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双语教育?答: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在幼儿首先习得母语的基础上,培养其对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的兴趣和敏感性以及初步的双语口语交际能力,旨在培养幼儿听说双语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2.我国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哪些?答:(1)对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概念理解的偏差,主要表现如下:认为双语教育就是英语教学,英语教学就是单词教学;认为英语比母语重要,忽视母语学习的重要性,本末倒置;认为英语教育可以开发智力,认为学习英语越早将来的英语成绩就会越好,认为单词背得多就是英语学得好;不重过程,重结果。(2)在学前儿童双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育目标的偏差;教材难以抉择和把握;师资力量薄弱,英语教育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模式落后;科学的评价体系不健全。(3)社会环境方面的不足之处:双语语言学习环境的缺失、理论研究薄弱。3.简述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目标。答:(1)萌发对英语发音和英语活动的兴趣,有参与英语活动以及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愿望。(2)初步掌握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最基本的英语表述,具有用最初级的英语进行日常口语交往的技能。(3)通过多种形式的英语活动使大脑的潜能得到开发,特别是右脑潜能的开发。(4)通过英语活动扩大视野,培养开放的心态,为最终产生对英汉两种文化的认同打下基础。4.简述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基本方法。答:(1)直观感知法。直观感知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方法。(2)示范模仿法。教师通过规范化的英语,为儿童提供英语学习的范本,让儿童始终在良好纯正的英语环境中自然地模仿学习。(3)游戏兴趣法。游戏兴趣法是教师通过运用游戏形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组织儿童进行英语学习活动,训练儿童正确发音,丰富儿童词汇和学习句型的一种方法。游戏兴趣法的突出特点是游戏性和趣味性。(4)活动练习法。活动练习法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让儿童多次练习同一个言语因素(如语音、词汇、句型等)或训练儿童某方面口语技能的一种方法。(5)角色表演法。角色表演法是组织儿童扮演各种角色,表演英语儿歌、歌曲、故事、短剧等内容,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方法。(6)情景交际法。情景交际法又叫“功能法”,是教师利用生活中自然的情景或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情景,引导儿童进行交往交际,练习英语对话,提高口语水平的一种方法。(7)全身反应法。这种方法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8)直接沉浸法。直接沉浸法也称为浸入式(immersion)教学法。它是一种以英语为各学科教学语言(除母语学科)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使儿童直接“浸泡”在英语环境中学习各种学科知识,从而使单一的英语学科教学与使用英语进行的各种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5.简述学前儿童双语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答:对于一节英语教学活动来讲,教学程序应分为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进行的活动一般是教学活动前的热身。准备阶段的任务是激活幼儿大脑兴奋中枢,激起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使幼儿迅速进入英语学习的良好状态,为幼儿学习新内容做铺垫。(2)呈现阶段。呈现阶段是教师以各种形式将新的语言材料展示给幼儿。(3)操练阶段。操练阶段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是为了帮助幼儿掌握语言知识而进行的重复性教学活动。(4)创造巩固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幼儿以新带旧,将所学的新内容与原有知识进行整合,融会贯通,从而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6.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和组织学前儿童双语教学活动。答:多种多样的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活动可归纳为两大方面:专门的英语教育和渗透的英语教育。(1)专门的英语教育。专门的英语教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英语为教学内容的,旨在激发儿童对英语的兴趣,发展儿童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集中教育活动。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活动:英语教学游戏;英语儿歌、歌曲;英语故事欣赏;英语短剧表演;英语主题活动。(2)渗透的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具体有日常生活中的英语渗透;区域活动中的英语渗透,主要是儿童自己的活动、自己的游戏;其他领域教育中的英语渗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教育活动分为五大领域,通常在幼儿园除了语言领域外,还有健康、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这些领域的教育活动虽然不是以语言为主要内容,但都包含着大量的语言教育因素;各类游戏中的英语渗透,游戏是儿童的权利,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式。除了专门性的英语教学游戏外,把英语有机渗透到其他类别的游戏活动中,使儿童在玩中学;家庭中的英语渗透,将幼儿园的英语教育延伸到家庭,渗透到家庭生活中,取得家园的密切合作和配合,才能使儿童英语获得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