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蒋焕洲1,2(1.凯里学院 旅游与经济发展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2.云南师范大学 旅地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摘要]民族旅游村寨是贵州旅游的特色板块,在旅游需求多极化和消费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下,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要由观光旅游向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方向发展转型,提升少数民族旅游村寨的旅游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关键词]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贵州[中图分类号]590.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3-5609(2010)02-0121-04,-1,2(1.,,556000,;2.,,650092,):.-,-,,,,..:;;; 民族村寨旅游是指以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为旅游目的地,以目的地人文事象和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异质文化,追求纯朴洁净,满足“求新、求异、求乐、求知”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民族村寨旅游的基本特征为典型的乡村性、鲜明的民间地方性、强烈的文化交融性、广泛参与性、突出层次性以及鲜明的环保性[1]。民族村寨旅游已成为贵州旅游市场的一个特色“板块”,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但是,在旅游需求多极化和消费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下,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需要由观光旅游向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方向发展转型,提升民族旅游村寨的旅游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主要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贵州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发展现状 民族村寨旅游已成为各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形式。贵州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77%,设有3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自治县、254个民族乡,民族乡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贵州民族文化丰富而独特,村寨景色秀丽而迷人,乡村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异质性和独特性,具有较1212010年4月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第23卷第2期.23 .2*[收稿日期]2009-11-03[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08041)和凯里学院旅游管理校级重点学科科研项目。[作者简介]蒋焕洲(1965-),男,贵州天柱人,凯里学院旅游与经济发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区域经济地理与旅游经济。高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体验价值,保持较好的原生状态的自然与文化,使得贵州具有创造与众不同的、能够给游客提供一种全新体验的民族村寨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条件,使得贵州具有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旅游市场空间潜力,为贵州开发世界性民族旅游产品创造了天然的条件[2]。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起,贵州省就在安顺、黔东南等地选择了8个民族村寨进行文化体验型的乡村旅游实践并取得显著的脱贫效果。1991年,贵州又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旅游扶贫”的发展理念,从全省近千个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条件的村寨中,遴选出126个典型村寨,开展了以浓郁古朴的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民族村寨旅游,其目的在于探索通过旅游途径为广大贫困地区实现转产就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民族村寨旅游已从贵州旅游市场的边缘走进了旅游市场的中心。2006年,贵州省开展乡村旅游的民族村寨已达3192个,有100余个民族村寨发展成为特色乡村旅游村寨,其中著名的民族村寨有雷山的西江苗寨、郎德苗寨、六枝的梭嘎苗寨、黎平的肇兴侗寨、堂安侗寨等,民族村寨旅游接待人数1683.69万人次,同比增长55.26%,占全省接待旅游人数的35.82%,旅游收入33.58亿元,同比增长59.98%,民族村寨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达17.85万人,占全省旅游总就业人数的41.23%[3]。可以说,“以旅促农”、“以旅助农”、“以旅富农”的旅游效应,在少数民族旅游村寨已初见成效。贵州业已发展成为全国旅游的热点区域,旅游业是贵州省新的支柱产业。 然而,一些民族村寨在经历了早期的快速成长后,开始面临着经济效益下滑、游客停滞增长,甚至走向衰落的危机局势[4]。为了使原本可持续发展的民族文化村寨旅游业不会变成“短命产业”,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必须尽快转型发展升级,延长民族村寨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才能保持游客对民族村寨旅游产生持久的吸引力,这已经成为民族村寨相关利益主体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二)存在的问题 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很多方面,从系统角度而言,它是多种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由于贵州民族村寨旅游业开发水平相对滞后,“短板效应”问题十分突出,从而制约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项目形式单一,游客逗留时间短,盈利点少,产品结构亟待升级。目前,贵州民族村寨旅游的主体方式是观光旅游,大多还是停留在参加欢迎仪式,欣赏民族歌舞表演、参观寨容寨貌、体验“农家乐”、观赏购买民族工艺品等;散客连欢迎仪式和歌舞都看不到,这些旅游项目仅需3—5小时,而且花费不多,因此,民族村寨旅游的盈利空间非常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民族村寨旅游项目少,产品层次低,产品结构类型单一,忽视了参与性、文化体验性的旅游项目开发,旅游产品不能适应旅客需求多极化和消费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尚未真正形成由观光旅游向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发展转型,产品结构亟待升级。 2.旅游形象和品牌主题不明确。景区形象是旅游者对景区的感性反映,品牌反映了旅游者对景区认可和接受的程度,形象的好坏和品牌知名度的高低对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及其生存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5]。贵州民族旅游村寨虽然数量多,但同质性强,加之由于没有进行策划或形象定位简单粗糙,因而绝大多数景区主题不突出,形象不鲜明,尤其是周边同类民族村寨群落景区,单个民族旅游村寨的形象差异更是模糊不清。此外,在贵州民族旅游村寨中,仅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等极少数民族旅游村寨形成了主题品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而其他民族旅游村寨大多知名度不高,影响力极其有限,更谈不上品牌的形成。由于民族旅游村寨的旅游形象和品牌主题不明,极大地制约了其旅游竞争力的提升。 3.民族村寨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对民族文化而言,旅游开发具有“双刃剑”的效果。一方面它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村寨出现了诸多“伪文化”、“假文化”、“庸俗文化”,对民族习惯和风俗产生了伤害,例如,从江岜沙苗寨的“镰刀剃头”,原本是男子成年时必须进行的一种特殊仪式,现在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演变为旅游表演文化,其民族习惯和风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伤害。旅游产生的这些“文化伤害”现象,不仅伤害了民族感情,而且严重破坏了民族文化的生态环境,长此下去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产生负面“误导”。 4.旅游开发存在小、散、重、弱的局面。由于缺乏科学规划与规范管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普遍存在投资经营规模小、地区分布与组织形式分散、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市场竞争秩序乱的局面。以“农家乐”项目旅游产品为例,“农家乐”项目在民族旅游村寨增长很快,它是民族旅游村寨游客“吃、住”的首选项目。目前“农家乐”项目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是:产品内涵浅薄,缺乏个性和深度,提供的服务几乎相同;经营规模偏小,设备简陋;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淡季时市场竞争激烈,旺季时接待能力不足,“农家乐”的低端产品特征明显。 5.旅游人才匮乏,旅游管理水平滞后,服务质量亟待提高。人才是民族村寨旅游区建设、经营管理和进一步发展的支柱。有关调查显示,民族村寨旅游区人才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匮乏,中低层旅游管理人才学历122第23卷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低,“人力”多,“人才”少,这是目前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普遍现象[4]。目前许多民族村寨旅游区的管理人员是由村干部兼任,搞“家族式”经营,缺乏旅游管理和旅游企业的人才培训机制,不重视引进人才,而与之形成强大反差的是民族村寨旅游区管理人才流失严重,导致景区旅游管理服务水平低,已成为目前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突出问题。由此可见,民族村寨旅游区的人才现状还远不能适应旅游发展转型的客观需要。 6.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层次低,参与面窄,收益不平衡,社区不和谐的问题凸显。首先,民族村寨大多数村民参与旅游的层次较低,多为从事景区卫生保洁、农家乐服务、兜售小商品等非技术、低报酬的工作;其次,民族村寨社区的旅游收益面不大,分配不均衡,只有少数村寨和其中的少部分人能通过旅游经营而获益。由此导致村寨之间、村民之间、旅游经营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凸现。 7.村寨环境卫生亟待改善。贵州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交通闭塞,城乡“二元结构”非常明显,许多民族村寨旅游区卫生观念落后,依然存在旱厕朝天、蚊蝇肆虐,卫生状况不好的“脏、乱、差”的现象,使旅游者望而却步。此外,旅游区违章搭建,乱摆商品摊位的现象屡见不鲜,妨碍了观光。再次,在民族旅游村寨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是,近年来,富裕起来的村民,新建了不少的房屋建筑,但它们大多与村寨传统的民居在材质、风格上不相协调,影响了民族旅游村寨寨貌的整体形象。 二、促进贵州民族村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坚守以民族文化资源可持续传承发展为导向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理念 民族村寨旅游,最重要的是文化,核心是民俗风情[6]。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堪称为“文化千岛”的贵州,民族村寨的少数民族有形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流失与衰退现象非常严重,一些民族传统技艺后继无人,许多生产、生活中珍贵的具有民族特色民间实物甚至文物大量流失。其次是民族节日文化、民族歌舞出现令人痛心的衰退,甚至出现了民族传统美德的流失,精神文化的退化表现,使得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那么,如何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呢?是只强调保护“文化原生态”,而不进行文化交流和发展,抑或是仅看重发展,而轻视保护呢?难道这是一个“顾此失彼的选择题”?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保护”与“利用”虽有细节上的矛盾的一面,但更有本质上的相互促进的一面。实践证明,旅游开发使民族村寨的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找到了平衡点,通过建设以民族博物馆和民族村镇为载体的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等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是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成功的宝贵经验。目前贵州省已成功建立了六枝梭嘎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花溪镇山布依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雷山郎德和西江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黎平堂安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三都水族文化生态保护区[3]。在此基础上,把她们建设成为既有时代气息,又有浓郁传统的文化旅游基地。贵州民族村寨的这种开发保护模式,既有法律和村规层面的强制保护措施,同时又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使民族村寨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自觉”。从而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要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民族村寨旅游的转型升级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相对还不成熟,要实现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单独依靠市场的主体力量,实难见效。旅游发展实践证明,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才能迅速提高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依靠其雄厚的财力迅速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才能依靠其强有力的组织协调能力迅速提高旅游企业的整体素质。 政府对旅游业的主导作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主要体现在:⑴需要地方政府建立健全旅游法规,保证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⑵需要政府在技术层面上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发展转型做支撑,政府应在旅游规划、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人才培养、制定旅游行业标准、健全旅游市场体系和旅游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等方面,提供旅游发展转型的技术服务。⑶政府要创新体制,广开门路,为旅游业发展转型加大投资、融资和提供优惠政策的力度,解决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资金短缺瓶颈。⑷“大旅游”需要“大调控”、“大管理”,即旅游中的各个要素需要政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防止“政出多门,各唱各的调”的“多头管理”现象。⑸“大旅游”离不开“大协作”,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