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幸福的教育者——心理健康教育故事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马会军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对学生个体生命的理解,尊重、关爱和激励,培养适应社会进步的具有主体人格的人,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新的课程体系的目标取向。在紧张又忙碌的期末复习中,我们各科老师都会争分夺秒的抢时间复习,而在此时,我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忽略了学生所能承受的能力,总能听见孩子们说,老师我们今天课间又没有休息的时间、做完作业又做到了很晚等等,甚至学生会和我呼喊:“老师,如果您不这么着急,给我一点时间思考,我一定能回答您的问题。”听了之后,心情和脚步一样沉重。想想进入复习后,看看老师们哪一个不是争分夺秒呀。这么紧张的复习,未必付出和收获能成正比,扎实的基础不是两周的复习来决定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再说不是用一次两次的分数来考核学生的素质的。。我是数学老师,对回答问题的孩子,积极举手的,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有时候会表扬他们发言积极,但每个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真的很少给予赞赏,除非回答得与众不同或是特别精准。可是举手的那些孩子,都是认真听讲、善于思考、大胆发表意见的孩子,都应该得到表扬,为什么不能在表扬的尺度上多几把尺子呢?静心想想,我们忽略了太多孩子的期盼,欠了太多表扬的债,扼杀了太多孩子思考和发言的积极性……回顾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平时做到多和孩子心交心。多和学生谈心,交心,和学生零距离,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对征才药。身教重于言教、心教重于身教。不要一味地向学生提要求,说个不停,有时一个行为就能影响或改变学生的一生;教师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人,从心理上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要多表扬、鼓励为主。人还是喜欢听好话的,特别是表扬自己的话。要因材因地教育学生。每个学生的心理是不一样,教育场合的选择有时也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对学生还要重视挫折教育。让他们不断磨练,既能接受表扬又能接受批评。有心理承受力。同时也发现自己对学生的爱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对学困生耐心不够。心理健康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解答。有时还是只注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够关注。如今,我越来越透彻地认识到了幸福教育的本质,那就是“爱、尊重、激励”,如果我想成为幸福教育下的幸福者,我必须用我全部的爱心奉献给我的学生,尊重每个孩子,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激励孩子,平等民主地与每个孩子和谐相处,充分信任每个孩子,相信我和我的学生都能成为幸福教育下的幸福者。总之,我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首先,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其次,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最后,我们相信,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下,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力争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