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系列研究报告之二:求全关键字:商业银行发展趋势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系列研究报告之二求全郑先炳从西方国家和除中国以外的其他东方国家银行业、金融业在其业务经营领域的发展轨迹上看,基本上都经历了一个“无限制→有限制→放松或取消限制”的过程。这也就是人类历史和逻辑学上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全球银行业从400多年前开始起步发展,一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其业务范围都是在不断拓宽,业务品种在不断增加,银行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也在向全方位方向发展。但1929—1933年的大危机,既使西方国家政府认识到了银行体制上的问题,也让银行家们自己醒悟到了其运作中的毛病。于是,国家法律和银行的规章制度都开始界定和缩小银行的业务范围,最明显的是把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分开,在它们之间垒起一堵“防火墙”(Finewall),西方人习惯于把它称作“ChineseWall”,以示这堵墙在制度上不可以翻越,在现实可能性上也很难去翻越。这种制度规定和现实运作方式,有点类似于我们从1993年以来开始强调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业务管理政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也由于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分开经营后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弊端,西方银行业开始以各种形式的金融创新和改头换面的新金融机构形式冲破这种束缚,逐步全方式、全能化地发展银行业务。于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始有了“金融百货公司”的概念,银行不仅是“万能的垄断者”,还发展成了“无所不能为、无所不去为”的“全才”。最近三十年,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来,西方商业银行的第二个最明显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就是求“全”,即追求业务活动领域的扩大、追求银行职能的延伸、追求服务功能的完善、追求金融产品的多功能。这一篇,我们要对此开展比较全面的分析。一、银行全能化的典型描述:“无所不能为、无所不去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和所认识的西方商业银行几乎是什么业务都能做的,不仅有传统的存款、贷款、汇款(结算)、货币兑换,还有各种各样的创新业务;不仅有商业银行业务,还有证券包销、证券经纪、财务顾问、企业并购策划等典型的投资银行业务;不仅有一般的银行业务,还有各种基金、信托、租赁、保险代理等各种非银行的金融业务;不仅有一般的金融业务,还有为普通工商企业提供的各种类似采购、销售之类的经济业务;不仅有普通的经济业务,还有一些诸如社会保障、助残等社会工作。因此,现在的银行已经不再是银行,而是“金融百货商店”,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已经不限于商业银行、不限于银行、不限于金融、不限于经济。西方人已习惯于把走进银行称之为“走进金融超市”,美国人习惯说“到金融超市去作一站式消费”(OneStopShopping),德国人则说,银行必须是全能的,是“综合化”的,德国人对商业银行的用词是UniversalBanks,即综合到囊括一切业务。在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除极少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银行”和金融公司外,如果一家银行不能为社会、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能提供综合化业务,那么,这家“银行”是不可能拿到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FinancialLicense)的,即使“侥幸”拿到手了,也会很快被吊销(见BankinginEurope,第10页)。现在的银行如果说一定还要称其为“银行”,那也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万能银行”。可以说,现在的商业银行,已经达到“无所不能为,无所不去为”的境界,既没有什么业务是银行不能做的,也没有什么业务是银行所不愿意去做的。只要有利润,只要对银行的发展有利,银行就会去做,就会去争取。在70年代上演的日本电影《华丽家族》我们看到,为了争取客户的存款,大银行家可以下田去帮客户插秧;在我们的身边,为了争取业务,银行的员工会帮客户去“牵线”谈生意,会帮客户去买票、送票,会帮客户去“摆平”、去“搞掂”一切事情。当然,有些时候,银行是“不能不为之、不得不为之”。现在的银行家不再只是坐在漂亮的大楼、宽敞的办公室里品着浓香的咖啡,接听可有可无的电话,也不再只是活动在高尔夫球场,他还必须到市场上、到商场去、到生产流水线上去,他还必须坐到谈判桌上耐心地听对方唠叨一些与银行业务“风马牛而不相及”的事情。换言之,银行家已经不再总是“居高临下”、“俯视一切”。当然,作为银行从业人员,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第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百货公司,作为全方位服务的机构(Full-ServiceFinancialCompany),其功能也是有局限的;第二,银行业务的这种全方位展开也并不是都只有利益,没有弊病。美国美联银行(FirstUnionNationalBank)的一位执行副总裁(ExecutiveVicePresident)对我说:美国人讲的“金融百货公司”或“一站式服务”,在一定意义上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即使是全球最大最全的商业银行,如几乎所有人都听说过的花旗银行,它也不可能真正提供所有客户所需要的所有服务。花旗银行的服务品种现在有300多种近400种,这的确够多了,“够吓人了”,但是,它也有客户进去后在这么多品种中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品种的时候。况且,银行的规模越大,经营的业务品种越多,就会变得越是没有个性,就越是不吸引某些特殊的个人投资者。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而言,我们要看到西方商业银行全能化的发展趋势,要看到全能化的好处,但也要知道银行全能化本身的局限性和副作用,但是,我们目前还远远没有达到把这种局限性和副作用看得太严重的时候。我们离那一步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二、商业银行功能的局限:两件事不能做我们说现代商业银行在职能上“无所不能为”、“无所不去为”,实际上只是想表明许多商业银行过去不能做的事情现在可以做了,过去不愿意做的事现在也被“逼”得不能去做了。实际上,从功能上看,商业银行在任何时候,在任何体制下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只不过局限性大小不一样罢了。如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就要受到中央银行倾向政策的限制,受到不同经济体制下货币传导机制的限制;银行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的功能也一定会受到整个国家金融体制安排和结构的制约。关于西方商业银行的职能和活动范围,西方经济学家和银行家有两种形象的说法,并且两种说法都认为银行只有两件事做不了,其他事情都是难不倒银行的,这实际上是从否定的角度去证明银行功能的“无限扩张”。其一:花旗银行在50年代还是以“纽约第一国民城市银行”(FirstNationalCityBankOfNewYork)出现于世的时候,它的总裁乔治.斯科特(JohnScottie)在形容商业银行对社会的服务功能时,就说“如果你病了,请你去看医生;如果你遇到法律纠纷,请你去找律师;如果你还有什么其他的困难,你就尽管去找银行家”。其二:1923年,美国特拉华州在给底特律联合信托公司的子公司(证券公司)颁布的特许状上称:除了为结婚举行宗教仪式和在教堂举行礼拜仪式之外,该公司可以做一切事情(见W.纳尔逊《国民银行证券附属公司》,戴文森特·卡罗索《美国的投资银行》第272页,1970年版)。显然,这两种说法中的银行功能的“局限”都不是真正的局限。实际上,商业银行的这种向全社会、全世界、全方位开放的事实及趋向还可从美国某些州的管理机关(州政府银行局)所颁发的特许状(SpecialLcense)的表述方法的改变中看出其轨迹。过去,银行特许状的规定是,除了特别许可的以外,银行不得做一切其他事情,否则就是“违规”,就是“越界”。而后来,有些州的银行特许状的写法就完完全全颠倒过来了,即规定除了特别禁止的以外,银行可以做其他一切事情。美国1970年第九十届国会通过的《银行持股公司修正案》的有关条款认为,任何业务,只要能够被合理地预期对公众和社会产生利益而没有危害,或者虽然有利益也有危害,但如果能够证明因开展业务所产生的利益足以抵销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时,便都被认为是适合银行经营的(见美国《联邦储备公告》1972年12月号表A99)。很明显,法律对银行业务范围的这种约束在事实上等于没有约束,这种限制也等于不设任何“边界”,因为人们可以想方设法举出一些“理由”来解释银行开展某项业务所给公众和社会带来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利益”。三、银行全能化的全球推广顺序西方商业银行的全能化运作并不是一开始就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而是从局部开始,在部分国家的部分商业银行收到了全能化的“甜头”和优势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才群起而“效尤”的。从全球经济范围看,大致的次序如下:首先是从德国开始,德国的全能化银行是起步最早、全能得最彻底、也收益最快、收效最大`的。在德国的银行全能化成功后,首先是德国的近邻,欧洲大陆国家开始效仿,如法国、瑞士、瑞典、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银行,也都相应地改变管理体制,允许银行多范围经营。欧洲银行业的动向一直在美国的“监视”之中,欧洲一些先进的做法很快被美国学过去并很快被超越,在商业银行全能化经营方面也莫不如此。虽然在全能化方面美国走得要艰难一些,花的时间也更长一些(几近70年),但的确给世人留下了“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深刻印象。亚洲国家在十九世纪是学英国,在二十世纪更多的是学美国。在美国商业银行的体制发生变化、业务服务领域也发生变化之后,亚洲国家的银行也开始有所改变,日本、新加坡、韩国等的银行体制也借鉴了不少美国的东西。从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对“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商业银行业务政策也开始检讨,商业银行也开始在行动上有所动作,虽然整体上仍未突破,但至少在思想领域已有所松动,在行动上也有银行先行了。由此,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到了在业务全能化方面,全球商业银行业的一种清晰的推广链条:“德国模式--欧洲推广--美洲效法--亚洲行动--中国借鉴”。四、业务全能化:商业银行是主动的进取还是被动的选择?在这一节里,我们要讨论的一个主题是:就商业银行的业务全能化而论,它究竟是商业银行的一种主动进取还是一种被动的选择?是商业银行有先见之明,有很强的开拓意识,还是被逼到“无处可逃”时的一种“反抗”?在我看来,这两种因素都存在。在全球商业银行体系内,确有一些“先知先觉”者,能够高瞻远瞩的看到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看到银行业在蓬勃发展过程中所潜伏的危机,并能找出相应的“逃亡之路”,但也有一些银行是在困难摆在面前时才猛然醒悟的,在突然发现自己的传统业务被他人挖走,自己为之安稳的地盘在不知不觉中被“改了姓”、银行的饭碗被他人抢走之后才开始找出路的。实际上,就整个行业而论,商业银行这种被动选择的因素还占主导地位。下面我们分而述之。商业银行是干什么的?存放汇,这是其看家本领。并且是由它垄断的,谁要开商业银行,必须先向政府管理部门申请专门的营业执照。从搬一条长凳摆在街上兑换货币开始,到汇款、再到存款、到贷款及其他各种中介业务。而所有的这些业务中,现在没有哪一项业务不被其他行业入侵。货币兑换在货币可以自由兑换的国家里,如果你要兑换货币,你完全没有必要专门跑到银行去,你可以到路边随处可见的兑换店去解决问题,这不仅比跑银行更方便,而且有更好的兑换率等着你。即使是在一些货币不能自由兑换的发展中国家(实行严格外汇管制的中国、北朝鲜、少数东欧国家除外),外国人要兑换货币也很简单。可见,商业银行得以“起源”的业务早已被其他机构抢走很大部分了。汇款汇款曾经是商业银行最专业、最具有垄断性的业务,因为它需要专门的通道和专门的系统,也正因为如此,英国的商业银行一直被称为清算银行。但这些年来这种垄断业务也受到频频挑战和外系统的强烈排挤。――邮政系统汇款,在个人汇款中历来占有主渠道地位。――各非商业银行的金融机构也都有资金清算渠道,部分企事业单位的汇款从商业银行流到它们那儿去了。――网络的发展,使资金清算直接在空气中“飞”了。存款在经济学的分类上,经济活动主体只有三类:个人、企业和政府,他们对收入的处置方式也只有三类:消费(支出)、手持(库存现金)或存款,而存款自然是存在商业银行,因为他们没有其他选择——不存则已,要存款就必须跑到银行去。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首先是存款来源减少,这又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经济主体的经济意识加强后,他们已不愿意多存款,而尽量投资出去,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