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乡**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单位:扶贫办编制日期:2012年3月8日1**乡**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方案第一章项目村基本情况一、自然环境条件**村位于**乡政府北部,距县政府所在地30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150公里,属丘陵山区,境内海拔530米,属于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2℃,活动积温2650℃,日照数为2955小时,无霜期125-130天,2010年降雨量为206毫米,年均蒸发量为2061毫米。全村耕地面积1.45万亩,可灌溉面积1200亩。林地面积1.63万亩,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二、社会经济状况种植业主要以玉米、谷子、高粱、绿豆为主。养殖业以肉驴为主。2010年全村社会总产值502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58.8万元,,人均纯收入2343元,其中:在1800元以下(自治区贫困标准)的户有213户,2010年粮食总产量174万公斤,人均812公斤,存栏大畜2120头,羊570只,猪736口。三、人口素质和教育状况该村共有常住户702户,2222人,其中本科文化程度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0.4%,大专文化程度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0.1%,初中文化程度的503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5%,2小学文化程度的158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4%。四、基础设施状况全村高低压电路全部架入村庄,2010年底完成低压整改,生产生活用电得到保障,巴天线公路贯穿整村,移动通讯网络完全覆盖,程控电话已普及,对外联系十分方便,防洪设施较差,一遇洪水就会冲毁道路和部分农田。五、贫困现状和贫困原因1、贫困现状:由于我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民收入水平低,目前我村群众贫困问题仍然比较突出。2010年底,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贫困户为202户;681口人。极端贫困人口为44户,157人。2、贫困原因分析: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乡**村水利设施基础薄弱,农民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对农业发展十分不利,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2006年以来连续遭受的旱灾,造成原有机电井吊空,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难,因此,科学合理利用地下水,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粮食产量,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势在必行。②、因病返贫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医疗卫生条件差,农民的患病概率相对较高,而对于一般的家庭而言,主要劳动力一旦患上比较严重的疾病,就会因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3力和支付医药费而返贫致贫。③、教育投资加大也有一定的影响。孩子从小学开始就要采取寄宿制上学,一名高中生一年的费用支出一般在8000元左右,一名初中生也要4000元以上,这对没有多少积蓄的家庭来说,学生上学的费用造成家庭生产经营规模迅速萎缩而返贫致贫。④、思想观念陈旧,生产方式落后。主导产业不明确,种植结构不合理,亩产量不高,种植业收入少。如果不下大力量尽快帮助他们解决贫困问题,将会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第二章项目目标及项目效益评价一、项目建设目标(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我村的农网改造,切实改善我村基础设施,为农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生产发展项目建设。通过对我村机电井,滴灌、管灌项目的实施,农户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012年末,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全村实现稳定解决温饱。(三)能力与制度建设。通过技能培训,使每户掌握1—2门农牧业实用技术,户均有1—2名掌握实用技术,成为科技明白人。二、项目效益评价41、巩固温饱成果,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广大村民特别是扶贫对象有稳定快速增收的渠道。主要内容:一是重点村农民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乡平均水平;二是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实现稳定脱贫,贫困人口明显减少。2、村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主要内容:一是村部实现路面硬化,村部到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通公路,并实现路面硬化;二是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完备,水毁工程全部修复;三是人畜饮水安全有保障;四是生活环境整洁,生态环境优化,垃圾实行集中处理或无害化处理。3、扶贫项目带动效益明显,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群众的创业意识被充分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主要内容:一是培育至少1个以上的有市场、有规模、有特色的种养加等支柱产业;二是农村劳动力接受生产技能培训,至少熟练掌握一项技能或实用技术,且有一半以上转移到非农产业;三是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农村面貌显著改观,人口素质有较大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社会文化事业加快发展。主要内容是:一是消除群众居住危房和学校危房;二是基本实现电视电话“户户通”;三是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在册扶贫对象的家庭子女上学得到救助;四是加强村级卫生室和计生服务室建5设,群众就医、计生服务有保障;五是建有集教育、科普、文化、娱乐、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民之家”、“群众文化广场”或“老年之家”。5、村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战斗力和凝聚力切实增强,村干部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秩序良好、治安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第三章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一、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地点:**乡**村建设内容:电网建设建设规模:架设高压线路2000米,架设低压线路4000米,安装80KVA变压器5台。覆盖农户:本项目覆盖686户,2142口。建设主体:县农电局。二、增收产业建设内容建设地点:**乡**村建设内容:新打机电井16眼,发展低压管道灌溉面积3000亩,膜下滴灌1000亩。建设主体:**乡政府三、其他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地点:**乡**村建设内容:实用技术培训200人次。6建设主体:职教中心四、项目建设具体技术方案(一)电网建设技术方案:1、本工程严格按照国标GB50173-92《电气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SD292--88《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及DL/T499¬--200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范》和有关规定进行施工。2、施工前应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安规》、《规范》和《操作规程》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材料和设备进场后,应进行检验,由物资负责人负责逐一核实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是否按设计施工图纸配备,质量是否良好。4、杆坑,拉线坑开挖的深度,宽度应符合规程要求,经质量检查人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5、横担安装应平直牢固,应装于受电侧。6﹑螺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对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对水平结构:顺线路方向,双面结构由内向外,平面结构由用电侧穿入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面向受电侧)垂直方向由下向上。7﹑绝缘子安装时应清除表面灰垢,检查外观是否完好,安装应牢固,联接可靠。78﹑拉线坑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后夯实,拉线坑宜设防沉层。拉线棒露出地面长度为500mm~700mm。按要求对拉线应加装拉线绝缘子。9﹑导线采用叉接缠绕方法连接时,工艺、强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10﹑变压器的安装,对地距离不低于2.7米,跌落式熔断器的安装,对地距离不低于4.5米,避雷器的安装对地距离不低于4.0米,各部位电气连接紧密可靠,操作灵活,排列整齐,高低一致,其相间距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11﹑接地工程:接地体埋设深度应大于或等于0.6米,接地装置应连接可靠,连接采用搭焊时应符合规程规定,当配电变压器容量小于100KVA时,土壤干燥时测量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当配电变压器容量大于等于100KVA时,土壤干燥时测量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12、杆坑开挖、接地开挖、电杆组立、金具组装等每道工序完工后,搞好质量检查,上道工序验收合格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工作。13﹑本工程施工线路的停、送电应严格按照《安规》规定进行,由停送电联系人负责停送电联系及做好现场安全措施(二)生产发展建设技术方案:(1)机电井项目技术标准81、适用范围:农田灌溉机电井的建设2、规划原则:井灌区在农业区划和水利规划的基础上,以合理开发地下水,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进行规划。开发利用地下水,应优先开采浅层水,控制性开采深层水。在有良好含水量和补给源充沛的地区可集中开采,补给水源有限的地区,宜分散开采。灌溉用水应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TJ24-79。3、地下水评价:需对降水渗入补给量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Q=10-1a·P·F式中:Q-年降水入渗补给量(万立方米/年)a-降水入渗系数F-计算集雨面积(平方公里)P-年降水量(毫米/年)4、机井工程管理:机井结构:井孔直径为500-550毫米,井管采用铁管或聚乙稀塑料管,管内径330毫米-400毫米之间,管材标准应符合《农用机井技术规划》SD88-86。定期监测井水含沙量(每轮灌期的始末各一次)。机井停灌期间,应定期(1-2个月)进行一次养护抽水,每次历时不得少于4小时。5、用水管理:选择适宜的灌水方法,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做好水量监测工作,严禁超量长期开采地下水。地面灌溉要采用管灌、半固定式喷灌、移动式喷灌等节水措施。96、井灌区管理技术经济指标:完好机井投入管理阶段后,在有效使用期内要达到下列技术指标,井管顺直,能顺利升降水泵。井的出水量不能低于成井验收出水量的60%。井的含沙量不得大于验收时含沙量的110%。井水质必须符合用水水质标准。(2)管道灌溉技术标准1、适用范围:适用于缺水地区,有井、有地,可大面积发展水浇地。2、管道技术标准:管径的选择一般单井出水量在50~80m3/h的选择PVC管,管壁厚3mm。管道压力保持在0.3~0.5MPa,考虑水头损失,管道长度不超过600m。为了使灌溉管网系统安全运行,适时适地灌溉,灌溉网设置安全阀,排气阀,调压管,出水口,给水井,排水井。输水管埋深,既不能影响农田的耕作,又要防止外界破坏及冻裂,管道埋深在1.8-2米。一般情况管道每次输水后,管道内的存水全部退回水源井内。特殊地形可做放水井,到冻季全部放空管内积水,防止管道冻裂。3、低压管道的结构:管道每50~80米安装一个给水栓,设计一个出水口。出水口尺寸:内径50×50×50cm,外径100×100×100cm。用砖或石砌。4、效益标准:单井配套低压管道可扩大灌溉面积,使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以上。10(3)滴溉技术标准1、适用范围:适用于缺水地区,有井、有地,可大面积发展水浇地。2、管道技术标准:管径的选择一般单井出水量在50~80m3/h的选择PVC管,管壁厚3mm。管道压力保持在0.3~0.5MPa,考虑水头损失,管道长度不超过600m。为了使灌溉管网系统安全运行,适时适地灌溉,灌溉网设置安全阀,排气阀,调压管,出水口,给水井,排水井。输水管埋深,既不能影响农田的耕作,又要防止外界破坏,管道埋深在1.8-2米,细管在地膜下。一般情况管道每次输水后,管道内的存水全部退回水源井内。特殊地形可做放水井,到冻季全部放空管内积水,防止管道冻裂。3、低压管道的结构:管道每50-80米安装一个给水栓,设计一个出水口。出水口尺寸:内径50×50×50cm,外径100×100×100cm。用砖或石砌。4、效益标准单井配套低压管道可扩大灌溉面积,使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以上。(三)能力与制度建设技术标准采取“三个一”(即发一本技术小册子,讲一堂技术辅导课,办一个现场培训示范点)的形式。在各个不同的季节有针对性地对农业主导产业所需的实用技术进行培训。县培训到苏木镇、村,苏木镇培训到组、到户。要组织专家和农11技人员对一些重点产业、重要环节,入村、入组进行培训,指导示范,进行现场讲解。主要为优质牧草种植、覆膜玉米种植技术、养殖业饲养技术等农牧业实用技术。通过培训,使每户掌握1—2门农牧业实用技术,户均有1—2名掌握实用技术,成为科技明白人。第四章资金筹措与来源一、项目总投入规模、资金筹措与来源**村整村推进项目总投资301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171万元,群众自筹30万元。(详细附表)二、项目资金具体使用内容与分项建设资金来源明细(一)、能力与建设制度建设项目总投资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