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犀牛》目录一、什么是“灰犀牛”二、“灰犀牛”和“黑天鹅”的区别三、如何发生四、如何应对五、带来的启示“灰犀牛”一词的来源在2013年1月的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灰犀牛”事件的背景2017年7月17日,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的首个工作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评论员文章《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文中提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需要增强忧患意识。……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对各类风险苗头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置若罔闻。这是人民日报首次提到“灰犀牛”概念。什么是“灰犀牛”?主要指明显的、高概率的,却又屡屡被人忽视最终有可能酿成大危机的事件。“灰犀牛”和“黑天鹅”的区别大概率、视而不见小概率、不可预见“灰犀牛事件”是太过于常见以至于人们习以为常的风险。“黑天鹅事件”则是极其罕见的、出乎人们意料的风险。“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灰犀牛”危机+人的忽视=灾难(“黑天鹅”事件)。“黑天鹅”的哲学意象是偶然性,“灰犀牛”则是代表的是必然性。“黑天鹅”现象所隐藏的内在因素往往就是“灰犀牛”。“灰犀牛”危机更多的是以“黑天鹅”灾难的形式呈现出来。二者的相关性“灰犀牛”是一种大概率危机,在社会各个领域不断上演。很多危机事件,与其说是“黑天鹅”,其实更像是“灰犀牛”,在爆发前已有迹象显现,但却被忽视。第一个阶段是否认。否认自己所看到的危机信号,实际已经出现却假装认为没有出现。第二个阶段是混日子也称为得过且过阶段。群体性思维、法不责众;抱有一丝幻想,可能在祈祷着危险远离自己。第三阶段是争吵或者说犹豫。犹豫不决,进而继续贻误时机。第四个阶段是惊恐阶段。这时灰犀牛已经冲到了脚边,这个阶段基本上再深思熟虑已经没有可能,如果准备工作充分,则可以应对得当,如果准备不充分或者没有准备,则只有束手待毙。第五个阶段是行动阶段或者又称为崩溃阶段。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这两种反应是同时存在的,而且即使到了最后一刻,希望也还是有的。“灰犀牛”发生的五个阶段第一,要承认危机的存在。第二,要定义我们遇到的灰犀牛式危机事件的性质。第三,不要静立不动。要一直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即使我们不能确认危机是否能够到来。第四,不要浪费危机。有时候,灾难总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灾难的到来也常常伴随着意想不到的机遇。在灾难中把握机遇,才能更好的应对“灰犀牛”事件,让自己取得成功。第五,站在顺风处。当危机远在天边时,说服其他人同意我们的变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当我们做好准备时,当危机来临时,就可以按部就班的采取行动。处在危机的顺风处。第六,要成为发现灰犀牛式危机的人,成为控制灰犀牛式危机的人。想要成为发现灰犀牛式危机的人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发现其他人忽视的危险。想要成为控制灰犀牛式危机的人,需要哪些愿意同大多数人相向而行,愿意激励别人一起行动的人,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应对“灰犀牛”的策略“灰犀牛”带来的启示“灰犀牛”带来的启示当族群撕裂成为灰犀牛,英国脱欧就成为黑天鹅;当阶层固化成为灰犀牛,特朗普胜选就成为黑天鹅。当我们看到美国加息这只“灰犀牛”,看到地方债务这只“灰犀牛”,看到楼市泡沫这只“灰犀牛”,看到金融乱象这只“灰犀牛”,就不止是在预防灰犀牛危机,也在预防黑天鹅危机。无论是防“黑天鹅”还是防“灰犀牛”,重要的都是找到背后的原因,消除扭曲的机制;无论是防“黑天鹅”还是防“灰犀牛”,都需要将改革进行到底。没有满池子的黑天鹅,只有我们的视而不见。黑天鹅与灰犀牛本来就是事情的一体两面。客观+自律+行动=应对“灰犀牛”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