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高等教育投资家庭决策分析姓名:叶智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西方经济学指导教师:孙焱林20061109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高等教育投资家庭决策分析作者:叶智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谷宏伟.GUHong-wei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投资过度:基于信号理论的视角-财经问题研究2009,(9)中国20世纪末开始的高校扩招,其实质是以招生人数增长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高等教育扩张,从持续的时间和规模来看,这次扩张在世界各国中是比较罕见的.这既符合高等教育模式发展变化的国际潮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扩张的影响是私人教育费用的上涨和学习成本的下降.基于spence的信号理论,本文的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扩张之后,高能力者如果想继续发送文凭信号以使自已在劳动力市场上被识别的话,就必须在教育上做进一步的投资,而这种投资仅仅是为了实现劳动力市场上的分离均衡,并不会提高个体的劳动生产率.所以,高校扩张的后果是文凭信号的贬值以及对教育的过度投资,从经济上看,这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无效率.2.学位论文方芳教育投资的均衡性分析2006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证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是递减的,三级教育投资比例是随教育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大多数国家都是优先发展初等和中等教育,普及初等和中等教育后,再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整个人力资本存量都很低的时候,教育投资的重点是初等教育。而对比我国当前的教育投资状况,却不是这样,我国的现状是:1、整体的教育投资比例偏低。从国际比较来看,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报告数据,1980-1991年世界公共教育投资占GNP的比重平均达到5.0%-5.1%,发达国家达5.2%-5.4%,发展中国家也在3.9%-4.1%之间,最不发达国家也有3%至3.3%,而中国却在2.3%-2.36%之间。2、义务教育经费总支出中政府承担的比例偏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基础教育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基本上由政府承担,政府的投入一般都在85-90%以上。而在2002年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中,政府占的比例仅为76.7%,这一比例显然是偏低的。3、与西方国家的教育经费结构比较,我国教育经费结构不合理。国际比较表明,经合组织国家初中生均经费指数平均为24%,小学平均为19%,其中政府承担的经费比例为85-90%。而我国初中和小学的生均经费指数则仅为11%和9%,明显偏低。4、三级教育中高等教育投资规模偏大。目前我国出现了高等教育急剧扩张,初等教育却相对萎缩的状况,中国高校生均指数非常高,中国高等教育学生的相对成本分别为美国的4.5倍、英国的4.3倍和日本的12.5倍,而中国初、中等教育的相对成本远远低于这些国家的相对成本(刘少雪,1998)。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中国的教育投资结构目前并不均衡,而这种不均衡将会给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初等教育投资不足使得我们国家的人力资本总量很难提升,这给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制约,同时也会产生严重后果:中国目前仍然是人力资本存量很低的国家,教育对中国来说本是稀缺资源,要满足中国这个人力资本存量低的国家还远远不够的,但是因为中国教育投资的不均衡(偏重高等教育投资)结果出现了大量的高学历者去竞争那些只需要低学历的人就能胜任的工作,而那些低学历的人则处于就业难的境界,在现实中即表现为“人才高消费”和“大学生就业难”,这些现象表明教育投资不均衡所带来的负效应。“人才高消费”和“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上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当前经济欠发达导致高等人才市场就业岗位的有限性。从总量上看,截至2003年6月中旬,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为47%。有数据表明:2004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共有280万人,比2003年净增68万人,增幅达32%。而据劳动部门公布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为900万个,其中500万个岗位用来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剩下的400万个就业岗位,除了要解决280万的大学生就业,还要解决200多万中专毕业生的就业。目前就业岗位还不能满足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需求。从行业来看,为就业岗位做出最大贡献的批发、零售和餐饮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偏重于有中等职业技能的人员,很少有适合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的岗位。而对于需要高级人才的就业岗位更是严重缺乏。而就在此时普通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保持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为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2%的高峰;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2005年为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达到21.4%。从以上数据看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高级人才需求的有限性,使得高级人才就业岗位的缺乏引发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人才高消费”的现象出现。本文正是立足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探索我国教育投资的现状,从经济学出发分析教育投资结构不均衡所产生原因及其后果,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基本框架: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理论铺垫。第一章提出人力资本与教育投资的关系。从人力资本的概念出发,引述人力资本学家对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的观点进行概念阐述,分析人力资本和教育投资的内在联系并得出结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章关于教育投资理论的文献综述。该章主要总结前人对教育投资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教育投资不足论——阐述教育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巨大关系说明要大力发展教育投资;教育投资过度论——阐述教育的投资并不完全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学历有时仅仅只是帮助雇主识别不同求职者的装置,这种教育投资只能加剧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我国学者对教育投资的研究——从定性研究过渡到定量研究,开始把教育投资理论引进到教育经济的各个领域。第三章是本文所依托的经济学理论框架。该章引进经济学观点,充分说明教育投资的均衡性有充分的经济学理论基础。首先,帕累托最优说明教育投资结构上的资源配置也应该有个最优状态;其次,教育资本投资进入高等教育后边际效益递减,即要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得出教育投资的有效性,来准确界定教育投资行为的属性;第三,人力资本投资存在外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外部性有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正的外部性是传统的人力资本学家所经常提及的,但人们往往忽视教育投资还可能存在负的外部性。在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岗位配给的条件下,个人教育投资的目的仅仅是获得一个有利的工作岗位,其实现是以他人的人力资本贬值为代价,而其自身能力却超过岗位的需求,这时人力资本投资的负外部性就显现出来。本章的经济学理论为下面分析中国现阶段的教育投资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第四章至第六章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筛选理论和比较分析理论对中国教育投资的现状和后果进行分析。第四章阐述我国的教育投资现状。本章以数据为基础说明当前我国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偏重于高等教育投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第一,我国整体教育投资规模不大。第二,义务教育经费总支出中政府承担的比例偏低。第三,与西方国家的教育经费结构比较,我国教育经费结构不合理。第四,三级教育中高等教育投资规模偏大。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数据分析说明教育结构投资不合理会产生“人才高消费”“大学生就业难”的后果。第五章我国教育投资不均衡的实证分析。教育投资不均衡会给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因素,“人才高消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等现象就是教育投资不均衡的后果。其原因有:一,我国经济欠发达导致高等人才市场就业岗位的有限性。二,以“成本-收益”看人才供给,说明大学生就业对岗位的选择存在客观理性的依据。三用“筛选理论”分析雇主对雇员的选择,在就业岗位有限的条件下,就会出现“人才高消费”。通过实证分析,说明要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然要使教育投资结构优化,适应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第六章是改善教育投资结构的对策和建议。根据本文前几章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一,合理分配教育投资,发展基础教育。二,引导资金重点投放于中等教育。三,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链结。本文在写作过程中,试图在以下方面进行拓展和创新。第一,选题方面。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如果投资结构不合理则会导致诸多负面效应。本文在选题时,特意将教育投资的均衡作为研究对象。第二,研究视角方面,将教育投资的负面效应联系中国当前的实际,做到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说明一旦教育结构失衡、过分偏向高等教育,就会影响中国的高等人才就业,如果这些人才处于“闲置”状态,则是教育投资的巨大浪费。第三,本文运用的方法是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及理论分析和实际分析相结合,通过实证分析对基础理论进行印证。本文的创新点是尝试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筛选理论和比较经济学的理论对高级人才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做出分析。3.期刊论文周书馨.诸葛良.ZhouShu-xin.ZhugeLiang中美教育投资来源及总量比较研究-教育学术月刊2009,(10)中美两国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教育经费来源及总量差异较大,研究数据表明中国存在教育投资来源少、总量不足、公民受教育负担高于美国的问题.因此,中国应借鉴美国多元化的教育投资来源渠道,增加基础教育部分的政府投入,鼓励高校开拓运营渠道,从而增加教育资金,减轻中国公民的教育负担.4.期刊论文宋长春.SONGChang-chun教育投资理论视野下扩大高等教育投入的思考-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4)从教育投资理论和教育投资的属性、特点来看,教育投资既是今日所必须的消费性投资,更是明日扩大了的生产性投资,它注重一定的经济效益,更注重社会效益.扩大高等教育投入,必须要统一认识,确立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渠道地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挖掘高等教育自身资源,构建多元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工作平台和运行体系.5.学位论文王学钊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模式研究2006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投资理论、公共产品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成本分担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外经验与教训,结合我国实际,因地制宜,运用唯物辩证法,理论联系实际,规范与实证相联系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模式的建立、运行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首先,较详细地阐述了高等教育投资的理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教育的经济功能、劳动价值论等理论对教育投资的性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和劳动力再生产价值的构成进行了分析,阐明了高等教育不但具有消费性,而且也具有生产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与对物质资本的投资一样,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教育对经济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他能够生产劳动能力,有效地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是使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重要媒介;教育费用是劳动力价值的构成部分,由于培养劳动力的费用是随着劳动力的复杂程度不同而不同的,复杂劳动必然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因此,复杂劳动比简单劳动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萨缪尔逊的公共产品理论,将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三大类,划分依据是产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属性。如果同时具备即为私人产品,如果同时表现为非则为公共产品,对同时具有二者某些特征的产品,即一方面,它具有私人产品消费上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产品生产上的外部经济和消费上的外在利益等公共产品的特性。这种介于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之间的产品为准公共产品。高等教育首先由于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即在既定的高等教育机会下,一个人受了高等教育就减少了其他人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次,高等教育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即可以通过技术来分割,如推荐、考试筛选、学费等手段将一部分排除在高等教育消费之外;最后,从收益性来看,高等教育也具有私人物品的特征,能给受教育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预期收益。即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他的收益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受教育越多,收益一般就越大,因而,高等教育具有私人产品的特征。同时,高等教育还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因为提供这种服务还给社会带来较大的收益,推动经济的增长,改善收入分配不公、促进社会进步。所以高等教育既具有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