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派发展的历史重商主义15世纪末以来。认为金银或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主张: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发展对外贸易,在对外贸易中遵循多卖少买的原则。利润:利润是从流通中产生的,是贱买贵卖的结果。政策:国家应干预经济,以保证尽量多的货币流向国内。早起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纪。货币差额论: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晚期重商主义晚期重商主义盛行17世纪上半期。贸易差额论:强调多卖,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更多的货币。政策:控制或调节商品的运动并发展工场手工业,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重农学派18世纪50~70年代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说。代表人物为魁奈。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惟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政策: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理论核心:“纯产品”学说。重农主义者认为,财富即物质产品,使用价值,财富来源于生产。在社会各部门中,农业是惟一创造财富的部门。古典经济学派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密尔亚当·斯密“经济人”:人是有理性的,为自己的利益计算,受经济利益驱使。——自由放任财富源泉:财富在于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生产力:取决于分工看不见的手:利己心最终成就社会公益政策建议:自由经济;分配应利于资本家马尔萨斯人口论需求理论效用价值凯恩斯凯恩斯主义20世纪30年代。此前主流经济学说把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假设作为既定的前提,但这两种假设都是不符合现实的。凯恩斯提出,资本主义自发作用不能保证资源使用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因而国家有必要采取干预经济的一系列政策。维持了传统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颂扬,也为垄断资本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主张由国家实行旨在刺激总需求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达到充分就业,缓解经济危机。70年代以后,西方出现滞胀。新自由主义哈耶克(1899~1994)哈耶克货币投资过度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信贷变动引起的投资变动。银行信贷的扩大刺激了投资,一旦银行停止信贷扩张,经济就会由于缺乏资本而爆发危机。相信资本主义经济本身有一种自行趋于稳定的机能,反对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他把70年代资本主义滞胀的出现归罪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哈耶克反对社会主义,反对计划经济,认为社会主义限制了利己的动力,计划经济中的集中决策没有市场经济中的分散决策灵活,所以社会主义不可能有高效率;而且社会主义违背人性,计划经济导致政府极权,是“通向奴役的道路”。反对西欧社会民主党和英国工党的社会改良措施。他的自由主义思想在西方国家学术界有重要影响。1974年他与瑞典经济学家缪达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新自由主义之弗里德曼弗里德曼(1912~)新自由主义他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认为调整货币需求无益于经济,最终失业率仍会回升到自然失业率上,凯恩斯主义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只能增加经济的不稳定。强调消费者的自由选择和生产者的自由竞争,强烈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他坚信资本主义经济本质上是稳定的,市场机制具有促进资本主义稳定发展的巨大功能,而政府的任务就是提供稳定的经济环境,公开宣布一个长时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晋国大夫丕郑:“义以生利”。晋国大夫里克:“夫义者,利之足(脚)也,废义则利不立。晋国大夫赵哀:“德、义,利之本也。”楚国大夫申叔时:“义以建利”。周王卿单朝(襄公):“利制(制度)能义”孔子的经济思想大同社会理想义利观义利观:“放于利而行,多怨。”关于仲叔于奚:“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义利观子路问“成人”:“若臧武子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贫富观贫而富之,富而教之“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赐(子贡)不受命,而货殖矣,亿则屡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入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好勇疾贫,乱也”奢俭与所谋“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司马迁司马迁“故善者因之,共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阶焉。”董仲舒董仲舒“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物之于人,小者易知也,其于大者难见也”。王夫之旷世大儒王夫之(1619~1692)王夫之“天下之大防二:中国、夷狄也,君子、小人也。”“大下之大防二,而共归一也。一者何也?义、利之分也”“君子、小人之大辨,人、禽之异,义、利而已矣”“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谓之勤俭传家。庶民之所以为庶民者此也,此之谓禽兽。“天下之财自足以应天下之用,缓不见其有余,迫不见其不足”古代经济思想重义轻利重农轻商抑富济贫求均无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