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与类型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国际资本流动是指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以及与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的资本流出与流入。资本流动的载体可以是商品、技术和货币资金,其表现形式包括商业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其中以货币金融资本为主。国际资本流动与资本输出入的关系资本输出入常指与投资和借贷等金融活动相联系而以谋取利润为目的的资本流动,但不能概括资本流动的全部内容,后者还包括一国用外汇调节国际收支。国际资本流动与对外资产负债的关系一国的资本流动总是与其对外资产负债的变动相联系,并反映在该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与金融账户中。结果造成了对外资产和负债的增加和减少资本流动与资金流动的关系资本流动即资本转移,是指可逆转性流动或转移,如投资或借贷资本的流出伴随着利润、利息的回流以及投资资本或借贷资本的返还。资金流动,相当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的收支,是指不可逆转性的流动或转移,也即一次性的资金款项转移。国际资本流动与外币请求权外币请求权即申请保留外币形式的一种权利。凡属资本金融账户项下的资本流动均伴随有外币请求权和应得的权利。例如,以实物形态、无形资产借贷与投资均附有外币请求权,而同样以实务产业资本或金融资本形态出现的跨国界的流动如战争赔款、政府间的援助以及私人遗产继承等收付则不具有外币请求权。二、国际长期资本流动及其表现形式直接投资:指一国企业或个人对另一国企业等机构进行的投资,直接投资可以取得对东道国厂矿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管理和控制权。特点:投资者一般提供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投资者控制企业,参加管理的最终目的一般为获取利润;直接投资不构成东道国对外负债,按有关企业章程规定,只负定期支付或汇出利润的义务。证券投资:也称为间接投资,通过在国际债券市场上购买中长期债券,或者在国际股票市场上购买外国公司股票来实现的投资。特点:证券投资者对于投资对象的企业并无实际控制和管理权;投资于国际证券能随时转让买卖,具有流动性,而世界投资则不具有这个特点。国际贷款:主要由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银行贷款。特点:单纯的货币资本借贷,不涉及企业创业、收购股权与国际证券的发行买卖了收益的形式是利息和有关费用。三、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及其类型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内涵:是指1年或1年以下期限的各种金融资产,其中包括现金、活期存款以及大多数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类型:1.保值性资本流动,金融资产的持有者为了资金的安全或保持其价值不致遭受损失而进行资金调拨转移而形成的短期资本流动。2.投机性资本流动3.贸易资金融通。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特点:形式多样;因各种短期金融工具直接影响一国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一国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的执行;流动性和投机性大。第二节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格局与有关理论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格局1.19世纪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格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开拓市场,资本输出,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则资本输入。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资本流动的格局美国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式主要是政府借贷增长迅速。3.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格局1)债权国地位的变化:美国由债权国变为净债务国2)资本流动形式的变化:由直接投资与银行贷款份额的上升,转变为证券投资的加速增长。3)投资流向的变化:由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演变成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流向。4)衍生金融工具短期投资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占有一席之地4.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格局1)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即使在金融危机频发爆发的情况下估计资本流动的总量仍持续扩张。2)脱离市场与贸易的短期资本流动加快3)国际资本流动构成形式呈鼎足而立的局面4)国际投资流向发达国家的比重继续加大,对第三产业部门投资占统治地位,并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投资流向变化及原因;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收购兼并成为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国际衍生金融工具投资增幅减缓二、国际资本流动形成的基础、条件与诱因1.生产力与国际分工的发展深化是国际资本流动形成的基础2.各国的相对优势是国际资本流动形成的条件3.经济增长、资本供求和汇率差异是国际资本流动形式的诱因1)经济增长与资本供求2)利率与汇率差异3)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的深入发展4)市场发展的潜力与投资环境5)各国经济政策及行政体系的办事效率三、国际资本流动的作用与影响1.国际资本流动的积极作用1)促进世界生产水平的提高与经济效益的增长2)有利于各国国际收支的调节3)有利于国内外突发事件不良影响的缓解2.国际资本流动的消极影响1)引起货币市场的混乱与外汇市场的动荡2)长期、过度的资本输出,一定条件下会引起资本输出国的经济发展的停滞。3)资本输入过如无正确的产业政策与投资政策就不能正确地引导发展国际上具有竞争新的优势产业,或外国直接投资规模过大,易陷入成为外国资本的附庸。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与我国利用外资一、外债的概念外债:是指在任何特定时间一国居民欠非居民的、已使用尚未清偿的、具有契约型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注意以下几点:必须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债务;必须具有契约型偿还义务的债务;必须是一定时期的外债余额;全部债务包括外币,但也包括本币债务和实物形态形成的债务。债务危机的概念:是金融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指作为债务人的一国政府、机关、企业,在一特定的、比较集中的时期内,因支付困难不能履行对内对外的债务契约,按期还本付息,致使债权人受到呆账损失或威胁的一个经济过程。注意以下几点:债务危机内容广泛,既包括主权债务,也包括私人债务,既包括国内债务,也包括国外债务,重点在国外债务;在经济生活中,个别企业破产,不能履行支付义务,从总体看不属债务危机,这里指的债务危机是指在比较集中的特定时期内相继发生的重大债务违约事件;金融危机一定会伴随着债务危机,但是债务危机可单独爆发,间或涉及到股市或国际收支等领域;金融危机爆发的基础是经济危机并与再生产周期密切联系,而债务危机不一定与经济危机直接联系,原因多样。外债规模的检测指标:负债率:一国外债余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10%。债务率:一国外债余额与当年商品和服务出口外汇收入的比率。100%偿债率:当年换本付息额与当年商品和服务出口收入的比率。20%。短期外债比率:一国外债余额中,其现在1年或1年以下的债务所占的比率。25%。其他:当年换本付息额对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外债总额与本国黄金外汇储备的比率。二、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债务危机的起因、影响与性质起因:经济政策失误,发展模式选择不当事引发债务危机的内因;发达国家保护主义加强、石油危机、美元的高汇率是引发债务危机的外因。影响:债务国经济陷入停滞,并进一步恶化;债权国出口减缩,延缓了经济恢复的进程;动摇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质:流动性问题,债务危机的引发是由于外汇资金周转失灵,又逢发达国家遭遇经济危机,因为债务危机属暂时性困难;清偿力问题,发展中国家危机并非资金周转失灵,而是清偿力危机,重新安排债务和资金融通,只能解决一时的资金周转,不能长期从根本上解决债务危机。债务危机的解决办法发达国家的方案:重新安排债务发展中国家的方案:债务资本化;外债转换环境保护投资;发展中国家经济调整方案我国利用外资与外债我国利用外资与外债我国利用外资的结构外商能够直接投资;外商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我国的对外借款。我国外债的概念:中国外债是指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其他机构用外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我国外债的管理制度:外债管理机构: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外债管理机制: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实行外债登记制度。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