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青年就业创业形势分析-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青年研究07/201489JiuYeChuangYe就业创业2013年下半年,广东省青少年事业研究与发展中心就珠三角青年就业创业状况开展专题调研,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在面上广泛调查的同时,以位于珠三角腹地的南海区为重点开展调研。南海区曾是广东“四小虎”之一,2013年GDP增长率为10.2%,居珠三角中游水平,在珠三角地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对南海区的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集体座谈、个案访谈和文献分析等方法。其中,针对职业青年、创业青年和大中职学生三类不同身份青年,分别设计了调查问卷。以南海区16-35岁青年(不论户籍状况)为总体,采用定比分层方法抽样,共发放问卷1865份,回收有效问卷1462份,有效回收率78.4%。通过对点面调研资料的综合分析,形成本调研报告。一、总体形势分析1.经济稳步回升,区域经济发达给青年创造了充裕的就业机会经济增长是拉动就业的引擎。2013年,广东GDP增长保持2012年三季度以来的企稳回升态势,稳中求进,增幅为8.5%。面积仅占广东14%的珠三角九市,聚集超过60%的广东人口,GDP总量占广东的80%以上,近年GDP增幅更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给青年劳动力创造了充裕的就业机会,保证了相对宽松的就业环境和较高的就业率。各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统计数据显示,求人倍率大多都大于1,即用工需求多于求职人数,甚至出现青年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例如,佛山市2013年二季度人力资源供求分析报告显示,当季求职人数4815人,求人倍率为1.39[1]。有关调查数据还显示,近年来,以珠三角为核心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吸纳了全国21.1%的本科大学毕业生和20.8%的专科大学毕业生就业[2],显示了其巨大的大学生就业消化能力。2013年,珠三角九市吸纳了29.87万广东大学毕业生就业,占当年就业毕业生人数的80.29%[3]。2.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青年劳动力短缺将成劳动力市场常态尽管劳动力市场供需总量双增,但是,劳动力市场内部的年龄结构则显示出隐忧,主要表现为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和青年劳动力短缺。以南海为例,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00-2010年,南海区经济总量增加近6倍,人口总量从213万人增加到259万人,增长了21.6%;15-59岁劳动力从167万增加到210万,增长了25.7%(数据含常住人口)。但是,10年间,在经济总量、人口总量、劳动力总量增加的同时,作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中流砥柱作用的青年劳动力人口,总量不增反减。从图1可以看出,20-29岁青年劳动力一直是南海劳动力市场的主力。2000年南海区20-29岁青年劳动力人口65.6万人,2010年减少到64.9万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由30.8%下降到摘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方针中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本文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个案,对珠三角地区青年就业创业的总体形势、政策环境及其成效、存在的问题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珠三角地区政府完善细化政策,建立创业扶持长效机制是打通青年就业创业“最后一公里”的必要措施。关键词:珠三角;青年;就业创业珠三角地区青年就业创业形势分析□ 谭 杰 廖根深 张应统—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中国青年研究07/201490JiuYeChuangYe就业创业25.0%。这表明虽然过去10多年里南海经济总量成倍增长,带来对青年劳动力更大的需求,但青年劳动力实际数量并没有增加;20岁以下年龄段的青少年后备劳动力也在不同程度的减少,预示将来南海每年新增劳动力人口将继续减少。同时,30岁以上人口大量增加,成为拉动南海区人口总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显示南海未来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明显。这说明,南海区劳动力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并将长期面对青年劳动力人口短缺的严峻形势,对经济发展将产生显著的影响,特别是那些需要大量青年劳动力的行业和企业,例如服务行业、建筑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ϛҎቕ60ঞҹϞ0-97060504020.237.131.865.664.944.859.220.644.411.419.912.619.619.1302010010-1920-2930-3940-4950-592000ᑈ2010ᑈ图1:2000-2010年南海区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单位:岁,万人)[4]3.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企业对中高端青年人才的需求加大珠三角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2013年转出、淘汰关停企业1万多家,新登记企业32.05万家[5]。产业层次提升,对中高端青年人才的需求加大。以南海为例,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建设研发中心和实施品牌标准战略,通过区域产业统筹协调,明晰产业布局,初步实现了各片区、镇街的错位互动发展,创造出大量适合中高端青年人才就业的工作岗位,不断改变青年劳动力就业市场的用工需求格局。2008年对外招商的南海翰天科技城,是实现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研发服务形态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带动就业岗位近2万多个,其中不少是中高端青年人才。2012年的研究表明,南海新兴产业总值约1040亿元,拥有技能人才约4.34万人,技能人才缺口约8000人。到2015年,随着几大新兴产业基地一大批高端项目投入运行,南海新兴产业的技能人才需求总量将升至14.26万人,需新增技能人才约9.92万人[6]。由于本地、本省人才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南海的企业纷纷组团北上招揽名牌大学毕业生。这意味着,珠三角与其它地区的人才争夺日趋激烈。4.青年创业多集中在市场门槛较低的行业,以生存型创业为主当前珠三角青年中有创业意愿的人数比例较高,但是,最后能落实到实际行动的比例很低,表现出“热情高涨,行动谨慎”的特点。问卷数据显示,创业青年平均年龄28岁,男性、女性分别占59.4%、40.6%,大专以上(含大专)和以下文化程度分别占61.9%、38.1%,南海籍和非南海籍分别占63.8%、26.2%,可见本地籍、高学历、男性青年是青年创业的主要力量。从创业实体的规模看,注册资本在50万以下的占83.3%,平均雇佣员工19.1名,绝大多数属小微型企业。从创业行业看,多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25.2%),制造业(19.7%),农林牧渔业(9.4%),住宿和餐饮业(8.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8.7%)等行业,制造业多为家庭作坊式零配件加工,总体来说多集中在市场门槛较低的行业,合计比例为71.7%。从创业方式看,以独立开公司、合伙开公司或独资经营各类小店为主,三种方式合计比例为66.6%。从创业的驱动机制看,以解决个体或家庭的就业、生存为目的的生存型创业为主,以把握某个商业机会为目的的机会型创业为次。5.多数青年给予珠三角就业创业形势以积极评价,但部分心存疑虑以问卷数据为例,问到“对我国当前及今后经济形势的看法”,持“乐观”、“悲观”、“说不清”态度的比例分别为46.5%、15.0%、38.5%;“对南海当前及今后经济形势的看法”,持“乐观”、“悲观”、“说不清”态度的比例分别为55.2%、10.1%、34.7%。在这两组数据中,尽管持“悲观”态度的比例较低,但是持“说不清”态度的比例偏高,说明对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的青年占多数,但部分青年仍然心存疑虑。职业青年、大中职学生、创业青年三类群体相比,职业青年持“说不清”态度的比例最低,为33.6%,创业青年的比例为56.7%,说明创业青年对经济发展前景的疑虑最重。对经济发展前景的评价直接影响对就业创业形势的判断,50.6%的大中职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乐观”,15.6%认为“悲观”,33.8%表示“说不清”;职业青年对自己的就业状况的评价,57.6%表示“满意”,14.9%表示“不满意”,27.5%表示“说不清”。86.5%的职业青年坦言经济下行对自己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收入减少或增长缓慢”、“升职机会减少”、“就业难或失业”。中国青年研究07/201491JiuYeChuangYe就业创业二、政策环境及其成效2003年以来,珠三角各市密集出台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内容涉及人才培育、人才引进、实习见习、就业补贴、创业扶持等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效。1.建立较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现求职、招聘有效对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职能是实施就业政策和人才政策,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实现求职、招聘更有效的对接。以南海区为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立健全服务机构。服务机构包括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全部村(居)委都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及时发布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实现就业就在家门口。二是完善服务平台,加强服务。包括升级招聘求职管理信息系统,举办周一至周五现场招聘会、外地大型专场招聘会、大学生求职专场招聘会、校企合作洽谈会,创建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和校园职业介绍服务站点等等。三是创新培训模式。实现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特色培训,随到随学,供求对接。四是实现镇街联动,村居跟进。青年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最主要受益者。2013年上半年,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采用现场招聘和委托招聘的方式吸引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中,16-24岁青年岗位占一半。2.青年受教育程度、就业技能大幅提高,带动就业意愿普遍提升新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带动本地青年就业意愿普遍提升。目前,珠三角各市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问卷数据显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职业青年的69.2%,占创业青年的61.9%。统计数据还显示,2000年南海6岁及以上人口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所占比例为2.6%,2010年提高到9.6%,青年受教育水平大幅提升是最主要的拉动因素[7]。与此同时,南海大力开展青年职业技能培训,随着青年教育水平提高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青年的整体精神面貌发生新的变化,就业意愿普遍提升,过去因缺乏一技之长不就业、高不成低不就、难就业的尴尬现象减少。本次调查还对过往珠三角调查报道中常提及的青年“食红族”、“啃老族”、“宅男宅女”现象做了重点观察。访谈表明,这类现象虽然在个别村(居)仍然存在,但总的来说,数量有减少,程度有减缓的趋势,主要原因就在于青年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的大幅度提高,带动就业意愿的提升。3.青年人才加快成长,成为各行各业就业创业的中坚力量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珠三角各市加大培养和引进青年人才的力度,优化人才结构,推进创业,带动就业。以南海为例,南海人才总量33.7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3.8%。两年来培育、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6人,海内外博士115人;认定评定区高层次人才153人;入选市首届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6人,居佛山首位。“蓝海人才计划”引进25个人才团队,核心人才147人。建成国家级标准的“创享蓝海”、芯光源孵化器、新光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省部级产业基地。通过实施大学生村(居)官计划,平均每村(居)有5名大学生村(居)官。2012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近3年来,382名大学生村(居)官当选“两委”干部,58名当选为村支书,11名考取公务员,4名成长为镇(街)副职领导[8],大大提高了村(居)两委干部的整体素质。中青年人才撑起珠三角人才队伍的半壁江山,成为各行各业就业创业的中坚力量。4.就业环境改善,本地大中职毕业生回(留)就业渐成趋势就业创业促进政策推动珠三角就业环境日益改善,本地大中职毕业生回(留)就业渐成趋势。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珠三角本地籍大学毕业生回乡就业。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珠三角本地籍大中职毕业生回乡就业率维持在七成以上。例如,2010-2013年东莞籍大学毕业生回乡就业率分别为75%、73%、72%、76%,2013年顺德籍大学毕业生回乡就业率为75%[9]。另一方面,在珠三角当地就读的大中职毕业生(含非本地籍),计划留当地就业的比例也较高,例如南海问卷数据显示为51.9%。这一变化趋势的驱动因素,既有珠三角二、三线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形势相对宽松对大中职毕业生就业形成的拉力,也有一线城市高房价、高生活成本、就业难对毕业生就业形成的推力。相对而言,这些回(留)珠三角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