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德建设-创和谐师生关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加强师德建设创和谐师生关系【摘要】教育是育人的活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师德建设从师范生抓起,加强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关注与热爱,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学与学习质量。【关键词】师德师生关系教育素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早在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韩愈已明确了教师的职能作用。由此可见,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源泉,而且是传承文明的导师,教书育人的园丁,以身作则的楷模。那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严谨求实、无私奉献、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教师总是会得到学生肯定并会影响到学生的终生。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亿万学生的健康成长。长期以来,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环境下,学校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随着人民大众对于优质教育的日益需求,从而对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此看来,师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薄弱环节,教师的师德水平和全面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教育本身是以人际交往为前提条件和基本特征的人文实践。在教学中,有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师生交往。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是简单的知识信息传递的过程,而是全面的人格震动、心灵对话的过程。即使在媒体快速发展和知识渠道不断拓宽的今天,教师与各种传媒相比仍然能够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那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爱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任何媒体所无法取代的。因此,教师更应关注自己的学生,给予他们信任与理解,唤醒学生的潜能,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与学生沟通交流,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在良好的育人氛围中,得到终身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在教师的诸多素质中,师德素质既是教师从教的基础、行为的重要依据,又是教师的灵魂。因此,一个缺少师德的教师,是没有资格做教育工作的,当然,更没有资格承担起素质教育的重任。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教师的素质培养,尤其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做人的典范、学习的楷模。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简单的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概括其内涵。“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从爱学生的角度讲,就是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而师生关系更是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的观念的更新以及网络的出现,对于师生关系更可谓是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师德作用,用满腔热情对待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开创高效课堂。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有这样的一句名言:“教育必须从了解入手。”教师不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同样也担负着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因此,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对老师的需求,解决好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这样,学生就会对教师从信任到心悦诚服;并且教师也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去与学生交往,从而真正了解自己教育对象的内心所想、所需。要了解学生,必须要找准与学生沟通的突破口。教师了解学生的来源是方方面面的。最简单也最直观的渠道是从学生的档案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文字信息资料。通过对学生记录的研读,使我们记住学生,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凭借印象叫出他们的名字,不仅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消除了陌生感,而且可以使学生对老师感到一种信任。较为抽象的了解渠道是从接触中以及学生的表现中了解学生。要从与学生的接触中了解学生,就要深入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交往和活动中了解他们,接触中的及时了解有助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特点,同样有助于用发展的眼光欣赏、看待他们,而且了解的情况也会更真实、更具体。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有着不同的表现,所谓表现,就是学生在新的环境中思想、能力、智力、与品德等诸多方面的展示。除了课堂教学活动,班集体也有着多方面的生活,给予了学生展现的平台、表现的机会,教师可抓住这一时机,通过学生的一系列表现,了解学生的特点与个性,看到学生的可爱之处,增添教师的爱生之情,进而更加愿意了解学生们,了解得越深,爱的基础就会越牢。可见,了解与热爱可以共同得到发展,因为了解所以热爱,甚至更加热爱。综上所述,了解学生可以视作为教育的起点,也是教师培养爱生之情的需要。只有学生的心扉愿意向教师敞开,教师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二、尊重、爱护、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更多的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师生间良好的情感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而这一情感交流的基础便是尊重与信任。我们上学时或许都碰到过这种事情。每次测验回家告知家长我们的得分时,如果没拿到满分,家长总是会或多或少的埋怨甚至批评我们,“班级里满分的人多不多啊?”“那么你怎么没考满分啊?太差了”等等一些打击我们的话语,这一次次的打击看似不起眼,更多的只是家长们关心我们的话语,但是,这些平淡的言辞或许使我们失去了自信,甚至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满分,对于学习成绩一向优异的尖子生来说是件非常轻而易举的事情,尖子生更不会一次满分而兴奋不已,他们更多的只会因为一次次的满分而更加的努力学习;而对于成绩一向平平或者偶尔会挂几个红灯笼的学生而言,满分意味着成就,也意味着他努力的成果,也会使得他们对自己更加自信、更加热爱学习。教师的教学对象不单单是学生,更是一个个拥有不同个性色彩的生命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有着自己丰富的情感,要把他们教好,就必须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一位哲人说:“写在纸上的爱,一个早晨就可以读完;说在嘴上的爱,一转身就能忘记;而惟有老师和母亲的爱是写在大地和天空,永远和永藏在心底的。”教师的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尊重、关爱、信任和平等的态度。它浸润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实验让我知道,教师是爱学生的,当他得知自己的学生可能会成为“最佳发展前途者”的时候,便会增加对学生的爱。而这种感情在与学生的交往、交流中不断地流露出来,使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怀、期待,从而产生了一种不断推动自己进步的精神力量,也增强了自信,因此,能够在各方面很好地发展自己。这就是师爱的力量,反之,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爱,也就不可能有素质教育。教师不应盲目的去热爱学生,应爱的理解、爱的尊重、爱的宽容、爱的平等。倘若失去了理解,爱便显得盲目和无知;倘若失去了尊重,爱就会变为支配和控制;倘若失去了宽容,爱就变成苛求;倘若失去了平等,爱就成了专制和功利。翻阅过很多优秀教师的出色教学案例,发现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在很多优秀教师的眼里只有“学生”这一称谓,而没有“差生”这个字眼,他们的表现与做法很好的诠释了“一视同仁”这个成语。无论学生过去的基础如何,经过这些教师的耐心教导和精心培育后,学生的素质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有些过去在别人眼里并不出众的学生,成为了优秀的人才。这样的成功事例数不胜数。差异是每个个体之间存在的客观存在,正因为差异才使得世界如此丰富多彩,正因为差异,才使得生活美轮美奂。教师应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每位同学,我们不应让丝毫的私念玷污了高尚的师德,我们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三、拥有服务意识教师是为学生而存在的,为学生服务的,没有了学生,教师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生的发展,应该是教师最直接的,也是教育终极的目的。在日常教学中,很多学生热情的想老师问好,看上去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如果不问好,便是不尊重老师。而教师不向学生问好似乎也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于是就有那么多的教师对学生热情的问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丝毫没有为学生服务的念头。“学教”首先要坚定教育就是服务,教就是为学服务的信念,将学生放置在主体地位,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而不是反过来用“死的教条”去束缚学生“活的灵性”。我们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同样我们也没有权利总是让学生适应老师。教师应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应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方法和应用能力,根据学生不同的成长经历、兴趣爱好、能力性格、认知水平等提供给学生不同的教育服务。通过让学生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和自豪,感受到人性的光明与和煦,学生定能健康成长,接受良好的教育。四、理解、宽容、激励学生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会有“左、中、右”之分,这需要教育以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面对。身为教师,我们更应爱所有的学生,用爱为所有的孩子导航。仅有爱是不够的,还要善于爱。理解学生,循循善诱的去引导学生。作为教师,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每一个学生。成长中的孩子们难免会出现过失和错误,如何处理出现的过失和错误方法有很多,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教师具有博大的心胸,能够宽容学生由于无知、一时情绪冲动而做出的不妥行为。教师的宽容能够触及学生心灵最敏感的角落。教师应用真诚与热情的话语去点燃学生心中之火,使他们将内在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主动的行为,从而自觉、主动地通过行动去实现目标。教师的激励可以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人生之路,总有那么几个关键的环节,有人给以指导,今后的路就顺利了。老师正是可以帮助学生走好这几步的关键人物之一。当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渴望进步、渴望展示自己的时候,教育就会转化为自我教育,这是教育的最大价值。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塑造自己具有良好的师德形象,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做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做学生人生的引路人。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若齐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的确,教师是爱的使者,教育是爱的事业。如果教育缺乏对现实生活的体察,缺乏对受教育者的真诚关注与热爱,那么教育就会因为没有了根基而失去生命力。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作为师范生,我们更应该提高师德素质,从价值观上理解师德,领悟师德。决定教师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教师的智能,而是教师的师德素质。我们应倾注自己的心血,满腔热情地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细细的倾听学生的声音,倾听他们内心的欢乐、苦痛与彷徨,用每一份认知、每一份感动、每一份关怀,用自然的言语打动学生的心灵,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不断地学习、总结和提高中共同进步。参考文献[1]黄燕.中国教师缺什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5-11.[2]李春玲.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8.[3]龚乐进.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5.[4]朱永新.中国教育缺什么[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