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章)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第一节城市的系统构成一.城市系统构成的概念1.城市作为系统的特性①整体性和综合性;②层次性和结构性;③系统的动态性;④系统的环境联系性。2.城市系统的构成城市的系统构成就是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总和。二.城市社会系统的构成城市的社会系统构成一般分为:政治系统构成文化系统构成人口系统构成三.城市产业系统的构成城市的产业构成有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第一种是与国民经济的三个产业构成相对应的产业构成分类方法,这是现行比较普遍的产业构成分析方法。第二种是以产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划分的产业构成分类方法,主要用于城市产业发展研究。1.按照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分类方法城市产业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①城市的第一产业是城郊区的农、林、牧、副、渔业,它为城市供应农副产品,特别是为城市供应副食品。②城市的第二产业主要就是指制造业和加工业。③第三产业是在现代城市中为主导产业服务而发展起来的。2.城市产业根据城市产业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还可以把城市产业分为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和一般服务性产业。四.城市空间系统的构成城市空间系统是城市范围内社会,生态以及基础设施各大系统的空间投影及空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决定城市集聚效益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决定了城市各构成要素关系的合理性和运营的有效性。城市空间系统可以从各要素的空间位置、集聚程度以及城市空间形态几个方面考察分析。五.城市其他系统的构成城市除了可以从以上社会经济和空间角度分析其构成外,还可以从更多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系统角度,一座城市由供电设施、给排水没施、供热设施、燃气供应设施、废气物处理设施、电讯信息网络设施等构成;而从社会设施系统方面,一座城市又可以由文化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商业服务设施、行政管理设施等构成。第二节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一.城市用地概述1.城市用地的概念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通常所说的城市用地,既是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内尚待开发建设的上地。除此之外,泛义的城市用地,还可包括按照城市规划法所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内的非建设用地,如农田、林地、山地、水面等所占的土地。2.城市用地的属性城市用地不能只被简单地看作是可以进行城市建设的场所,土地利用的社会化过程,已不断地强化了土地的本质属性,和扩展了它的社会属性。①自然属性;②社会属性;③经济属性;④法律属性。3.城市用地的价值①使用价值在土地上可以施加各种城市建设工程。②经济价值当土地作为商品或其某方面权利的有偿转移而进入市场。4.城市用地的区划城市地域因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使用方式,而需将用地划分成不同的范围或区块,以表达一定的用途、权属、性质、或量值等。①行政区划按照国家行政建制等有关法律所规定的城市行政区划系列,如市区、郊区、市、区、县、乡、镇、街道等的区划。城市的行政区划的性质和界限,是城市用地规划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②用途区划按照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土地利用的功能与性质,对土地作出的划分。每块土地有—定的用途。③房地产权属区划由房产或地产所有权所作的权属土地区划,如国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等。④地价区划土地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是以地价等的形式来体现土地的区位、环境、性状以及可使用程度等价值的。1999年上海市基准地价土地等级区划示意图5.城市用地的归属与管理①城市用地的归属土地是国家的基本资源,对土地的拥有权限和归属,国家制定有相应的法律给予规定和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第一章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农民集体所有制”。并规定除农民集体所有外,属于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的土地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②城市用地的管理为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一章第五条明确了“国务院土地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全国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并相应设置县级以上的土地管理机构,行使管理职能。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1.城市与自然环境城市是人类活动聚集而活跃的地域。城市占有着广阔的自然空间。在城市长期的形成过程中,自然环境作为一个基本的立地条件深深地影响着城市的生成与发展。城市作为高强度的社会经济活动的集聚地,大量的能耗与物耗,造成的城市生态失衡与恶化的环境问题尤为严重,突出的现象如:a)城市无节制的扩展,肆意改变自然地形与地表构造,破坏植被与水文环境,造成水土流失等而加剧了洪涝灾害;b)城市高强度的开发建设,城市活动带来的大量热能释放,政变了大气下垫面状态,形成“城市热岛”等不利的城市气候环境;c)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改变土壤结构和水文地质状态引起城市地面下沉;d)污水排放,污染地面水与地下水,导致水源水质恶化,造成城市水质性缺水。2.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影响是作为一项条件而存在并给予考虑的,通常称之为自然环境条件或简称为自然条件。城市的建设与运营,受惠或受制于外界多方面的自然环境条件。城市自然条件的分析,包括资料的勘查、搜集和按规划阶段的需要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这是城市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环境与城市规划关系自然环境条件的分析主要是在地质、水文、气候和地形等几个方面,下面就它们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相互影响分述之:①地质条件a)建筑地基城市各项工程建设都由地基来承载。b)滑坡与崩塌滑坡与崩塌是一种物理地质现象。滑坡是斜坡在风化作用、地表水或地下水,人为的原因,特别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斜坡上的土、石向下滑动。崩塌的成因主要是岩层或土层的层面对山坡稳定造成的影响。c)冲沟冲沟是山间断流水在地表冲刷形成的沟槽。适宜的岩层或土层、地形以及气候条件是形成冲沟的主要条件。冲沟切割用地,使之支离破碎,对土地使用造成不利。d)地震城市规划中的防震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建设地区的地震烈度,以便制定各项建设工程的设防标准。地震烈度有基本烈度与设计烈度之分。前者通常是以一百年内在该地区可能遭遇的地震最大烈度为准,它是设防的依据。避免在强震区建设城市。一般规定,在地震烈度7度以下,工程建设不须特殊设防;在9度以上地区则不宜选作城市用地。在城市规划时,应按照用地的设计烈度及地质、地形情况,安排相宜的城市设施。e)矿藏矿藏是地质条件之一,也是一种资源。它的分布与开采还影响到城市用地的选择和城市布局的形态。②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a)水文条件江河湖泊等水体,不但可作为城市水源,同时它还在水运交通、改善气候、稀释污水、排除雨水以及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b)水文地质条件它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以及动态等条件。地下水常常是城市的水源。③气候条件我国地域广袤,南北从热带到寒温带跨越纬度47。;东西也因距海远近而气候相差悬殊。a)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具有重要的卫生价值,同时也是取之不竭的能源。太阳辐射的强度与日照率,在不同纬度和不同地区存在着差别。b)风象风对城市规划与建设有着多方而的影响,如防风、通风、工程的抗风设计等。特别是在环境保护方面,由于其与风象的密切关系,对城市风气候的研究已成为—个重要课题。风是以风向与风速两个量来表示的。风向一般是分8个或16个方位观测,累计某一时期中(如一月,一季、一年或多年)各个方位风向的次数,并以各个风向次数所占该时期不同风向的总次数的百分比值(即风向的频率)来表示。适于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特征的城市用地布局的参考图式。c.温度由于地表是球面,所接受的太阳辐射强度不一。纬度由赤道向北每增加lo,气温平均降低1.5oC左右。气温的变化是由海陆位置不同所引起的。海陆气流对温度影响很大。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散发大量的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要高的现象,即所谓“热岛效应”。d)降水与湿度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受季风影响,夏季多雨,且时有暴雨。雨量的多少及降水强度对城市排水设施有较为突出的影响。此外,山洪的形成,江河汛期的威胁等也给城市用地选择及防治工程带来问题。④地形条件城市各项工程建设总是要体现在城市用地上。不同的地形条件,对规划布局、道路走向、线形、各种工程的建设以及建筑的组合布置、城市的轮廓、形态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从自然地理宏观地来划分地形的类型,大体有山地、丘陵与平原三类。3.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①用地评定的要求城市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适用性评定,是对土地的自然环境,按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进行土地使用的功能和工程的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估。其作用是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按照我国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第七条关于总体规划成果内容的规定,对于新建城市和城市新发展地区应绘制城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主要对潜在的地质灾害,地震,水患、地下矿藏等,作出城市土地质量的综合评价,以确定用地适宜性区划,即划分出适宜修建,不适宜修建和采取工程措施方能修建地区的范围,提出土地的工程控制要求。②用地评定的分类按照部颁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规定,须对城市用地作出适宜性区划,一般将之分成三类:一类用地:是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二类用地:是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它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分布有一定的限制。三类用地:是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现代工程技术几乎无绝对难以修建的用地,所谓不适于修建的用地是指用地条件极差,必须付以特殊工程技术措施后才能用作建设的用地,这取决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水平。三.城市用地的选择1.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城市用地选择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它是根据城市各项设施对用地环境的要求、城市规划布局与用地组织的需要来对用地进行鉴别与选定的。新城市建设需要选择适宜的城址,旧城扩建也有选择所需用地的问题。a)建设现状b)基础设施c)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生态环境e)文化遗存f)社会问题2.用地选择的原则

1 / 6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