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整体上涨的深层次原因剖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农产品整体上涨的深层次原因剖析2010年以来,全球农产品价格飞涨重新引发了人们对粮食问题的担忧。截至目前,我国农产品中大豆较去年7月初的价格上涨了15%,玉米上涨了26%,白糖涨40%,小麦涨23%,而棉花则上涨了73%。在2月中旬大宗商品价格达到峰值时,大豆、玉米、白糖、小麦以及棉花的涨幅更是分别达到23%、30%、53%、35%和95%。同样,世界各国也普遍面临农产品价格飙升的挑战,如俄罗斯的小麦、美国的玉米棉花以及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白糖等,甚至于韩国的白菜和以色列的番茄都因为大量减产而供不应求,价格飙升数倍或数十倍。本文认为,本轮农产品价格集体上涨应该是金融危机压抑后的价值回归,全球农产品尤其是中国长期受到耕地、人口增长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长期支持粮价高企的根本动力。2010年以来,全球农产品价格飞涨重新引发了人们对粮食问题的担忧。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本轮农产品价格集体上涨应该是金融危机压抑后的价值回归,全球农产品尤其是中国长期受到耕地、人口增长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长期支持粮价高企的根本动力。一、耕地资源趋于饱和1.全球耕地增长潜力有限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和农业最重要的资源。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耕地面积和谷物播种面积增长缓慢,世界耕地面积由1961年的12.7亿公顷增加到2008年的13.8亿公顷,仅增加了7.96%。面积增长率更是从1988年就开始缓慢下滑,尤其是在1992年达到14.02亿公顷的峰值之后,全球耕地面积开始不增反降。1988年之前,世界耕地总面积呈现较快增长态势,1988年之后虽然仍在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根据FAO统计数据,在1989—2008年的20年间,世界耕地面积不仅没有增长,还下降了1.4%。目前除巴西耕地面积尚有增长潜力之外,世界其他农业生产大国,如美国、阿根廷的耕地面积增长潜力非常有限,发展中的中国耕地面积扩大的可能性也很小。另外,尽管巴西有较多土地资源能够开发用于耕种,但若大规模开垦很可能会破坏其热带雨林环境,对全球气候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耕地是提供粮食的保证,耕地面积趋于饱和甚至减少,无疑为粮食生产埋下隐患。保护现有耕地不受侵占是保证世界粮食供应的基础,而要提高世界粮食产量还需要增加新的耕地,但就目前状况来看,世界各粮食主产国有人耕种的耕地面积趋于饱和,通过提高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潜力较小。2.我国耕地面积受多因素限制中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略大于美国,但当前人口数量高达13.4亿,相当于俄罗斯的近10倍、美国的4倍以上和加拿大的40倍。不仅如此,我国土地资源环境以及耕地资源都不尽如人意,其中可耕种地面积仅占全部国土面积的12.5%左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建国后我国耕地面积在1957年达到峰值,随后出现了第一次大幅下降,第二次大的滑坡发生在1965—1977年,第三次减少集中在1980—1988年,第四次耕地面积缩小始于1992年。“十五”期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9240万亩,年均减少184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减少15%。从1996年到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从19.51亿亩减少到18.31亿亩,至2010年年末中国耕地面积仅为18.26亿亩,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1.58亩减少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还有2.5亩。当下全国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666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2008年10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其中提出全国耕地保有量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当前数字已越来越接近这一红线,耕地形势严峻。在国家严格控制下,尽管我国耕地面积保持在18亿亩之上,但城市化等多种因素交织仍严重影响着我国耕地安全。(1)近年来城市化程度大幅提高,城市迅速扩张占用大量耕地我国城市化水平自建国后大幅提升,城市个数由132个增加到2008年的655个,城市化率由1949年的7.3%提高到2010年的47.6%。经过改革开放初期的快速发展之后,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在1992年至2010年的19年间城市化水平提高2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维持1.1个百分点的增速。2008年金融危机后,政府加大了推进城市化的措施力度,以保证经济增长持续有力。因此,城市化率在2010—2015年间应该呈现逐年稳定增长的态势,2010年为1个百分点,2011—2012年为每年增加1.1个百分点,而2013—2015年则为每年增加1.2个百分点。2010年9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报告指出,我国将从“十二五”开始,用20年时间使我国的城市化率在2030年达到65%,这就意味着每年将有2000万农村居民进行城市化转变。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大量用地,尤其是各大城市周边的土地。自古以来,城市均建在肥沃富饶的土地之上,城市化进程中首先被占用的便是城市周边最适合耕种的土地。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均综合用地已超过120平方米,对照一些国际大都市,如东京人均综合用地为78平方米,香港仅37平方米。从1980年到2005年,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急剧扩张时期,经济每增长1%,就会占用30万亩左右农业用地。与日本快速发展时期相比较,我国GDP每单位占用耕地量约为日本的8倍。由于城市化建设加快,“十一五”以来,全国每年建设用地需求在1200万亩以上,原来的城市郊区目前随处可见的是新城区、工业园以及大学城等。仅2008年一年,国家就批准了84个城市建设用地28816.97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21642.85公顷,农用地转用20215.28公顷,占用耕地14539.72公顷。另外,2008年全国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达12310万亩,人均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远远高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水平。(2)“十二五”规划确定将大规模建设高铁,挤占耕地按照中长期路网规划,未来5年内,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都将维持大规模投入,投资额将保持在每年7000亿元左右,共计3.5万亿元左右。规划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高铁站点的建设以及施工禁入区,耕地占用面积将非常可观。(3)宅基地大量兴建,占用耕地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达24798万亩,统计公布的7.13亿农村人口加上1.5亿进城务工人口,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仍高达214平方米,远超150平方米的国标上限。尽管城镇人口比例不断增加,但由于绝对数量庞大,农村人口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半城市化”问题在当前中国较为突出,即农民已经离开农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这就造成农民工一面需要在城市租住住房,一面还需要在农村拥有宅基地作为自住房。而以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随着打工收入的增加,外流务工人员回农村盖房或为父母添置房产的现象在随后几年内会日趋普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耕地占用。3.从农作物争地中看耕地现状(1)黑龙江地区的大豆与谷物黑龙江是我国最北端的种植大省,耕地面积2亿余亩,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1%,是我国最大的粮仓。其农作物品种以粮食为主,主要包括玉米、水稻和小麦等谷物以及油料作物大豆等四个品种。近年来,黑龙江的种植结构呈现增玉米、水稻、小麦,降大豆的局面。2010年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1375.6万亩,比上年增加569万亩,其中全省粮食播种面积为20323.3万亩,比上年增加623.9万亩,增长3.2%。在粮食播种面积中,玉米播种面积7847.8万亩,比上年增加567.5万亩,增长7.8%;大豆播种面积6718.4万亩,比上年减少575.6万亩,下降7.9%。尽管大豆收购价同样突飞猛进,但谷物却更胜一筹。2010年黑龙江地区大豆收购价达到1.9元/斤,而玉米收购价在1元/斤附近。比较玉米和大豆的收益情况可知,大豆亩产约0.175吨,大豆种植成本450—500元/亩,而玉米亩产为0.5吨左右,种植成本需700多元/亩。2010年种植大豆的亩收益约为215元,而种植玉米的亩收益约为300元,远高于大豆。同样,水稻和小麦与玉米同属谷物,存在齐涨齐跌效应,因此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进一步下降。在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的背景下,玉米消费量也不断增加,库存不断下降,预计2010/2011年度玉米产需将首次出现较大缺口。目前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0%—90%,国内大豆早已处于严重缺乏状态,由于耕地匮乏,扩大谷物种植就需减少大豆的面积,在单产没有实现大幅度提高之前,所有品种对耕地的需求都很难得到满足。(2)广西地区的甘蔗与其他作物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大陆最南端的农业大省,主要种植经济作物以及水稻、玉米,是我国食糖生产量最大的省份,2009/2010榨季白糖产量约占全国的66%。广西区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白糖产业的发展,通过多种鼓励措施以扩大甘蔗种植面积。2009/2010榨季广西甘蔗种植面积达1520万亩,约占全区耕地面积的1/4,而水稻种植略多于甘蔗,为2200万亩左右。由于水稻种植于水田中,该土地类型不适合甘蔗生长,因此与甘蔗之间争地效应较小。在广西与甘蔗主要争地的品种为木薯、玉米、香蕉、蚕桑等。近年来,尽管广西各级政府以及各大糖业集团均给予甘蔗种植巨大的扶持,但除2000余万亩水田外,广西可用于耕种的土地面积仅剩余4000万亩左右,其中接近40%已用于甘蔗种植,而主要争地品种木薯、玉米的价格也大幅上涨,只是由于2010/2011榨季甘蔗收购价受益于糖价维持高位,才使得甘蔗在争地过程中重新占有较大优势。2010/2011榨季广西甘蔗收购价由350元/吨上涨至接近500元/吨,涨幅达43%,不过木薯价格也由原来的400—600元/吨大幅上涨至600—800元/吨,涨幅也在30%—50%之间。据了解,当前种植甘蔗的亩收益达到1500—2000元,而种植木薯和玉米的亩收益分别为1500元和1200元左右,香蕉的亩收益达2000元,亩收益最高的是蚕桑,平均每亩能产生5000元左右的利润。当前的情况是,所有农产品价格同时上涨,过去的争地效应已经不那么明显,按历史经验,所有的品种都将大面积扩种,但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各品种不可能同时扩种。因此,才会出现大豆涨价但面积下降,而糖价几乎翻番甘蔗种植面积却仅有小幅增加的局面。二、人口基数与人均农产品消费量同增1.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当今全球都面临耕地面积减少的威胁,而世界人口却持续快速增长,由此导致对耕地的需求越来越大。截至2010年年末,全球人口总数约为68.29亿,其中人口数量最多的三个国家为中国、印度以及美国,这三个人口大国的人口增长具有代表性。截至2010年,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087亿,较2000年时的2.81亿增长9.7%;中国人口则由2000年的12.67亿增至2010年的13.4亿,人口增长率控制在了5.76%;印度的人口增长最为迅速,2000年时印度人口才突破10亿大关,2010年时就增长到了11.8亿,10年间增幅达到18%。目前全球粮食消费需求大致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的食用需求,二是牲畜的饲料需求,三是生物能源需求,从前到后此三类需求刚性逐渐减弱。除非收入降到无法购买的水平,否则由于人口增加,第一类需求通常都呈现刚性上升态势。当收入增加时,尤其是低收入者工资水平提升,吃饱穿暖是其首先要满足的需求,因此,猪羊牛肉等肉类食品消费会迅速增加,从而带动粮食的饲料需求大增。当收入进一步上涨,为数众多的中低收入者将开始有能力消费汽车等耗能产品,进而推动石油价格飙升。当前,国际原油价格在金融危机过后重新步入上升通道,目前纽约原油期价重新突破100美元/桶大关,而随着人口基数不断增加,对能源的需求也十分巨大。美国等农业大国的生物能源战略重新抬头,这也大幅增加了农产品的消耗。总之,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