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关山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山月陆游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自幼就受到爱国的家庭教育,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在前列,因触犯歼臣秦桧而被除名。孝宗时,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等地方官,还参赞王炎、范成大幕符军事,后来做过朝议大夫,礼部郎中。65岁那年罢官,即回老家山阴闲居,死时年八十六。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作者简介陆游勤于创作,一生写诗60年,保存下来就有9300多首。诗的题材极为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表现抗金报国的作品,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诗的风格豪放,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作品简介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陆游被再次免官,从此闲居成都。其间,宋朝大片中原地区被金人占领而不能收复,陆游面对南宋半壁江山,感慨万端,于是在成都用乐府旧体写了三首诗,即《关山月》、《出塞曲》、《战城南》,三首古体诗自成一组,集中表现了诗人谴责朝廷议和、要求恢复中原的爱国精神。这首《关山月》,写得尤其沉痛悲怆,为陆游乐府诗中的名篇。写作背景朗读关山月陆游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属乐府旧题。《乐府解题》说:“《关山月》,伤离别也。”这种离别,总是与征战联系在一起的。《乐府解题》对于“关山月”三字的出处,引古诗《木兰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四句作为解释。从南北朝至唐代,有不少诗人曾以《关山月》为题写过诗。他们的诗一般是抒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思之情,隐含厌战、抱怨的情绪。陆游此诗却不同,思想内容比前人同题诗作更为深广,有着更为强烈的时代精神。解题层次内容分析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1、和戎:对金人屈服。2、空:白白地。3、临:到。4、边:边疆,边界。5、朱门:达官贵人家。6、沉沉:深远的样子。7、按:打拍子。8、厩:马棚。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达官贵族在深宅大院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马快肥死了,兵器也朽烂了。前四句写南宋投降而议和后文恬武嬉、武备松弛的局面,这些都是“和戎”的后果。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9、戍楼:边防的岗楼。戍,戍守,防守。10、刁斗:古代军中使用的一种铜器。11、知:知道。12、沙头:沙场。13、照:照射。14、征:出征。边防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次四句写守边战士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等待老死边疆的怨愤。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15、干戈:原指武器,这里指战争。16、闻:听说。17、岂:难道,怎么。18、遗民:指留在金统治区的人民。19、忍;忍受。20、望:希望。21、垂:垂落,垂下。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沦陷的人民忍受着死亡的痛苦盼望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后四句写北宋遗民渴望恢复中原而连年失望的悲痛。本诗三个层次分别描写了三个画面,以此形成强烈的对比:1.豪门贵族醉心歌舞——高官乐;2.边疆战士笛里寄怨——战士怨;3.北宋遗民生不如死——遗民悲。层次小结本诗以“和戎诏下十五年”领起,下面从各个角度写因“和戎”而出现的典型景象:豪门贵族文恬武嬉,正好及时行乐,歌舞升平;将军不战,厩马肥死,武备废弛;渴望收复失地的壮士报国无门,无用武之地,徒添白发,以笛子抒发怨愤;沦陷区的遗民在水深火热之中顽强挣扎,垂泪南望,期待王师解救他们,却始终不见王师的踪影。仅用十二句诗,高度概括地描绘出“隆兴和议”以来十多年间中国历史的基本面貌和不同人物的处境、心态,而作者忧国忧民的激情,洋溢于字里行间,其爱国情怀,感人肺腑。评析主题思想诗中巧借守边战士的口吻,痛斥统治者对敌苟和投降的政策,对南宋朝廷文恬武嬉、苟且偷安的行径给予了无情的谴责,表现出守边战士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北宋遗民渴望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操。艺术特色1.以关山月照为线索,多角度展开抒情;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把上层高官的醉心歌舞、边关战士的报国无门、北宋遗民的失望落泪,放在同一月夜之下。2.善于选取典型事物表达主题。人物:将军、战士、遗民;地点:朱门、戍楼、中原;事物:歌舞、白发、泪痕。3.语言高度凝练。展现了南宋十几年来的一个缩影,是宋金长期对峙局面的真实写照。4.诗中对比鲜明,情景交融,爱国之情极其浓烈。诗人把“高官乐”、“战士苦”、“遗民泪”三个画面放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主题得到了升华;把空旷、清冷的月夜和战士、遗民以及作者本人那种凄楚的心境巧妙地融为一体;字里行间,爱国之情极其浓厚而强烈。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