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条件:人类进行活动的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劳动对象、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劳动力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质量、劳动力成本、劳动移动。区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首先是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其次是“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第三,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第四,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结构由连接度和通达度来表述。看图说明杜能圈形成的机制及空间配置原理。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空间配置原理: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的全部形态随之变化,将能在各圈层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农业组织形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答: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外,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也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另外,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其他利用方式。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分散因子: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韦伯工业区为理论分运费指向论、成本指向论、集聚指向论三个阶段。原料指数等于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答: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这里,可以用上述的原料指数以及区位重量来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1)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2)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3)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评价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意义答:如同农业区位论鼻祖杜能一样,韦伯是第一个系统地建立了工业区位论体系的经济学者。他的区位论是经济区位论的重要基石之一。①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他之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②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他之后的许多学者的理论仍然脱离不开这一经典法则的左右,仅仅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的修补而已。③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它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他的指向理论已超越了原有仅仅论及工业区位的范围,而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简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和集聚指向论答:首先,考虑运费指向理论。即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般区位因子,即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的成本区域差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这就是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运费指向论。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韦伯为了判断工业受运费指向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原料指数”的概念,即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原料指数大小不同的原料,决定理论上工厂的区位。对于仅一个原料地和一个市场地,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当原料地有多个时,韦伯使用了范力农构架找出生产地的最佳区位,即对于多原料地和市场的区位多边形而言,求解运费最小点即是求解区位多边形。其次,考虑劳动费指向论。用劳动费指向论,使基本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即考察运费与劳动费合计为最小时的区位,这就是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劳动费指向论。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的劳动费大于增加的运费。韦伯为了判断工业受劳动费用指向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劳动费指数”的概念,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费。如果劳动费用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费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劳动费指数只是判断劳动费指向的可能性的大小,而不是决定因素。为此,他又提出了“劳动系数”的概念,即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说明劳动费指向性强;劳动系数小,说明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最后,考虑集聚指向论。利用集聚指向论,使基本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的基础上,产生第二次偏移。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为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集聚指向论。韦伯进一步研究了集聚利益对运费指向或劳动费指向区位的影响。他认为,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产生集聚。为了判断集聚的可能性,他提出了加工系数的概念,即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加工系数大,则产业集聚的可能性大;反之,集聚的可能性就小。右图为P1、P2和P3三个企业的运费最低点,图中的圆为等费用线,如果第2个圆为临界等费用线,那么,三个企业的最佳区位在哪?为什么?在图中画出企业的最优区位。如果最外边的圆为临界等费用线,三个企业的最佳区位又在哪?为什么?在图中画出企业的最优区位。如果第二个圆为临界等费用线,那么这三个企业没有最佳区位。因为三个企业的临界等费用线无重合的地方即成本的节约低于运费成本的增加。如果最外边的圆为临界等费用线,三个企业的最佳区位在这三条临界费用线内测的交叉区域。因为三个企业的临界等费用线无重合的地方即成本的节约高于于运费成本的增加。中心地: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中心第三原则: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三原则下的中心地及市场区的等级数量原则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为其高一级中心地数量的3倍。克氏中心地理论和实践意义(选择题)地理学由传统的区域描述走向对空间规律和法则探讨的直接推动原因,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企业增长动因: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来自竞争的压力。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公司组织结构:功能部结构、产品部结构、区域部结构、顾客部结构、矩阵结构。跨国公司:指在两个以上国家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既然段。在新产品阶段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良好的通讯解除条件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的都市中心。在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改变。由于该阶段产品的市场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在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折衷原理的优势: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集中于经济中心布局、集中于边界地区、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便利的交通运输、及时的信息获取、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R&D区位要求为:接近科研机构和贸易组织、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供应地、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广泛性、层次性、区域性、多面性、差异性、时间性。区域经济结构: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产业: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总称。关联产业: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置、协作的产业。根据产业对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可以划分为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很高,如农业、采矿业。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购买生产资料,如钢铁工业、化学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劳动力特别是大量廉价劳动力,如传统的纺织、食品等工业部门。技术密集型产业:依靠技术的投入,技术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较大,如高科技产业。按照产业的技术先进程度,将产业分为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按照产业的发展前景、发展潜力的大小将产业分为夕阳产业和朝阳产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社会消费、资源状况、科学水平、基础和传统、区域联系和区域分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1.国家产业政策2.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市场容量和市场寿命3.主导专业化部门的技术生命周期4.区域资源供应状况的变化什么是配第-克拉克定律?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什么是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区域空间结构: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空间结构组成要素:点、线、域面和网络。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区位指向、集聚与扩散机制、空间近邻效应。区位指向: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的趋向。集聚: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