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教师职业素养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修订遵循的基本原则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二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三是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四是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五是他律与自律相结合。新《规范》有6条基本内容,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第一条是“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第二条是“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第三条是“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第四条是“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五条是“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为人师表”对教师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第六条是“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一)基本理念(一)育人为本教师是幼儿、中小学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研究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研究新成果,体现社会进步对幼儿、中小学学生发展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生观、教师观与教育观,掌握必备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参与教育实践,丰富专业体验;引导未来教师因材施教,关心和帮助每个幼儿、中小学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实践取向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引导未来教师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三)终身学习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课程应实现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一体化,增强适应性和开放性,体现学习型社会对个体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树立正确的专业理想,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教师加深专业理解,更新知识结构,形成终身学习和应对挑战的能力。三、教师的心理素质(一)教师的心理素质1.教师的素质结构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指表现在教师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的内涵广泛,包括了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各个方面。1、认知因素: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观察力等;2、一般情绪因素:情绪、心境、激情、热情等;3、意志及其品质:意志的果断性、顽强性、抑制性;4、性格因素:谦逊、勤奋、内向、外向等;5、气质因素:个性情绪和活动反应的强度等。由于教师的职业特点及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大量研究结果证明,教师的心理素质尤其是个性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和性格的塑造具有深刻的影响。2.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根据我们对心理素质的定义,我们将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归纳为认知素质、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三个维度构成的一个整体结构。(1)认知素质。认知素质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个体认知活动的机制和水平的人格特征因素,是教师心理素质结构的最基本的成分。教师的认知素质主要包括教师的智力水平、教学思维、教学监控能力、知识结构等。①教师的智力水平。教师的智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认知基础。它应当包括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优良的思维品质等。②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指为完成教师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系统,主要包括所属学科知识、相关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等。其中条件性知识是指为更好完成职业活动所需的工具性知识。③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计划、检查、评价、控制和调节的能力。(2)个性品质(人格特征)。个性品质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和对待活动中的个性心理特征。它虽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是具有动力和调节机能,居于心理素质的核心地位。健全的个性是合格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教师个性特征不但影响其自身教育教学活动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从教师职业要求来看,成熟的教师应具备以下主要个性特征。①成熟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在个性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从心理反映的意识层次上支配、调节着人的行为。个体能否真实地、客观地认识自我、对待自我是衡量其自我意识成熟与否的基本标志。从自我认知维度看,成熟的教师一般能在客观的自我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实事求是的自我分析,作出恰当的自我评价,形成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相统一的自我形象。从自我体验维度看,成熟的教师一般都能通过积极的自我感受,形成适度的自爱、自尊、自信、自强等心理品质,有强烈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贡献感,自觉地根据自己职业信念感激励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的活动之中。从自我控制的维度来看,成熟的教师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很强的,能自觉抵制各种不利因素的刺激和影响,善于进行自我批评,能“见贤而自省”,善于进行自我调节,适应新的环境。②教师的情感特征。教师的情感是丰富的,尤其是教师的职业情感更具特色,是构成教师心理素质的动力因素之一。教师的情感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是教师的重要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热爱;二是教师应有的情操,主要包括教师的道德感、教师的理智感、教师的美感、教师的责任感等。③教师的意志特征。教师工作艰苦复杂,具有长期性,没有坚强的意志,是难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当具有的意志特征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实现目的的坚定意向,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和坚定性,解决矛盾时的沉着、自制、耐心和坚持性,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实践证明,意志坚强的教师能以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努力工作,遇到挫折不泄气,面对困难不退缩,最终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④教师的动力特征。教师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他的成就动机和求知欲上。成就动机是激励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乐意地去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它在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而求知欲是教师积极渴望认知世界,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及不断探索真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愿望。它们是推动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3)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能力。它是心理素质结构中最具衍生功能的因素。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心理素质之一。教师的适应能力主要包括自我定向适应和社会定向适应。自我定向适应是指教师在对内在心理过程的控制、理解和调适等适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性行为倾向。主要包括:①生活适应,指教师具有生活自理能力,能够适应教师职业的生活,包括生活环境的适应和生活自理能力;②生理适应,指教师能够适应生理上的变化,具有合理的性观念,形成健康的性意识和性行为,包括生理变化适应、性观念和性心理调适;③职业适应,指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气质、兴趣、性格等调整职业价值观,主动学习,增强教育教学能力,最终在职业活动中获得满足;④学习适应,指教师拥有正确的终身学习观念,对继续教育或在职进修充满热情,能够根据学习目标、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等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式。社会定向适应是指教师在对外在环境的学习、应对和防御等适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性行为倾向。主要包括:①社会环境适应,指教师对社会的现状和未来有比较正确清晰的认识,采取现实的态度,并用积极主动的方式保持与社会的协调一致,包括社会认同感、社会参与性和社会接纳性等;②人际环境适应,指教师能够改善人际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对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亲戚关系、邻里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和异性关系等的适应;③应激情境适应,指教师面对挫折与失败而采取的行为反应、归因和自我调节方式,包括应激反应和应对策略。3.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是其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对教师职业专业化所要求教师必备的素质内容。界定教师职业心理素质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心理素质的角度出发,把教师职业心理素质作为教师的心理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从教师职业素质的角度,把教师职业心理素质作为教师职业素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把这两种观点结合起来看,教师职业心理素质可以界定为与教师的职业有关的心理素质的总和,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教师职业对其从业者所需具备的心理素质要求的总和,这是一种外在的标准,也是教师职业活动得以顺利、高效完成的必要保证;二是指个体已经具备的与教师职业有关的心理素质的总和,这是一种静态的状态,也是评价从业者能否顺利完成相应职业活动的基础。(二)教师的自我意识1.教师自我意识及其特点对于教师自我意识,国内学者认为,它指的是教师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对自己及与周围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它强调的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自己及与周围人之间关系的认识与评价、情感体验和自我调控。1.正确的自我认识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前提基础2.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3.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完善自我意识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1.正确的自我认识2.积极的自我提升3.关注自我成长2.教师教育效能感及其作用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在理论上,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概念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可以把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一般教育效能感指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即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服社会、家庭及学生本身素质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与班杜拉理论中的结果预期相一致。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它与班杜拉理论中的效能预期相一致。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它影响着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影响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在遇到困难时他们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等等。3.教师自我意识与教育效能感的培养(一)立足课改,鼓励教师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二)立足校本,创设多种活动方式,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三)立足管理,优化学校环境氛围,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四)立足科研,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五)立足自身,进行恰当的教学归因(三)教师的人际关系1.教师人际关系及其形成教师人际关系是教师在学校教育与教学工作中通过直接交往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二)教师人际关系的特点教师人际关系除了具有社会性、客观性等特点,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