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型人格障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异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自恋型人格障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异同童俊摘要•摘要:文章概述了现代精神动力学理论有关早期个体内在精神的形成,以及早期客体关系中自恋性的创伤是自恋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起源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上述两种人格障碍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和治疗上的异同进行了区分。•关键词:自恋性创伤自恋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Abstract•[Abstract]:ThearticlesummarizedthesomeviewpointsfromModernPsychodynamicTheory,inwhichtheinnerpsychofashionofindividualearlylifewasdescribed.Andthetheorysuggestedearlynarcissistichurtinobjectrelationshiparetheoriginofboth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and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Fromtheviewpointandclinicobservation,thearticledistinguishedtheorigin,evolution,clinicrepresentationandtreatmentbetweenabovetwotypeofpersonalitydisorders.•[Keywords]:Narcissistichurt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尽管诊断依据大不相同,但自恋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在临床表现上常有雷同之处,这样的情形无疑导致了临床治疗师的困惑。本文通过对现代精神动力学有关理论的回顾以及笔者多年的临床观查,对上述二种人格障碍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和治疗上的异同进行了区分,以期我们对这二种人格障碍有较明晰的认识。•现代精神动力学理论认为来自于早期客体关系的内在精神过程和亲子关系中自恋性创伤导致的人格损害构成了自恋型人格障碍(NPD)和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起源[1]。•临床发现上述两种人格障碍从来就没有形成发展人际关系的能力,他们缺乏人类最重要的爱的属性。什么样的事件和人际关系可以导致自我的损伤,从而影响一个人形成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和体验爱的能力?•面对这样的困惑,现代精神动力学的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派,一是通过对父母与儿童间互动的观察,研究了个体怎样形成最初的关系,怎样形成自体(self),以及怎样发展自己的人格。二是在对这类病人大量的临床工作中发现这些病态表现与早期亲附关系上的自恋性损伤相关。他们呈现出起源于自恋发展阶段的障碍——自恋型的客体关系。这些表现最早在DSM--Ⅲ中有较详尽描述。•因而自恋这个主题成为了研究的焦点。早期的弗洛伊德(Freud)、以及现代的肯伯格(OttoKernberg)均研究并描述了儿童自主性性欲期后的原始性自恋。在这个时期,孩子首先将爱的能量投注给自己,然后,作为一个分离的自体,将这种能量投注给那些曾给予自己满足的客体。这时的自恋主要是由无所不能和魔幻性想法(magicthinking)所支配。此时孩子对父母和他人的关联,遵循的是快乐原则向现实原则的转换。这是这段时期的内在精神过程[2]。•在正常发展中,早期自恋被现实原则替代逐渐变得适应环境。早期的自恋继发成为一种包含有对客体爱的能力。既能认识和关注他人的需要,也能关注自己的需要。如果这个时期出现严重的问题,孩子可能固着在原始自恋里,仅投注于自己,甚至寻找婴儿式的满足和快乐,他不关心外部世界的现实和他人的需要。科胡特(HeinzKohut)的研究将人们对自恋的看法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他认为这种对自体的投注,作为一种持久的不快乐、受伤害和创伤的体验持续到超过了正常的自恋期,对他人的信任和信心也就从未得到过发展。这种对自体的投注,逐步发展成一种害怕亲附和对人际愤怒的互动模式,最初指向父母,随后朝向环境中的他人[3]。1科胡特的观点:科胡特认为自恋有两条健康的发展线,每条都引导原始的自恋向继发的成人的雄心和创造力发展,能够去体验共情和幽默,去感受爱和被爱,有自我价值、自尊和自信、以及自我理想和超我。•1.1二轴发展[4]:这个二元论(轴)包含有无所不能的自体和理想化的父母印象(一个全能的客体)。这两条线的任何一条的创伤体验都可导致扭曲的变形内化和有缺陷的自体结构的产生。一条线:(2—5月)共生期(无所不能期Grandiosephase)这时的孩子将父母体验为无所不能,因而也得到无所不能的自体印象。养育者共情地去满足孩子的需要,去接纳和肯定他们带有幻想的雄心,随着与养育者的互动,无所不能的自体印象将成为未来理想和雄心的基础。第二条线:(婴儿期始——6岁)孩子通过理想化父母的印象(全能的客体)来发展自己的理想和雄心。理想化的父母能够允许孩子有不同于自己的感受,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接纳孩子。理想化的父母也有共情的失败,但他们有能立面对这种失败。父母承担共情失败的责任具有重要意义,他们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虽瑕尤荣的典范。孩子认同、变形内化(transmutinginternazation)这些来自父母的东西为自己的一部分(selfobject),尽管这时孩子认识到父母不象自己想象的那样全能和完美,但孩子学会分别哪些是幻想,哪些可成为真实。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正常的自尊、雄心和自我理想。孩子在成长中逐渐降低全能的感觉,他将全能归功于父母或养育者的支持和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二条发展的自恋的线取代自体客体(Selfobject)变成了健康的自尊。这个阶段正常发展,才能保障随后与他人的关系的正常发展,才有能力区分自己与他人。•1.1.2病态发展:在二轴发展期养育者的冷淡、拒绝、敌意、虐待、不共情、要求过多、完美主义等导致自恋的如下病态发展:自体客体关系(Selfobject-relation):在这种关系中,主体潜意识地将客体当作一个从属于自己的个体,当作自己身体的一部份。他们全能地内射客体原始的好的部分或全能地将自体的好的部分投射给客体,完全否认自体与客体的差异[5]。•无所不能的自身(Grandostself)和原始理想化:在心理发育的早期,养育者共情的失败导致正常发展必需的早期的雄心和理想化父母印象的缺失。缺失导致的后果为此种需要代偿性地加强,表现为在随后的人际交往中对他人过分理想化,以及自认为无所不能[6]。•对赞美的无限需要:用他人的赞美来来填补自身缺失的那部分精神结构。•缺乏共情的能力:所谓共情是指能站在他人角度体验他人苦和乐的能力。自恋者理解和体验他人是将他人当作自己或自己身体的一部份,由于缺乏人际界限,他们无能力去理解他人情感和行为的意义。2肯伯格的观点:•肯伯格认为,自恋与边缘处于同等人格水平。防御和病态的内在客体关系也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自恋有个连续的,但病态的无所不能的自体,不象边缘那样在好坏之间快速转换。[4]•肯伯格认为无所不能是对依赖的防御,在自恋人格结构内,拒绝真实的自体印象和父母印象,无所不能被建构成为包含理想化的自体印象、理想化的父母印象的内在精神结构。•所以,自恋的病人通过无所不能的自体印象保持自负的幻想,自恋有较高一些的自我功能,因为,自恋的病人一天又一天追求的是同一件事,所以其自体印象较边缘连续。•科胡特和肯伯格都同意由梅莱茵(MelanieKlein)描述的内射—投射的精神过程作为理解这些障碍的基础。•他们观察到孩子与父母相关。孩子内射,投射父母的形象,并理想化这些形象,将这些与孩子自体印象的一部分合并在一起,形成自体印象,这也称作自体客体印象。这些最终形成自体的人格•尽管边缘的概念在许多年前就已提出,但真正对这种精神状态详细阐述的是肯伯格(OttoKernberg)。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利用他的自我心理——客体关系理论(Ego-psychology—Objectrelation)的观点,对这些既有神经症症状,也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病人进行了临床描述,他认为此类病人有如下特点:•非特定的衰弱的自我显现,包括较弱的承受焦虑和冲动控制的能力,偏离的人格发展轨道。•较原始、幼稚的思维方式,特别是在较强的情感压力下,容易用诸如投射式的心理检验。•特殊的防御方式,包括:分裂(Splitting)、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identification)、原始理想化(PrimitiveIdealization)、否认(denial)、全能感(Omnipotence)、贬值(Devaluation)。•基于分裂基础上内化的病态的客体关系,诸如不是好的就是坏的自体和客体印象,肯伯格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从来就没有逾越被一种具有母亲特征的人抛弃的恐惧[4]。•肯伯格假设孩子没有一个内化好的整合的、连续性的客体印象,同样地,他们也没有一个整合的自体印象。这种母亲形象的破坏和儿童天生的攻击性导致了发展的阻滞。孩子发展了一种随时会被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人抛弃的慢性焦虑。•近来的研究证明儿童期性的创伤是发病的重要原因。大约有50%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有乱伦和其他形式性虐待的病史。其他的病人有躯体或口头上的虐待史。象许多有创伤的病人,有创伤史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可能强迫性地重复有创伤的施虐—牺牲品式的客体关系。会将治疗者作为儿童期施虐者的象征。在治疗关系中,患者将投射大量的对治疗师的攻击和不信任。如果治疗师能够耐受住这份攻击和不信任,最终,也能够将病人带出具有创伤性的客体关系[4]。•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起源也在原发自恋阶段。但症状学不同。•肯伯格强调了边缘型障碍可预测到的人格上的不稳定性。人际关系、情感和自体印象是残缺的、冲动的和不可预测的。态度时常变化、激烈的愤怒、认同混乱、变换的价值观、孤独感、空虚感和无聊感。边缘性障碍常伴有分裂性、癔症性、自恋性和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在严重的压力下,容易出现短暂的精神病症状。社会和职业的功能时常是受损的。当客体关系总是受损时,认知和其他的功能也可能受损。•边缘的个体在好与坏中分裂,他们无能力去整合他们正性和负性的情感。•自2000年元月,同济医学院附属精神病院心理科收治了采用DSM—Ⅳ多轴诊断系统诊断的近100例边缘型人格障碍和50例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住院病人,门诊病人。其中住院病人分为70例和20例,余为门诊病人。在几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验了这两型人格障碍的异同。•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病人一般较服从院规,对人礼貌,在医护人员中留有好印象。在小组治疗中表现积极,呈现很好的领悟。或者不参加小组治疗以示自己的特殊。他们向专家型高学历治疗师靠近,对年轻的或低学历的治疗师表示轻蔑。他们通常要求特殊的照料,比如要求选择一个安静的便于学习的病房,或是选择认为素质高的同室病友。他们在治疗早期因为理想化移情病情通常戏剧化好转,治疗中他们难以表达负性移情,常以病情加重或周末回家时与家人的人际冲突来表达他们的攻击性。他们害怕体验负性情感,因为体验愤怒也使他们看见了自身的瑕癖。他们无时不刻不用无所不能的盔甲武装自己,恐惧蒙羞。•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人进入病房就带来一种铺天盖地的焦虑,能使整个病房气氛充满了张力。他们时常表现对自身的不满和仇恨或将这种恨意任意投射给他人。因而易引起医护人员的反感。•自恋型人格障碍从他人包括治疗师那儿寻求赞美和奉承,在治疗中千方百计体验在治疗师眼中自己是最好的。甚至对于某个人为什么治疗时间老排在自己前面也心怀嫉妒。•边缘型人格障碍则低调地期待关注,任何关注都会带来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短暂的满足感。边缘型人格障碍更易碎、更多的自我贬低、更乖僻、极易愤怒爆发。他们的自体印象不是与父母的自体印象溶合(fuse),而是将父母好的自体印象与坏的自体印象分开,自体的印象总是在好与坏之间摆动,因此真实的自体感也就无从获得。•科胡特认为边缘性障碍的中心点是空虚,核心的自体在早期的发展中尚未形成。自恋性障碍在早期的发展中则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核心自体。[8]•攻击、纠缠或距离成为边缘性障碍主要的防御。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