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石嘴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十二五”时期,是石嘴山市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目标的攻坚期;是实现产业、城市、生态、民生全面升级的关键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实现富民强市、和谐幸福目标至关重要。第一章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和形势分析一、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石嘴山市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成效显著,跨越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末,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0亿元,完成规划目标的127%,年均增长13.5%,提前两年实现GDP总量比2005年翻一番的目标,人均GDP达到53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完成规划目标的188%,年均增长27%;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0亿元,完成规划目标的160%,年均增长29%,高于预期目标14个百分点。优势产业初步形成。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能源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达到158亿元,煤矿机械设备产销量占国内市场的37%以上,钽铌铍占世界的30%,电力总装机容量达308万千2瓦,太阳能、汽车制造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势头强劲。现代服务业日益繁荣,建设了惠农陆路口岸,吞吐量达到2.8万标箱,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2%,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五年累计培养各类技能人才9534人;现代农业步伐加快,形成了清真牛羊肉、枸杞、水产、蔬菜、制种等优势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城乡统筹全面推进。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并举,大武口、惠农、平罗新增建成区面积分别为25、24和9平方公里,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14平方公里,实现了从功能单一的工矿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的转变。滨河大道、西线高速、沙湖大道、星光大道和星海湖跨湖大桥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新增城市道路120公里、农村公路210公里,日供水能力达18万立方米、供暖达1700万平方米、供气1.9亿立方米/年。积极推进统筹城乡示范区建设,在户籍管理、土地流转等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加大了对星海湖、瀚泉海、天河湾、惠泽湖的建设保护力度,城乡绿化、环境综合整治、采煤沉陷区治理效果明显。全市湿地面积达到415平方公里,新增205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新增16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到12%,新增3.2个百分点。荣获“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之一。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了25%,城市区空气质量好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80%,2009年SO2、COD分别控制在11.729万吨、0.989万吨,比2005年分别下降5.4%、37.17%。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整合教育资源,新增校舍面积23.153万平方米,完成了17.5万平方米的校舍安全改造,高标准通过国家“两基”验收,投资6.58亿元迁建了宁夏理工学院、市职教中心;医疗条件逐步改善,迁建了市中医院、平罗中医院,新建了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门诊楼,改扩建乡镇卫生院6所,全市新增医疗服务面积5.9万平方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5%,共有206个科技项目获得国家、自治区支持;文化艺术、广播电视、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残疾人等社会事业较快发展,投资3.9亿元新建了市图书馆、规划馆、科技馆和文化艺术中心。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56225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5%,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7%,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新开发房地产面积402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房175万平方米、廉租房34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实施采煤沉陷区、棚户区搬迁改造项目,新建住房153万平方米,安置1.99万户6万人;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08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7463元、2258元,居民幸福指数位居自治区前列。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五年共引进招商项目2089个,完成投资588亿元,新加坡凯发、江苏阳光、中粮集团、中国重汽集团、无锡尚德、中国节能投资公司等一批大企业项目落户我市,实施了3万吨L-乳酸、2500吨多晶硅、20万吨番茄、50兆瓦光伏发电等一批重大项目。面向全国招引人才,加强对外宣传,成功举办了中美、中澳滑水精英对抗赛、湖泊湿地暨园林奇石节、214世纪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光伏产业发展论坛、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国际研讨会,建市五十周年大庆系列活动丰富多彩,进一步提升了石嘴山市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二、面临的问题与机遇(一)面临的问题全面总结“十一五”成就的同时,必须正视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是非煤产业比重偏低,产业层次不高。高耗能产业多,比重大,高科技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少;大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数量少,产业链条短,主导产业发展的配套能力不强;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弱,内生动力不足;第三产业比重低,制约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二是推进转型、实现跨越发展的大项目不多。特别是缺少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项目布局。三是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缺少对外战略大通道和城际间快速通道,铁路运输“瓶颈”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薄弱、配套不足,城市配套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四是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强,可持续发展压力较大。采煤沉陷区、棚户区治理任务艰巨。工业废弃物和生活污水回收利用率低,节能减排形势日益严峻,土地及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高,以资源、能源为基础的传统产业已不可持续。五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速度不协调。GDP增速远高于收入的增速,困难群体比重较高,社会保障和解困压力较大。六是引进高级专业和经营管理人才的机制尚未形成。高科技人才、创意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不够,缺少带动科技创新和引领企业发展的带头人。5从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石嘴山市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较低层次的现状没有改变,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的现状没有改变,处于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没有改变,处于爬坡追赶、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没有改变。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加快发展就是石嘴山市的硬道理。(二)面临的机遇一是随着世界经济深度变革和调整,发达国家把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节能环保等产业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点,适应世界发展大势,抓住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机遇期,必将有利于推动我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加速产业升级。二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建设呼包银重点经济区,推进东西地区共建产业园区,为我市加速发展提供了平台。国家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意见等特惠政策将有利于我市充分发挥优势,强力引进战略投资者。三是自治区规划建设沿黄城市带、加速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等战略部署,以及出台促进石嘴山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将有利于我市在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获取更大支持。第二章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制定“十二五”规划,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深入推进“四项战略重点”,建设“五个示范6区”,以城市带产业、以城市带生态、以城市带农村,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快发展优质特色农业,扩张提升服务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和谐幸福,维护公平正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二、战略定位紧紧围绕建设西部地区人文、法制、富强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目标,把石嘴山市打造成呼包银、宁夏沿黄国家重点经济区的重要陆港城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发展循环经济国家级示范区,西部率先发展的试验区,建成我国重要的汽车制造、机械装备制造、太阳能、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辐射周边地区的现代生产生活服务业基地,西北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三、发展目标(一)人均经济投入和产出达到全国中等偏上水平。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0亿元,年均增长15%,人均近800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26%以上,人均近40万元。(二)形成以高附加值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结构。到201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430亿元,年均增长15%。农业增加值达到3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7%。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5:60:35。7(三)民生主要指标人均达到全国中等偏上水平。就业率不断增长,达到98%以上。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应保尽保。全部消除城中危旧平房,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5000元和9500元,年均增长10%以上。将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列入义务教育,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力争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4%。城乡居民每千人医护人员数达到0.7人,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明显改善,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达到全国中上水平。(四)高水平建设黄河金岸城市群。201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到60万人,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形成城区与中心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综合承载力明显增强,银(银川)石(石嘴山)一体化和大(大武口)平(平罗)同城化建设步伐加快。(五)生态环境领先西北地区。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节能减排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8%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黄河石嘴山段水质Ⅲ类标准达到8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六)用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5%。到2020年,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0%以上。GDP总量年均增长12%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8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乡养老、医疗、低保、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水平达到全国中上等水平,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全国有影响力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第三章加快重点经济区建设积极融入国家重点经济区建设,拓宽经济发展平台,推进战略目标实现,增强区域竞争力。一、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完善陆路口岸功能,打造呼包银、宁夏沿黄等国家重点经济区的物流枢纽。以石嘴山工业园区和惠农陆路口岸为基础,建设占地300平方公里的陆港经济区,投资100亿元,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商务、金融服务、展示交易和保税仓库区,加快发展与口岸经济密切相关的第三方物流、金融、信息、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构建口岸经济圈。二、建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宁夏石嘴山陆港经济区、石嘴山经济开发区、石嘴山生态经济区和宁夏精细化工基地为基础,投资300亿元,建设淄山工业园等3个东西部共建产业园区,建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国家级示范区。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增长点,重点承接汽车制造及零部件、机械装备制造、太阳能、生物制品、新材料等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的高技术产业,着力促进金融、物流、创意、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向示范区延伸辐射。力争引进世界500强企业8家,中国500强企业20家,年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投资100亿元以上。三、建成循环经济国家级示范区9以“资源消耗减量化、企业生产清洁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为原则,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促进生态产业发展,从园区规划、项目审批、建设运营等环节入手,突出循环发展的理念,营造循环发展的空间,形成循环发展的产业。改造提升能源、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汽车制造、太阳能、节能环保等接续替代产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围绕石嘴山工业园区、石嘴山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园区,加快构建以清洁生产企业和生态工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