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与奥苏伯尔学习理论的比较布鲁纳作为认知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十分提倡发现学习。他在1959年中小学教学改革讨论会上所做的报告,即《教育过程》,不仅直接指导了当时美国中小学的教学改革,而且也影响到其他国家的教学改革。该书主要分“引论”部分和继“引论”部分的正文。其中,正文部分包括结构的重要性、学习准备、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学习动机和辅助工具等五个部分。在该书中,布鲁纳首先阐明了学生所学到的概念越是基本、普遍,对新知识或新问题的适用性就越宽广,因此他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其次,他认为“在发展的每个阶段,儿童都有他自己的观察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给任何特定年龄的儿童教某门学科的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表现那门学科的结构”;再次,布鲁纳提倡直接思维,他认为直觉思维“实行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而使问题获得解决;复次,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强调儿童的发现学习;最后,布鲁纳指出即使教学手段逐渐现代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成为主要的辅助者”。在本书中,笔者对第一章“结构的重要性”和第四章“学习的动机”比较感兴趣,接下来会重点分析。奥苏伯尔作为另一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十分强调有意义学习。在其书《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中,笔者重点翻阅了第二章“意义和有意义的学习”以及第三章“概念的习得和应用”,对笔者印象深刻的当属第二章。在这一章中,奥苏伯尔重点指出有意义学习的性质和意义的习得等知识。奥苏伯尔提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于习得新的意义,它既需要有意义的学习心向,也需要向学习者提供有潜在意义的材料。到这里,笔者认为一些异同点在布鲁纳和奥苏伯尔观点之间产生,试从以下几点分析。1.从提倡学习类型看: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虽然未在《教育过程》中做详细论述,但我们仍然从书中提炼出来。发现学习要求学生利用教材与教师提供的某些材料,亲自发现应得的结论或规律,在学习中成为“发现者”。而奥苏伯尔提倡的有意义的学习,则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依据教师的指导和传授习得某一知识。二者之间的显著差别在于学生习得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还是教师传输的。具体而言,发现学习中,教师呈现学习材料—学生发现知识—学生习得知识;有意义的学习中,教师呈现有组织的学习材料—学生接受,习得知识。2.从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容看:为使学生更好习得知识,布鲁纳和奥苏伯尔都十分重视习得材料的重要性。布鲁纳强调要重视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样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才具有广泛而强有力的适应性,可以实现知识“训练特殊的迁移”或“原理和态度的迁移”,使日后生活继续更为容易。同样,奥苏伯尔认为学习材料必须是潜在有意义的材料,首先学习材料本身是非任意的,非随机的,需要一定的组织;其次所选择的学习材料需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即“固有观念”基础之上。由此可见,二人对于有组织、有逻辑、有结构、有关联的学习内容较为看重。但是,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布鲁纳在发现学习中,学习的内容不是以定论的形式由教师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教师只呈现给学生一些材料,这些材料对学生来说是新的知识,是他以前没有学到过的。而接受学习则不同,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这些内容是经过提炼过的科学的定理、公式、法则、定义等,同时纳入到相应的学科之内,成为该学科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二者在学习内容方面的差异。3.从学生的学习动机来看:布鲁纳指出学生学习的最好刺激(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外在动机,因此他提出“增加教材本身的趣味性”的主张。通过增加学习材料的趣味,适应儿童的思维形式,学生便容易发现知识。这本就是一个“自我奖励”与自我肯定的过程,学生因而能不断被激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奥苏伯尔提出有意义的学习的前提是学习者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有一种较强的认知驱力,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布鲁纳提出的学习“兴趣”不谋而合。但是,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布鲁纳不赞同过分强调“奖优制度”,认为这不利于“内在学习动机”的培养,不是纯粹的知识学习。而奥苏伯尔认为学习成就的获得离不开三大驱力的作用,即认知驱力、自我增强驱力、附属驱力。认知驱力是学习者对知识的渴望、兴趣所驱动的;自我增强驱力是学习者对获得一定成就社会地位所驱动的;附属驱力是学习者对赢得长者认可驱动的。可见,奥苏伯尔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如果外在学习动机的刺激可以促使学习成就的获得,是值得提倡的。这可以看作是二人在学习动机方面的一点不同。4.从学生学习的效果看:发现学习主要是依靠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但学生原有基础知识不一样,因此受到学生主观条件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学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学到的知识却很少,也比较零碎。需要指出的是,布鲁纳提倡的“基本结构”等知识难度较大,很多学生无法跟上而被淘汰,引起人们的批评。与此相反,有意义言语接受学习则克服了这一缺陷,它更多的是依赖于教师的精心准备,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结合在一起,运用起来就比较经济、实惠,既省时间又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知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当然,布鲁纳和奥苏伯尔作为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佼佼者,他们各自的理论基础必定深厚,理论体系必定完善,因此,二者之间还有更多的异同点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