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自然景观资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风景资源学第二章自然景观资源严国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第一节山岳风景一、花岗石奇峰1、花岗岩地貌成因特点花岗岩为酸性岩浆侵入体,是大陆地壳上分布最广的岩石之一。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使一些花岗岩体被抬升而出露地表,其中有些花岗岩体构成了巨大的山系,再几经大自然各种外力(风化、流水、冰川、风、波浪等)的雕凿,才成了陡崖峭壁的山景。从地质学角度分析,花岗岩峰林地貌,是随着地壳构造运动,花岗岩体不断被抬升而形成的。在这过程中,构造运动又使岩石发生断裂、破碎;流水与冰楔作用沿裂隙进行切割,这就形成了悬崖陡壁。风化作用又像技艺精湛的石匠,用神斧仙刀把断裂切割的花岗岩修饰成各种奇特的空间外貌。由于花岗岩质地坚硬,矿物成分颗粒粗,在流水的侵蚀和冻裂作用下,岩体自然质朴、形体轮廓简洁,由此而形成了花岗岩地貌千姿百态的雄山秀峰。2、花岗岩奇峰异石在我国,众多的花岗岩地貌被划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所属地,其中的佼佼者有黄山、华山、千山、普陀山等几十处。·花岗奇峰数黄山黄山雄踞在安徽歙县、太平、休宁和默县之间,在150多平方公里之间,屹立着成群巍峨奇特的山峰,有72奇峰之美称。人称:“黄山天下奇”奇就奇在黄山兼备奇峰、奇石及奇松。这些花岗岩体的群峰,经过千百万年来的冰川和风雨的侵蚀,峰如斧削,崖似壁立,36座大峰气势巍峨,36小峰玲珑多姿,像大自然艺术家精雕细刻凿成一样。黄山奇峰,叠嶂连云,壁地摩天,高低错落,变化无穷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在遍游祖国名山之后,两度登临黄山,当他第一次登黄山,就处在“石级为积雪所平,一望如玉”的情景中,在踏遍黄山后,终于发出了“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赞叹。他所说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语,唤起了无数亲历黄山游人的共鸣。花岗岩峰林地貌1花岗岩峰林地貌2花岗岩峰林地貌3二、砂岩地貌砂岩是颗粒直径为毫米的砂粒经胶结而成的碎屑岩。由于其胶结物的成分不同,其风化的程度差异性很大从而导出了姿态万千的砂岩风貌。较为典型的为丹霞地貌和石英砂岩地貌。1、丹霞地貌成因特点“丹霞地貌”是红色钙质砂岩、钙质砾岩形成的岩溶峰林的专称。在我国南方众多的丹霞风景中,数广东仁化县的丹霞山和福建崇安县的武夷山最负盛名。犹如列峰排空,巍峨雄奇。丹霞峰林,座座“断壁残垣”,根根擎天巨柱,簇簇朱石蘑菇,远眺丹霞诸峰,玲珑剔透,好似盆景石趣,精巧多姿。丹霞佳景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首先,山体中的大部分岩石是厚层的砂岩和砾岩,这类岩性透水性很强,雨水落地很快就透入地中,成为地下水,坡面上很少受流水侵蚀,所以崖坡容易保存;其次块状固结,不易受风化和侵蚀,侵蚀作用只能沿岩体裂隙进行,崖壁也不易滑落或崩毁。而岩体受流水切割分离破碎后,即成为群峰危立的绝景。2、丹霞胜景位于福建省崇安县境内的武夷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由红色砂岩、砾岩构成的丹霞峰林地貌所组成。整个丹霞风景区方圆近60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67—700米的丹霞,高差500米。全部风景由九曲溪为主导的4l峰、87岩、63石、46洞和11涧组成。武夷景观以“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碧波千姿影,红岩座座桥”的秀丽风光而蜚声海内外,现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武夷山峰岩的红色砂岩、砾岩层斜倾,发育着近东西和南北向的两组垂直岩层面的节理裂隙。赤壁丹霞的峰林地貌就是由于地表水流沿这两组节理裂隙向下渗透、下切,促使裂隙扩大造成的。玉女峰是一个周围岩体沿节理被侵蚀、崩塌后留下的一个岩柱,因玉女峰居于九曲溪右岸,至今仍不断在受九曲溪水的侵蚀,所以岩壁鲜红,使玉女显得特别娇艳。丹霞地貌丹霞地貌2三、喀斯特风貌“喀斯特”这一术语,源于英文Karst。它是南斯拉夫西北部塞尔文尼亚共和国境内一高原的地名。在这一地区的石灰岩裸露岩石呈千奇百怪的形态,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地貌景观。19世纪末,南斯拉夫地理学家司威治首先将这奇特的地貌现象命名为“喀斯特”。从此这一地名变为地学中的一个专用术语,特指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地质现象。造成喀斯特发育的众多条件中,首要的是喀斯特发育的物质基础——碳酸盐岩系,其次是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水的溶解作用,以及气候、地质、构造运动背景等。喀斯特地貌的成因1碳酸盐岩系碳酸盐岩类属可溶性岩类。碳酸盐岩类中常见的岩石是石灰岩(CaCO3)与白云岩(CaMg(CO3)2)。2水的溶解作用喀斯特(岩溶)现象发育的过程,本质上是水对碳酸盐岩石的溶解作用。沉积在海洋中的石灰岩层,连同沉积于其上部的其它岩层一起,经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的褶皱与断裂,上覆其上的岩层因风化剥蚀而逐渐消失,这使得石灰岩层暴露于地表或处在近地表不深处,将与水相接触。在陆地上,大气降水(雨、雪等),沿地表流动,或渗入地下在岩石的孔洞、缝隙中渗流,在流途之中遇到石灰岩就会发生溶解作用。大气降水是由地表面蒸发的水蒸气转化而返回的,起初的化学成分是接近于纯水的。但因降水经过大气层时溶解了空气中的一些气体组分,水中会常含一定量的CO2,加之水一旦渗入地下流经土层时,还将继续溶解土层中的CO2。因此。当它们和地下的石灰岩相遇时,已具有了很高的溶解能力,常可将方解石的溶解度提高到几百毫克/升。水对石灰岩的溶解,不是只取决于水的溶解能力,还和石灰岩本身的特征有关,一般来说来矿物成分越是纯净的石灰岩越容易被水溶解。喀斯特地貌的成因3气候条件气候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降水量与气温表现出来的。降水多的地区要比缺少降水的地区,喀斯特作用要活跃得多;气温高低,能影响着水与岩石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的速度,高温地区的石灰岩要比低温地区的石灰岩被水溶解的速度快得多。气候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还可通过植被的发育,土层中C02与有机酸的含量等间接地表现出来。气候温暖潮湿。植被发育,有助于更多的大气降水渗入地下去参与喀斯特作用;同时,土层中CO2与有机酸的含量高,使流经这里的地下水,在溶解能力方面又得到大力加强。因此,在不同气候带中,所发生的喀斯特作用的强度,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喀斯特地貌的成因4大地构造地壳,经历了几十亿年的地质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地壳是不停地运动着的,这种运动不仅改变着各地区的物质与物质结构,而且还使地壳物质发生变位、变形与破裂。从漫长的地质发展历史中看,各地区地壳运动的特征是不同的。有些地区,地壳升降频繁,构造变动强烈,岩浆活动活跃,变质作用也剧烈;而另外一些地区,相对说来,地壳升降幅度小,构造变动轻微,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也都比较微弱。地质学上将前者称为地槽区,后者称为地台区。在地台区,地壳长期处于稳定状态,所生成的碳酸盐系多为连续状的岩系,碳酸盐岩的岩性也多为纯净。在地槽区,地壳长期处于动荡不定的状态,所生成的碳酸盐岩系多呈层状的或夹层状的岩系,碳酸盐岩的岩性也不纯;因此,地台区拥有更加有利于喀斯特发育的碳酸盐岩系。中国主要的喀斯特地区,处于中朝准地台、扬子准地台与滨太平洋地槽系中的华南地槽之中。2、1地表喀斯特。进入喀斯特地区,人们首先见到的是这里的山势水情与众不同,山势高大而陡峭,水流时显时隐变化无常。通常地表喀斯特根据其发育不同再可分为峰林地貌和石林。峰林的发育过程主要表现为峰丛一峰林一孤峰石林的发育过程主要为石芽一石苗一石树一石林峰林地貌石林2、3岩溶洞天2、3、1溶洞的成因特点在石灰岩和白云岩地区,气候温热潮湿的情况下,雨水降落地面,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酸元素,成为具有酸性的水流,沿着岩石的裂隙慢慢渗入地下,不断溶蚀石的四壁,逐步扩大,形成大的裂罅,甚至落水洞。地表水流由此直接流入地下,直达潜水面,并转向横向的水平流动,加强了沿途对岩石的溶蚀、侵蚀作用,使之部分顶板崩塌脱落,形成各式各样的洞穴。洞穴中的水,流出地面称为“泉”。如果地壳相对稳定时间较长,这种水平流动的泉水可以不断扩大空间、汇集地下水,形成有自由空间的地下河,更加速洞穴的扩大。地壳上升,潜水面相对下降,洞穴水向下层发展,使上层洞穴逐渐干涸,地表渗下的滴水继续不断地从洞顶和洞壁流下,由于压力减小,二氧化碳散逸,水分蒸发,使已过饱和的、含碳酸盐类物质的水,重新在洞穴内沉淀、结晶,附生在洞顶、洞壁和洞底上。由滴水从洞顶下滴生成的称“钟乳石”,由洞底向上生长的称“石笋”,两者相接的称“石拄”,由流水从洞顶下悬者称“石带”、“石旗”;从洞壁流下者称“石幔”、“石瀑”、“石盾”,在洞底生的称“边石坝”、“石梯田”;由飞溅水生成的称“葡萄石”、“石蘑菇”、“石灵芝”、“石珊瑚”;由池水沉积的称“石花”、“月奶石”、“云盆”和“穴珠”等。岩石的裂隙可以扩大,也可以填塞,使渗水可以位移;气候变化,降水时多时少,溶蚀速度也会时快时慢,沉积的生长也时大时小,因此洞内沉积物的形态就千奇百怪,奇特异常。加之地下水中还含有不同矿物成分,沉积物更为鲜丽多彩。同样,地下水溶蚀岩石也会遗留下种种形态。这种奇妙的地下世界,可构成一座座自然雕琢的胜景,有的雄伟使人心魄震悸,有的精妙使人意醉神驰,有的刻镂使人叹为观止,有的浑成使人顿生妙语,它唤起人们的遐想、沉思。钟乳石石笙石柱石瀑石幔穴珠石葡萄石珊瑚雪珠洞穴灯光设计3、险峻峡谷3、1峡谷的成因峡谷是一种狭而深的谷地。通常谷坡陡峻,横剖面呈“V”字形,或呈“U”字形。峡谷的生成是河流强烈下蚀的结果,因此一般峡谷的出现常与河流的发育相伴随。但也有由于构造(如断层)而产生的峡谷,即使这样,大多数也是经过河流发育.加工才成为峡谷的。峡谷风景资源,以其“雄伟、险秀、寂静、隐蔽”的特色吸引游客。雄伟表现在大山连绵,高陡出众,峡谷夹其间,气势磅礴;险则表现为谷坡陡峭,谷底流急,谷线曲折;秀指山色、树木、花草、怪石和布设的建筑小品和建筑群落有致地相配合,富有诗情画意;隐蔽是山地形态致使人置身于其中,视野局限在“一线天”内,谷线弯曲连锁山关,闻其音而不见其形,使人产生一种掩塞隐蔽之感。我国峡谷风景资源很多,有长江三峡、金沙江虎跳峡、黄河干流上的刘家峡、龙羊峡、青铜峡、三门峡、壶口龙门峡、嘉陵江小三峡、广西本藤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等。其中数长江三峡最为著名,可与世界上东非大峡谷,北美科罗拉多大峡谷相媲美。峡谷风光A、长江三峡滔滔长江.以气吞万里之势,从四川盆地奔流向东,在川、鄂交界处,横切了峰峦叠峰的巫山,形成了两岸高山夹峙,江面狭窄曲折,水流汹涌澎湃的长江三峡。三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到湖北省宜昌的南津关,包括雄伟险峻的翟塘峡,幽深秀丽的巫峡,滩多水急的西陵峡,全长193公里,是我国最长的峡谷。三峡雄奇壮丽迷人的姿色,吸引着许多国内外的游客。B、青城山龙隐峡青城山龙隐峡溪水奔流、崖陡谷深,崖岸林木,郁郁葱葱,使人置身于“岚光晴亦霭,树色郁犹苍”,“偶闻松涛声,却是万籁静”的境界。马岭河峡谷河南信阳大深沟新疆天山白杨沟第二节水域风景一、恬静的湖泊1、湖泊的成因类型根据湖泊的成因分类,湖泊可划分为六大类:1、1冲积湖冲积湖群是由河流和海洋的水力冲刷和淤积作用而形成的湖泊。它可细分为三种类型:由平原地区的河流横向摆动、泥沙淤塞原有河床、阻水而成的河成湖。长江中下游两岸地带、东北嫩江下游地区的一些湖泊,以及华北平原上的白洋淀等都是这样形成的;河流在平原入海口,与海洋携带的泥沙不断堆积成沙坝,分离浅水海湾形成的泻湖。我国东南沿海地带的太湖、西湖、台湾南部海滨、海南岛周围等多有这类湖泊出现;河流裁弯取直后,原先的河湾变成弓形湖泊以及河流冲蚀的深水潭。淮河流域的城东湖和城西湖,湖北的排湖等都属于此类湖泊。湖泊的成因类型1、2构造湖构造湖群是通过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形成的。它也可细分三种类型:地壳断裂带的低陷洼地积水而成的断陷湖。这类湖一般断续分布。湖形狭长,湖水深而清澈。云贵高原上大小几十个湖泊就是断陷湖,山东西部的北五湖和南四湖都是南北方向带状断陷湖群。我国从元朝和明朝以来,就利用这种带形、串珠状的湖泊,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山东到苏北段。其次,洞庭湖、鄱阳湖、兴凯湖等也属这类;火山活动后,在火山口

1 / 1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