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史课程讲稿绪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及本质特征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理解中国现代文学欲融入世界文学之林的历史诉求。掌握五四新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意义。讲授内容:概述中国现代文学各阶段的历史特征及发展进程重点:中国现代文学三个十年的整体风貌难点:各阶段文学的内在联系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晚清、民初的社会、文化与文学。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一)第一个十年(1917――1927)生长期、尝试期、充满了生机。出现了鲁迅、郭沫若等一批举世闻名的作家(二)第二个十年(1928――1937)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鲜明特点。但文坛并非单调,在左翼文学兴发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与其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竞争,共同丰富着30年代的文学。长篇叙事文学取得突出成就。出现了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艾青等一批文学大家。(三)第三个十年(1937――1949)抗日战争全面展开,文学与战争和救亡紧密联系。一批老作家(巴金、老舍、茅盾等)继续贡献新作,同时钱钟书、沙汀、艾芜、张爱玲、赵树理等也成为颇富盛名的作家。三、怎样学好《中国现代文学史》这门课程。第一章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文学思潮与运动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意义。理解五四新文学的文化立场。掌握“五四”文学革命最初的理论目标。讲授内容:1、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意义。2、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3、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4、“五四”及二十年代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重点:胡适的“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和周作人“人的文学”与“平民的文学”主张。难点:五四新文学观念的确立。一、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意义。1、文学革命的准备:(1)晚清以来的思想及文化资源:a、文学因时而变的信念b、社会变革的使命感c、向传统挑战的激进精神d、“言文一致”的语言变革运动e、域外小说翻译(2)晚清以来的文学态势:a、“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b、文学市场的形成与职业作家的出现2、文学革命的发生1915年9月,上海,《青年杂志》(《新青年》),宣传科学与民主思想,抨击专制主义文化,倡导自由精神,进行思想启蒙(推翻专制文化束缚,汲取西方文化精髓)。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从“八事”入手;同年2月号的《新青年》上,陈独秀以《文学革命论》一文,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提出“三大主义”。3、文学革命的发展a、“双簧信”事件b、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8、4);周作人《人的文学》(1918、12)提出的新文学发展的具体要求。c、《每周评论》、《新潮》等杂志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d、周作人、钱玄同、沈雁冰、鲁迅等人,撰文旧文学。e、与文化保守主义的论争:迎击林纾(林琴南)(1919)与“学衡派”的论辩(1922)与“甲寅派”的论争(1925)4、文学革命的重大成果及其历史意义:二、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胡适、周作人的理论是新文学初期基本的理论架构胡适的理论建树:胡适(1891-1962),原名洪马辛、嗣糜、字希疆,参加留美考试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考中“庚子赔款”留学生,赴美后先入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后转文学院。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辩难;陪同来华讲学的杜威,任杜威的翻译二年多;与张君劢等展开“科玄论战”,是当时“科学派”丁文江的后台。从1920年至1933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时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并一度担任上海公学校长。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党“国防参议会”参议员,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抗战胜利后,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后去台湾。1954年,任台湾“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7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湾的一个酒会上突发心脏病去世。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建树。就对孔子和儒学的研究而言,在1919年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中,胡适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把孔子和儒学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用“平等的眼光”与诸子进行比较研究,破除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和神秘色彩,具有开创性的影响。以后又发表长篇论文《说儒》,提出“儒是殷民族教士”,“最初的儒都是殷人,都是殷的遗民”,“靠他们的礼教知识为衣食之端,他们都是殷民族的祖先教的教士,行的是殷礼,穿的是殷衣冠”;周灭殷后,“他们负背着保存入国文化的遗风”“儒是柔懦之人,不但指那逢衣博带的文绉绉的样子,还指亡国遗民忍辱负重的柔道和生观”;孔子是殷民族“悬记”而生的“救世主”,“他从一个亡国民族的教士阶级,变到调和三代文化的师儒”,孔子的最大贡献在于殷民族部落性的“儒”,扩大到到“仁以为己任”的儒,把柔懦的“儒”改变到刚毅进取的“儒”。孔子不是“儒”的创造者,而是儒学的中兴者。孔子的学说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强调教育和仁政,并以此来影响整个社会。胡适“大胆假说”的观点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他的论证不够充分,不过他假设“儒”在殷时代就有了被后来的甲骨文研究判为事实。胡适著作很多,比较重要的有《胡适文存》、《胡适论学近著》、《胡适学术文集》等。“白话文学”论和“历史的文学观念”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文学革命的宗旨“整理国故”,重估中国文学传统,(传统文学现代化)“易卜生主义”和社会问题剧“诗体解放”说和《尝试集》治学思想: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周作人的理论:周作人(1885~196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魁寿。字星杓,后改名槐寿,奎缓,自号启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又取名作人,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1885年1月生于浙江绍兴,鲁迅二弟。1903年进江南水师学堂学习海军管理,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日本。1906年7月到日本攻读海军技术,后改学外国语。此间与羽太信子(1888-1962)结婚。1911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辛亥革命后,任浙江省军政府教育司视学、绍兴县教育会会长、省立五中教员。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在他的影响下,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现代十六家小品·〈俞平伯小品〉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思想渐离时代主流,主张“闭户读书”。30年代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沉溺于“草木虫鱼”的狭小天地。此时直至40年代所写的散文,格调“一变而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影响日益缩小。1927年4月李大钊被杀害,周作人曾保护李大钊之子李葆华避居自家一个月之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对中国前途悲观失望。抗日战争爆发后,投靠日本,出任伪北京大学文学院长、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不得不成为汉奸文人。1945年以叛国罪被判刑入狱,1949年出狱,后定居北京,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写作有关回忆鲁迅的著述。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苦口甘口》、《过去的工作》、《知堂文集》,诗集《过去的生命》,小说集《孤儿记》,论文集《艺术与生活》、《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论著《欧洲文学史》,文学史料集《鲁迅的故乡》、《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录《知堂回想录》,译有《日本狂言逊》、《伊索寓言》、《欧里庇得斯悲剧集》等。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冲击,于1967年5月7日病死。“人的文学”:以人道主义为本,关注人的生活,揭示人类生活的非人境遇,展示理想人生,从而助成中国人的健全人性。认为新文学的本质是“重新发现人”。“平民文学”:即主张文学要关注大众,文学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反旧文学,认为旧文学是贵族的),新文学的精神是描写人民大众生活的真实状况。主张“人生的艺术派”,强调尊重创作个性。提倡“美文”,确立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三、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心理分析派,意象派,文学的历史进化论,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俄国现实主义,易卜生主义等。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浅草社,晨钟社,湖畔诗社等。四、第一个十年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理性精神;感伤情调;个性化追求;现实主义与其它思潮方法并存的多样化的创作格局。补充材料:朴学又称考据学,主张学问重史实依据,解经由文字入手,以音韵通训诂,以训诂通义理。“桐城谬种”与“选学妖孽”是白话文运动的先锋们贬抑文言文的说法,是说不应该写古文,应该写白话文,否则就是谬种、妖孽。“选学妖孽”指的是清末民初的骈体文派。“选学”,本来指的是对于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选的《文选》进行注释研究之学,后来因为《文选》中多有唐代以前的骈体文,骈体文作家多以此书标榜,故亦称骈体文家为“选学家”。清末民初骈体文家代表如易顺鼎、樊增祥等,用了浮艳的骈体文写出许多捧优伶,赞娼妓的肉麻文字,故钱玄同称之为“妖孽”。桐城派散文:时间为清康熙、乾隆年间。早期:针对明末故作艰深、虚矫的文风,提出了“言有物”、“修辞立其诚”的见解,主张为文要道法辞兼备,精气神合一,实为桐城派义法理论的先驱。兴盛时期:代表人物是姚鼐,是一个声势颇大的古文流派。末流时期:桐城派的威望和影响虽不及乾、嘉时期,但流行区域广,人数多,其中多数为桐城派末流作家。鸦片战争后,中国已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转变。“文章与世变相因”,而遵循封建道统、文统的桐城派,面临着“世变”的挑战。他们索之一字一句,抱残守缺,以为格律,有悖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以至于逐渐消沉衰亡。思考练习题:1、名词解释:文学研究会、创造社2、简述周作人“人的文学”的观点。第二章鲁迅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鲁迅创作的价值及文学史意义。理解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情感焦虑。掌握鲁迅开创的现代小说传统与“独语体”散文和“闲话风”散文。讲授内容:1、鲁迅创作的价值及文学史意义。2、小说创作:《呐喊》、《彷徨》及《故事新编》。3、散文创作:《野草》、《朝花夕拾》。4、社会众生相的艺术记录——浩瀚的杂文创作。重点:作为文化先驱的鲁迅和作为文体家的鲁迅。难点:鲁迅作品的文化品格。一、鲁迅创作的价值及文学史意义。1、从近些年来,对鲁迅的批评、对鲁迅的贬损说起。余杰:对于英国人来说,在英国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也永远说不清的莎士比亚;对于中国人来说,或者对于现当代的中国来说,似乎存在着一个永远也说不完、永远也说不清楚的鲁迅。很多所谓“专家”对鲁迅的研究、对鲁迅的讨论,与其说是在研究鲁迅本人及其思想,不如说是在通过“鲁迅”这一旗帜来表达自己的文化观念和价值立场。每一次关于鲁迅的激烈争论,其实都是当下中国文化发展脉络的一个体现。也就是说,鲁迅的文章为当下的现实生活提供了许多刺激性的思路。近些年来,对鲁迅的批评、对鲁迅的贬损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