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市场绩效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市场绩效的评价方法,了解市场绩效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深刻理解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多项联系。章首案例我国电信行业的改革可谓一波三折,1949~1994年,中国电信业一直是政企合一的状态,经营权和管理权独家垄断,邮电部是电信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又是电信企业经营者。1980年之前,尽管电信行业独家垄断,但是国家对电话资费有严格的价格限制,电信业基本上是不盈利甚至亏损的行业。章首案例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政府规制的放松,促进了电信业快速发展,但却没有引入竞争,导致邮电部门垄断的定价行为,最显著的是电话初装费用节节攀升。例如在北京,住宅电话初装费由20世纪80年代的200元上升到1996年的5000元,移动电话的价格最高达到2.8万元(联通进入后,中国电信一年内降了3次价,一直在8000一10000元)。由于独家垄断的高的定价,因此当时虽然业务量有限,但电信行业的利润率相当高。1999~2002年,中国电信通过两次拆分,从一家垄断到数家电信运营商共同运营,电信服务资费也在不断下降。章首案例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我国的电信行业市场结构基本还处于垄断极高的状态,也维持着高额的利润水平。我们以中国移动为例,中国移动历年的利润情况如下表所示。年份营业额(亿元)增长率(%)净利润(亿元)增长率(%)2005243028.653528.32006295321.566023.42007357020.987131.92008412315.5112729.6200945219.811522.3中国移动历年营业额和净利润章首案例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移动在近5年间不论营业额还是净利润,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2009年每天的净利润超过3亿元。另据相关的报道,现在我国电信业等垄断行业平均工资加上社会福利是其他行业的5~10倍。在世界移动通信业中,净利润超过10%的企业很少,像美国最大的移动通信企业AT&T,利润率只有1%,而在中国却达到20%以上,电信职工的年薪均值达到5.577万元,居各行业榜首。传媒披露的中国网通山东分公司月均工资基数2.13万元,月人均缴存公积金6389元。章首案例通过这个小案例,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中国移动等电信垄断企业拥有较高的利润率水平,但这是否说明这些企业具有较高的市场绩效?如果不是的话,你能找到相关的支撑论据来说明吗?中国电信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如何?这个例子引发我们思考,为什么中国移动有每天超过3亿元的纯利润,却不一定够说明该行业具有市场绩效呢?市场绩效指的又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比较和衡量不同产业市场绩效的状况呢?这一章我们会围绕着这样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第一节市场绩效及评价指标第二节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第三节市场绩效的实证研究本章结构第一节市场绩效及其评价指标一、市场绩效的概念苏东水(2000)认为,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王俊豪(2003)认为,市场绩效是指在特定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成本、产量、利润、产品质量、品种及技术进步等方面达到的最终经济成果。它实质上反映的是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率。市场绩效的概念产业组织理论对市场绩效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对市场绩效本身进行直接的描述和评价;第二,研究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之间的关系。关于市场绩效的评价不仅包含一些可度量的指标,还包括了社会活动的效率、公平、稳定和进步等多层次、多方位的内容,这就决定了对市场绩效的评价也必然是多层次、多方位的。二、市场绩效的评价指标如何定量地反映市场绩效?这是产业组织学者长期以来一直非常关注的问题。目前,被普遍用来衡量市场绩效的指标主要有三个,即利润率、勒纳指数级托宾q。但这些指标并不是完美的,因为它们本身无法同经济活动的目标完全吻合,其次在计算的过程中,还会存在基础数据的不足和偏差。(一)利润率(收益率)指标行业利润率的一般计算公式是:式中,R为税后资本收益率,∏为税前利润,T为税收总额,E为自有资本。利润率是一种衡量每一元投资盈利多少的方法。比较直观地分析企业盈利水平的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的市场绩效。利润率(收益率)指标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资源配置实现最优,该市场上的所有企业都只能获得正常利润,且不同产业的利润率水平趋向一致。也就是说,产业间是否形成了平均利润率是衡量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是否达到最优的一个最基本的指标。利润率(收益率)指标企业的高利润率似乎证明企业具有较高的竞争力或市场绩效,但是经典经济学理论的解释却恰恰相反。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主题是如何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而最优的市场结构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或者说充分竞争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下,企业只会获取正常利润而非超额利润,行业或企业利润率越高,市场就越偏离完全竞争的状态。所以高额利润恰恰表明整个行业市场绩效的低下。(二)勒纳指数为了避免有关收益计算的问题,许多经济学家使用一种特别的方法来计算市场绩效,这就是勒纳指数。勒纳指数是指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勒纳指数度量的是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其计算公式为:L=(P—MC)/P式中,L为勒纳指数,P为价格,MC为边际成本。阿巴·P·勒纳勒纳指数勒纳指数的数值在0和1之间变动。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勒纳指数等于0;在垄断隋况下,勒纳指数会大一些,但不会超过1。从直接的角度观察,勒纳指数越大,价格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差越大,市场的竞争程度就越低,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越低则行业的绩效越差。勒纳指数的评价勒纳指数本身反映的是当市场存在支配能力时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程度,但是却无法反映企业为了谋取垄断地位而采取的限制性定价和掠夺性定价行为。在实际计算过程中,由于边际成本的数据很难获取,常常会使用平均成本来代替边际成本,但这会导致两者间的较大偏差。勒纳指数的局限性没有计算该企业潜在的垄断行为。无法告诉我们目前在价格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是过去还是现在。难以获得企业或产业边际成本的准确数据。(三)贝恩指数贝恩指数是著名的产业组织学学者贝恩提出的一个衡量产业市场绩效的指标。他把利润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两种,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是:会计利润=总收益一当期总成本一折旧经济利润=会计利润一正常投资收益率×投资总额贝恩指数=经济利润/投资总额贝恩指数贝恩指数代表的是行业的超额利润率。市场中假如持续存在超额利润(或者说经济利润),那么一般情况下就表明该市场上存在垄断势力,且超额利润越高,垄断力量越强。实际上,贝恩指数代表的是行业的超额利润率。贝恩指数与勒纳指数相比,贝恩指数所要求的基础数据相对比较容易取得,产生系统偏差的可能性就减少了。但是,这两个指标与利润率指标一样,都建立在不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因为企业或行业所获得的高利润并不必定是通过垄断力量实现的,而确实存在垄断力量的市场的这些指标也不一定就表现得更高,因为垄断企业往往会出于驱逐竞争对手和阻止新竞争者进入的目的而制定低价格,使行业市场显得无利可图。(四)托宾q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宾于1969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托宾q系数。托宾q表示一家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的利率关系,市场价值通过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和债务衡量。托宾q是衡量市场绩效的一个指标。詹姆斯·托宾托宾q的计算q=MV/Q式中,q表示托宾指数,MV表示股票市值,Q表示企业资产重置成本。根据企业资产价值的变化来衡量市场绩效的高低。当q1时,说明企业以股票和债券计量的市场价值大于以当前市场价格评估的资产重置成本,意味着企业在市场中能获得垄断利润。q值越大,企业能获得的垄断利润越大,社会福利损失越大,市场经济绩效越低。托宾q指标的评价托宾q是指资本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这一比例兼有理论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沟通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在货币政策、企业价值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将资本市场与实业经济联系起来,揭示了货币经由资本市场而作用于投资的一种可能。在未来,我国货币政策如果开始考虑股票市场的因素,则托宾q将会成为政策研究与政策制定的重要工具。托宾q值常常被用来作为衡量公司业绩表现或公司成长性的重要指标,尽管由于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完善,托宾q理论在我国的应用还很有局限性,但它依然给我们提供了分析问题的一种思路。托宾q的意义第二节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广义的市场绩效不仅包括经济价值的衡量,还包括社会价值的衡量。☻狭义的市场绩效主要是指对经济价值的衡量,表现为资源利用率的高低、技术进步的快慢、产业组织的技术效率和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否。☻在产业经济分析中,常用狭义市场绩效概念涉及的有关目标,对企业的市场进行绩效综合评价。资源利用效率指一定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企业内部效率(X效率)通过企业内部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带来的效率。企业内部效率评价是由莱伯斯坦1966年最早提出的。他认为,垄断性大企业的外部市场竞争压力小,内部组织层次多,关系复杂,机构庞大,加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难以形成利润最大化和费用最小化的共同行为,导致企业利润费用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低。(X非效率)一、资源利用效率■X非效率说明,免受竞争压力的保护不但会产生市场配置的低效率,而且还会产生另外一种类型的低效率:免受竞争压力的厂商明显存在超额的单位生产成本。因为这种类型的低效率的性质当时尚不明了,所以称作“X非效率”。X非效率■在集中度高的大企业普遍存在X非效率:▲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大企业职员和工人的劳动效率低而工资高。▲大企业存在信息的组织传输损失。■X非效率是指成本费用超出实际所需的成本,主要表现在:▲购买了比所需要的更多的投入资源,即资源的闲置。▲员工工作的低效率。■具体衡量:X非效率的后果是使实际成本超过可能的最低成本。用公式表示:X非效率=超额成本/最低成本☻资源配置效率■判定的基本标准:帕累托最优。■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只有完全竞争市场才能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能保证资源的最优配置。■社会剩余水平也可以作为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标准:社会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社会剩余最大化的那一点正是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即完全竞争市场实现长期均衡的均衡点。根据新古典经济学家的逻辑,只有完全竞争市场才能实现社会福利水平最大化,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根据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评价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依据是市场结构。如果市场是由较为分散的中小企业组成,可以推断资源配置效率较高;反之反是。■新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本身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由于市场中存在各种不确定的因素,所以资源配置的常态并非总是帕累托最优,而是一种次优的纳什均衡状态。二、技术进步☻反映的是动态经济效率,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源泉,所以也成为衡量经济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广义的技术进步包括除资金和劳动投入之外的所有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率的因素。■狭义的技术进步包括:▲发明、革新和技术转移▲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是一个过程,可分为发明、革新和转移或发明、商业化和普及三个阶段。■技术进步渗透于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的各个方面。但技术进步程度最终是通过经济增长的市场效果表现出来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反映了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效果。■衡量技术进步程度的指标:生产率和效益。■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企业、政府机构、公立的研究机构、大学,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缺陷:技术进步通常伴随着高昂的成本代价。三、产业组织的技术效率☻又称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反映产业经济规模和规模效率的实现程度。☻产业技术非效率:在一定的投入条件下可能实现的产量与实际的产量之间的差额。☻一般认为,技术效率水平取决于市场的竞争结构。☻产业组织技术效率的表现■经济规模的实现程度。▲在具有连续流程特点的产业或相关产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