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氨酸酶缺乏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精氨酸酶缺乏症(Arginasedeficiency)精氨酸酶缺乏症(Arginasedeficiency),又称精氨酸血症(Argininemia),1969年由Terheggen等首次报道。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ARG1基因缺陷导致肝脏精氨酸酶缺乏,精氨酸降解障碍,鸟氨酸与尿素生成减少,血液氨含量增高,是先天性尿素循环障碍中较少见的类型。该病多发于婴幼儿(1-3岁)。精氨酸酶缺乏症患者临床常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痉挛性瘫痪、癫痫及小脑萎缩,早期常常被误诊为脑性瘫痪,生存质量极差,预后不良。产前诊断可有效地减少患病儿出生,提高人口素质。一.症状精氨酸酶缺乏症患者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大部分患者在出生早期身体健康,1-3岁时才开始显露异常。同一名患者不同时期症状会有差异,不同患者之间症状也有很大不同。基于HumanPhenotypeOntology(HPO),罕见病伙伴平台推出了该病症状量化表,以供大家参考。如表1所示。二.流行病学国内外关于精氨酸酶缺乏症发病率的研究资料较少,为1/350000~1/2000000不等;在日本该病的发生率大约是1/2200000;美国为1/250000。目前国内外报道较多的是散发的病例报告。随着液相串联质谱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精氨酸酶缺乏症患者的检出率明显增加。三.病因精氨酸酶(EC3.5.3.1)有两种同工酶,I型存在于肝脏,为精氨酸酶的主要类型;II型存在于肝外组织,含量较少。精氨酸酶缺乏症是由于肝脏精氨酸酶缺乏所导致的一种疾病。精氨酸酶缺乏导致精氨酸不能顺利转化为瓜氨酸,血液及尿液中精氨酸浓度增高,尿素生成障碍,引起神经、肝脏等多脏器损害。四.遗传性精氨酸酶缺乏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ARG1基因突变导致精氨酸酶缺乏。ARG1基因位于6q23,长11.5kb,包括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编码由322个氨基酸组成的精氨酸酶同工酶Ⅰ蛋白。迄今已报道了至少30种ARG1基因突变。如图1所示。五.诊断与其他类型的尿素循环障碍相比,精氨酸酶缺乏症的临床诊断更为困难。对于智力运动障碍、痉挛性瘫痪、意识障碍的患儿应注意鉴别诊断,及早进行实验室检查。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如表2所示。ARG1基因分析已成为精氨酸酶缺乏症确诊的主要技术,发现家系中致病突变有助于指导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精氨酸酶活性测定与基因分析联合应用对确诊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探讨不同的基因突变对精氨酸酶功能的影响。六.治疗目前,对于精氨酸酶缺乏症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通过饮食与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可以得到控制或者改善。一些治疗手段如表4所示。七.预后通过合理的饮食与药物治疗,精氨酸酶缺乏症患者的症状可得到控制。但是,由于多数患者临床诊断过晚,确诊时已经存在严重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病情进行性加重,病死率很高,关于存活到成年的患者资料十分匮乏。随着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筛查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可能获得症前诊断与治疗。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