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第五章邓小平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第二节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主要内容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确立思想路线提出命题理论轮廓逐渐形成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写入党章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十二大到十三大:深层次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十三大:完整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南方谈话:总结改革开放经验教训,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提出重要论断十五大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内涵?确立时间?③党的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④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⑤“三步走”战略哪三步?第二节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⑥改革开放理论改革开放的原因改革的性质改革的评价标准对外开放的原因对外开放的原则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践基础确立时间要点(内涵)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手有哪些?⑨一国两制基本内容重要意义成功实践⑩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方针原则⑾其他理论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第二节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6.改革开放理论为什么要改革?①改革的背景国内国际(1)改革第一次1957年前后,实行公社化运动期间,一次外逃了5000多人。第二次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一次外逃1.9万人。第三次1972年,外逃2万人。第四次是1979年,撤县建市初期,有7万多人沿着几条公路成群结队地拥向边境线,伺机越境。最后外逃3万人。对于只有11万劳动力的宝安县来说,这是一次空前的大失血。逃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贫穷和饥荒。内地和香港悬殊的经济差距,让更多的大陆居民拼命加入逃港的大潮。用深圳(原宝安县)老百姓最朴素的话就是:“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我们用脚投了一票!”两地收入差距悬殊。深圳有个罗芳村,河对岸的新界也有个罗芳村。不过,深圳罗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是l34元。而新界罗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是13000元;宝安一个农民劳动日的收入为0.70到1.20元,而香港农民劳动一日收入60一70港币,两者差距悬殊到l00倍。边民往哪儿逃,取决于哪儿有吸引力。制止偷渡,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生产力,真正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逃港”问题的实质不在于群众觉悟的高低,也不在于资产阶级的诱惑,而在于“左”倾错误路线所导致的国民经济凋敝,以及由这种凋敝所带来的艰难的民生。邓小平曾经肯定地对此事说过两句话:“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此事不是部队能够管得了的。”政治冤假错案堆积成山经济发展停滞,崩溃边缘文化科学断层、文化断层、人才断层国内背景二战后,日本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政治和民主改革,实行“贸易立国”战略、“教育先行”战略,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在1966年、1967年、1968年分别超过英国、法国和西德,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三个经济中心。80年代后期开始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印度,只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发达国家40年左右。与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有很大的差距。国际背景:中外经济科技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中国面临巨大压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改革与革命是否相同?②改革的性质(本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领域改革有步骤,有序展开,改革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你认为什么是全面深化改革?各领域联动和集成的全面系统的改革③改革的评价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开放6.改革开放理论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开放?①开放的原因中国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0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表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②开放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3)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①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什么是市场经济?社会在配置资源中起关键作用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体制改革)(1)实践基础: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2)提出过程:1978—1983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4—1987年: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1987—1991年:十三大提出了商品经济理论1992年,十四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的目标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3)要点(内涵)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相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方针: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初步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十八大发展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其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现代化建设:建设+法制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惩治腐败(3)地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方针9.一国两制什么是一国两制?设想是为解决哪里的问题构想的?实践从哪里开始?(1)一国两制基本内容•坚持一个中国:核心,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两制并存:主体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原有制度•高度自治:高度自治权(2)一国两制基本构想•设想:台湾(国内战争遗留问题)•实践:港澳(殖民侵略主义遗留问题)台湾问题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1)党的建设思想建设: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组织建设:加强和坚持全民集中制、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发扬优良作风(2)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方针原则按党章办事保证党内生活民主化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完善党内监督制度10.其他理论(1)社会主义依靠力量问题(2)人民军队问题(3)国际关系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