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Ⅱ专题七第2课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南高加索1922年苏联成立,一个篮(兰)子两只鹅(俄)外加一条小绳索◆苏联的成立与发展第一次:追随理想的实验——按马克思设想进行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第二次:面对现实的实验——列宁从国情出发进行的实验(新经济政策)第三次: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体制的实验(斯大林模式)含义: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它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斯大林模式”?(p135课前提示)1、外部形势:2、政治形势:3、经济形势:4、历史传统:5、思想环境:6、个人意识:资本主义的包围和战争威胁苏联成立,列宁逝世,斯大林上台经济恢复但总体仍相对落后(根因)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国内激烈的阶级斗争斯大林专权独断作风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与斯大林个人因素有关系吗?中国有无类似的现象?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阶级斗争扩大化(肃反运动)问题一:苏联工业化与西方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西方的工业化一般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苏联的工业化却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成立后,外有帝国主义的敌视,内部则经济依旧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有助于苏联迅速建立强大的国防,巩固政权。斯大林指出:“没有重工业,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现在不发展重工业,就等于慢性自杀五年计划海报一、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方针国家指令性的计划经济问题二:苏联通过什么形式实现工业化?有何成就?名称时间主要成就一五年计划1928~32年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二五年计划1933~37年工业强国,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三五年计划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100%13%75%243%600%1913年1920年1925年1932年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增长示意图★苏联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西方经济如何?一、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方针苏联的工业化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什么经验教训?问题三:苏联工业化存在哪些问题?1、经济结构:不合理2、经济规律:不遵守——农轻重比例失调——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经济各部门发展的状况1937年比28年的增长率农业产值8.1%轻工业产值210%重工业产值550%工业化最大的牺牲者是农业和农民一、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方针二、农业:农业集体化运动(27年生产关系)饥饿的农民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冷酷的法律斯大林1932年制定《关于保护社会主义财产的法令》规定盗窃农庄财产者可以处以最高刑罚——枪毙并没收全部财产。到1933年判处了54645人。问题一:苏联农业集体化是怎样实现的?1929年开始,1932基本实现,1937年完成全盘集体化,废除土地私有,消灭农村封剥二、农业:农业集体化运动(27年生产关系)问题二:苏联为何要实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认为,粮食80%是来自落后的小农经济,其产品的85%留供自家消费,商品率极低。另一方面,当时数量很少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粮食产量,虽然只占粮食的2%以下,但它却提供了国家商品粮总额的5%,商品率达到47%。斯大林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必须组织农民走向集体化的国营农场道路,消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其他原因:如粮食供应困难等二、农业:农业集体化运动(27年生产关系)问题三:苏联农业集体化有何积极和消极作用?积极:为工业化提供原金等,为农业现代化开辟道路消极:没有促农发展,过火行为引起人民不满和抵制苏联农村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现象,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资金,促进了工业化的顺利进行。农业集体化是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违反了自愿原则,用行政命令或变相暴力强迫农民立即加入集体农庄;对富农采取不给生活出路的措施,而且涉及部分中农,使工农联盟再次出现危机.回首看历史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不象以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而是整村、整乡、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斯大林《大转变的一年》(1929年11月)苏联在农业决策上有什么变化?可能带有什么问题?加快集体化进程;有农民的非自愿行为;这是前苏联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高呼:“斯大林万岁!”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29年7月到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回首看历史为什么会出现第二框的现象,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由于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引起农民的不满与抵制;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影响农业长久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2、3、西方模式:斯大林模式:中国模式:斯大林模式是指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即政治集权、经济集中、思想集控。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2.主要表现:1)经济:2)政治:3)思想: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高度集权,干部任命制和终身制高度一致,个人崇拜,个人专断3.历史评价:1)积极:2)消极:工业强国;胜利基础;扫除文盲;培养专家三比失调;三性压制;破坏民主;解体根因三、斯大林模式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丘吉尔感受斯大林体制感受斯大林体制1932年,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美国经济危机;苏联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吸引了美国人僵硬的计划经济害苦了国家,也耗尽了体制的活力。全国实行调配,从原料到成品,全部由国家计委安排。……至于各企业上缴的产品是否有销路与生产企业无关,一律由计委安排销路,全国价格一律由计委制定。利润有无,与生产和销售企业无关,与职工工资不挂钩。——2006年12月25日《参考消息》感受斯大林体制感受斯大林体制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才有牛奶卖。”据史料记载:某一时期列宁格勒生产的一料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的售价仍是1卢布。这则笑话讽刺什么事?苏联计划经济下的日用品短缺这一现象反映当时苏联实行怎样的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感受斯大林体制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完全排斥市场调节这表明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是什么?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国民经济状况。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该图反映苏联经济建设的什么问题?中国有没有实行过“斯大林模式”?20世纪50-70年代末实行过。如三大改造;有限发展重工业;计划经济等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留下哪些经验教训?1、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特色的道路。2、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农轻重比例平衡协调发展。4、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巩固提升1、以下对“斯大林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创建B、二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C、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模式D、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2、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A、“一五”计划完成后B、“二五”计划完成后C、“三五”计划完成后D、“四五”计划完成后3、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不同之处在于A、优先发展重工业B、轻重工业同步进行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协调发展D、由城市扩展到农村4、对斯大林体制的叙述,不确切的是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B、是苏联当时国内外环境和经济政治状况产物C、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阻碍经济发展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结束巩固提升课堂小结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工业化之路农业全盘集体化表现评价斯大林模式联共(布)十四大的召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联共(布)十五大的召开农业集体化的开展、结果和失误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经济: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行政管理;政治:高度集权、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思想文化:个人崇拜、行政干预。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严重的弊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