进家庭养老有好处,如果生三个、四个孩子那就多了,肯定要吃苦挨累,不划算,也不利于过富裕生活,不利于国家现代化建设,这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之策;就是要通过政府依法推行计划生育,加强宣传教育,实施科学管理,落实优质服务来解决,让人们在改进的、完善的、富有人性化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提高对贯彻基本国策必要性、重要性以及本身所带来的种种好处等认识,进而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做违法生育、不做影响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自己生活的事情,这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有效之路。当务之急,就要针对本地,也就是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一个乡、一个村组、一个社区实际存在的人口问题,加以调研,并拿出科学可行的方案,一一破解难题。比如:加大科学育儿普及的力度,解决如何当好孩子的首任人生老师,打造良好人生开端的问题。指导准父母生养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焦点,任何时候都应该放到第一位来运作。目前,重结婚,轻优生,重生养,轻教育,重呵护,轻锻炼的问题带有普遍性,“树大自然直”、“好孩子不用管”等陈旧的养育观还在严重地束缚着家庭教育的突破,许多孩子的独立健全人格迟迟不能得到培养和形成,一些孩子不会学习,不会生活,很任性,难以教育,有的甚至成为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其教训就在于父母没有扮演好孩子首任人生老师的角色所致,溺爱反倒成为伤害。因此,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要从家庭教育、父母教育抓起。不管怎样面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都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并非生养的孩子越多越好,也并非生养的孩子越少越好。强调适度的人口发展,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前提。人口太多,素质又差,所造成的后果也很难令人承受。人口太少,甚至负增长,人口发展跌入低谷,也有不堪忍受的后果,那就是容易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枯竭,影响整个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类生存将面临难以起死回生的困境。所以,要稳定低生育水平,坚持人口发展的适度性,是我们的正确选择。(一)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人口老龄化我们应该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最佳效用。具体建议是:第一,居家养老环境。为了使老年人起居方便,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方便老年人和满足老少户可分可合的需求,公共设施要安排方便老年人活动的场所,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第二,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在城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趋势,合理规划社区蓝图,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询、购物、清扫、陪伴、护理、紧急救护等各种服务,并为老年人学习、文体、康乐、交往等社会活动的需求提供条件,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第三,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对政府设立的敬老院等养老、安老机构和设施,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公共福利机构抚养的老人情况,政府要继续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设施条件,逐步提高居养水平。鼓励和扶持社会民办公共养老设施,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福利性公共养老设施,形成对家庭养护困难老人的救助保障体系。第四,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要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相对独立的养老金经办机构,负责养老金的征收、给付、营运和管理,用发国债形式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证全额按期予以支付。农村要逐步推行自我储蓄和家庭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积极推进城乡养老、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步建立起城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总之,坚持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国家的号召,更是我们黎民百姓的选择。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国之责,民之行,需要积极应对。只要大家同心戮力,就能化解许多人口难题。参考文献[1]吴保恒.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最后讲话的前前后后.领导干部网,2010.10.9[2]田纪云.转折:亲历中国改革开放.新华出版社网,2009.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693页[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6]见十二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