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群体行为特点与道德教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小学生群体行为特点与道德教育“少年新,则中国新;少年强,则中国强。”今天的小学生是未来祖国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不是纯粹的自然物,不是单纯的生物学上的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实践着的,现实的,即社会的人。而作为一个社会人其所具备的在社会舞台上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各样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接受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过程中习得的。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个习得的过程。自从人类社会开始以来,就有群体存在,人们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社会群体,小学生也不例外,小学生的群体行为对其道德思想水平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前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了解他们的群体特点,寻求适合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一、小学生群体的类型及行为特点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群体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共同目标的个体所组成,彼此相互有着接触和交往,有稳定的联系和某种程度的相互依赖性,在心理上意识到对方,认为他们属于同一群体的人群。①群体能满足个体从属的需要,是个体的价值、态度及生活方式的主要来源,群体的成员资格有助于建立积极的社会认同。小学生的群体类型及其行为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种:1、正式的小学生群体模式正式群体是指那些结构明确,对群体成员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义,有着良好的群体规范,有清晰的信息沟通路线和权力控制的群体。在小学教育中,正式群体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班级,少先队组织等。小学生正式群体的行为是在学校,中队委员会等机构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有明确的活动计划和组织纪律是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正式群体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到育人的效果,影响到学生道德建设和发展。2、非正式的小学生群体模式非正式群体是指没有正式规定的,成员的人际交往并不是十分有结构的或有规则的,群体的任务通常没有明确确定,有时甚至不存在特定任务的群体。其形式也常常是自发的,往往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以个人的好感、喜爱为基础,具有较强的内聚力和吸引力。他们有以下共同的特点:向心性,每个人信服自己的“首领”,有一种强烈的内聚力;排他性,非正式群体一旦形成,再有新成员想要加入其中,往往比较困难;稳定性,非正式群体形成后其成员及其结构等不轻易改变;竞争性,这种小群体总是力求保持本身的某种优势以及保护其成员不受欺负,与别的小群体易形成一种竞争态势;散漫性,由于本身没有明确的规范,而是靠约定俗成的规约,因而易背离集体目标,表现出散漫性。二、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与新时代小学生群体的矛盾1、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在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中认为“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倾向于采2用灌输式(注入式)教育模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即是灌输式教育的代表,他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的教学程序,以及为防范儿童“盲目冲动”而进行的强制性管理和训练,使教师成为教育的主宰。新中国成立后的基础教育基本延续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方式。在道德教育领域,注重教化和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以灌输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执行预设的道德观念及行为模式,不同程度阻碍了学生个性及道德观念的健康发展。2、新时代的小学生群体特点21世纪已经拉开了帷幕,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已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改革开放不仅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迅速而显著的提高,同时,人们固有的传统思想观念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对人和社会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社会意识不断更新。当代的小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的成长过程被深深的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当今小学生群体个性主要有以下特征:首先,主体意识趋强。过去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教育,制造的是老师的听话者和顺从者,这种剥削人的主体意识的教育,自然不能适应儿童对主体意识确立的需要。其次,开放精神趋强。现代儿童随着进入小学生活,他们的社会交往空间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拓展,交往的对象也呈现出多样化,除了父母、教师、同伴之外,他们也接触其他各行各业的人员。再次,参加活动的倾向趋强。现代儿童活泼、好动,尽管有不小的学业压力,但在有限的活动时间和空间里,他们常常在各自的正式及非正式群体中尽情的玩耍,尽情地嬉闹。3、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与新时代小学生群体的矛盾对小学生来说,当道德思维的养成是来自外在的要求、强制时,道德的养成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压力,学生的体验就会是机械的、痛苦的、苦涩的。这种被动的灌输式道德教育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教育行为。反之,如果道德的养成是来自学生自己内在的精神需要,道德养成的体验就是幸福的、其乐融融的,就会成为一种欢快的,愉悦的活动,这样的道德养成才是一种可持续的教育行为。三、结合小学生群体行为特征探索道德教育途径很显然,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是不符合现代小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的。在新时代,教师应重视对小学生群体行为的管理,利用其群体行为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思想、情感、个性心理品质等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道德教育。1、利用小学生正式群体,寓教于日常学习、活动之中。班级和少先队组织是小学生参与最多的正式群体,也是教育者最能直接与小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的环境。因此,应充分利用课堂(包括专门的德育课、班队课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及少先队活动等,对小学生进行主流道德教育。例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学创造。语文教学应与道德教育紧密相连。2、利用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向心性”渗透道德教育。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实在共同活动中完成的,他们往往能通过自己特殊兴趣和共同3活动,成为班级中的积极分子。非正式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通常都信服自己的“首领”,有一种“向心力”,教育者可通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方式引导非正式群体中自然形成的“首领”,通过“领导者”对其群体成员的影响,达到对全体成员进行道德观念渗透、引导的目的。3、利用小学生群体性为特征结合道德生活实践培养小学生道德意识无论是通过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都离不开道德生活实践锻炼。正确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的教育、启发和影响。在传统的灌输式道德教育实践中往往要求学生无条件接受和顺从,他们对教育者强加的道德观念只是吃“现成饭”,没有自己的认识,往往会“消化不良”。道德教育只有联系时间才会求得深刻的理解和运用,道德教育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再是道德观念的灌输者而是学生道德养成的帮助者、合作者。“人只有以社会生活为中介才能发现他自己,才能意识到他的个体性。”②教育者不应要求小学生从小被动地接受各种道德灌输,盲目地模仿指定的榜样,盲目崇拜并遵从既定的规范,而应逐步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对现有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和社会现象进行独立思考,并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做出选择,把保存和积累着人类道德经验和道德知识的道德要求变成内在的观念和情感,把社会的要求变为自己的欲求。①郑全全:《社会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8页。②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282页。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