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高考地理总复习研究——分析高考试题、明确考核目标、探讨备考策略潘化兵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一、分析高考试题,明确考核目标(一)基于试题构成要素的考核目标立意:考查目标,是试题的核心和主题情境:实现立意的材料和介质,关系着立意表达的程度设问:试题的呈现形式,关系立意实现的程度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即文综四项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这好似、技能,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四项能力的顺序本质上就是解题的一般思维过程。因此,高考试题的立意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读,一是做题的角度(文综三科共性的地方),就是考学生规范的做题思维过程;二是从学科的角度来,即三个学科个性的地方,学科的知识结构、学科的技能、学科的思想。即:共性:文综四项能力(做题的一般思维过程)个性:(1)知识结构(知识点结构);(2)学科技能(单项技能);(3)学科思想。【真题分析】读图,回答1、2题。(07年宁夏卷)1.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2.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A.增加了湿、热程度B.降低了干、热程度C.减轻了寒冷的状况D.加剧了干燥状况立意:四大洋的空间位置、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空间定位的思路和方法。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等做题思维过程。情境:世界局部区域图。设问:选择题。答案:1.B2.D【真题分析】右图示意日本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读图2,完成5~6题。(08年宁夏卷)5.符合纬度地域分异的表现是A.T地与Q地樱花初放日期相近B.樱花初放日期在Q地晚于R地C.R地与P地樱花初放日期相近D.樱花初放日期在T地晚于R地6.影响乙岛M、N两地樱花初放日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N地接受太阳辐射较多B.M地受南下寒流影响C.N地地势较为低平D.M地受北上暖流影响立意:地域分异规律、影响气温的因素、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等值线图的判读思路和方法、区域空间定位的思路方法。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等做题思维过程。情境: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等值线图)。设问:选择题(对比分析与判断)。答案:5.D6.B【真题分析】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图8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完成27、28题。27.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A.顺风顺水B.顺风逆水C.逆风顺水D.逆风逆水28.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题要是A.森林锐减B.土地沙漠化C.土地盐渍化D.物种灭绝立意: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土地荒漠化的判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区域空间定位的思路和方法。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等做题思维过程。情境:世界局部区域图。设问:选择题。答案:27.A28.B【真题分析】(36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5)说出澳大利亚东岸污染扩散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7分)立意: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看图描述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变化的思路和方法、区域空间定位的思路方法。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等做题思维过程。情境:澳大利亚图。设问:简答题。答案:(5)东岸污染由近岸向大洋扩散(向东、向南扩散);东部海区主要受由低纬(西北)向高纬(东南)的洋流(暖流)影响。以上四道高考真题,虽然情境创设不同,设问角度不同,设问形式也有差别,但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考查了同一个知识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只要我们能做到全面性、理解性、结构性、应用性掌握这一知识点,抓住高三复习备考的本质,情境的变化和设问角度的变化都是外在形式的变化而已,这样的备考就应该是高效的备考。(二)备考地理高考的基本指导思想1.做题能力——精讲精练、专题突破平时的教学中提倡精讲精练,强化落实;在模拟考试时,可以结合模拟考试进行做题过程、方法、技巧的专题训练。2.学科技能——单项技能突破学科技能单项化单项能力案例化案例教学过程化过程教学方法化方法教学系统化3.知识结构——知识点结构突破★学科知识结构★模块知识结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章知识结构:宇宙中的地球等★知识点结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二、2012年地理高考备考策略(一)精选试题,规范过程,突出方法1.宏观过程与方法(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明确试题的考查意图、方式,从哪儿获取和解读?如何获取和解读?为什么要获取?(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①将获得的地理信息迅速同所学知识、基本技能建立准确而有效的联系;②自如地调用或驾驭知识、技能完成任务,解决问题。(3)根据材料、设问,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参考分值等,确定答题思路;(4)组织语言,科学、全面、逻辑清晰、简洁地加以描述。【试题精讲】(36分)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右图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10分)答案:气温分布特点:气温由东南向西北(或由南到北)递减(2分),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陆内陆(或东南部大于西北部)(2分),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2分)。等温线弯曲原因: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增温;(2分)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2分),致使等温线向北弯曲2.微观过程与方法(1)描述等温线分布特点的思路和方法★分布的数值范围(极值);★分布的数值变化趋势;★分布的变率;★分布的凸变;★其他。(2)阐释气温分布特点的思路和方法(3)描述某一条等温线走向的思路和方法首先观察是否有拐点,如果有拐点,就要分段描述。【真题迁移】(24分)古人在一篇游记种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16分)答案:东段:大致东西走向,主要受太阳辐射(纬度位置)西段: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地形)(二)备考内容,系统规划,有机整合1.整合备考内容的必要性2.整合备考内容的主要依据1.考试大纲;2.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3.突出重点、分散难点;4.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目标;5.其他:教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等。3.地理备考内容的整体设计4.地理备考内容的顺序设计(1)地球仪和地图;(2)区域地理(基础);(3)自然地理;(4)人文地理;(5)专题系列设计。①设计“小专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②设计“重要地理要素专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③设计“重要地理问题专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④设计“重要地理能力专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⑤设计“区域专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⑥设计“热点专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6)套题训练设计5.整合备考内容的案例分析——地形(1)课标整体解读地图①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②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③在地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海洋和陆地(世界地理)①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②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③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认识区域(世界地理)①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②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③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环境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④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中国地理①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②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地形特征;③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④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⑤举例说明区域类内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⑥举例说明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模块一①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②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循环过程;③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④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⑤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⑥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备考内容整合①地形概述: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地形及其分类等;②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绘制及其判读);③描述地形、地势特征的一般思路和方法;④地球的圈层结构(地壳与岩石圈);⑤岩石圈的物质循环;⑥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⑦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⑧板块构造学说。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⑨其他:地质灾害、海底地形等。(三)备考目标,三维设计,全面提升1.备考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思路和方法)、观念。2.实现备考目标的核心环节强化过程,提炼方法,重在应用;突出理解,形成结构,实现迁移;体验观念,感悟三维,全面提升。3.备考目标设计的案例分析(1)“描述地形、地势特征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教学设计①七大洲地形的基本特征②描述地形、地势特征的一般思路和方法③中国地形的基本特征④试题精练【试题精讲】右图为某国简图。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07年高考题)(1)该国南部海域属于洋,该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6分)参考答案:(1)印度以平原为主(大部分为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势低平,北高南低。【试题迁移】(36分)右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4分)参考答案:(1)(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北高南低,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试题迁移】(3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6分)参考答案:(1)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2)“影响地表形态的内外力因素”教学设计①知识结构梳理命题角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地质作用的描述(判断)和阐释;☆地表形态的成因阐释(分析、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②试题精练【试题精讲】(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右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8分)参考答案:丙地属于丘陵地形,地势低于乙地,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丙地比乙地更多受到人类的影响(如林地被毁,过度垦荒等)丙地更易被侵蚀。【试题迁移】(25分)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右图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右上角小图是图6中C地实测高程点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图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4分)参考答案:(1)低山丘陵。流水侵蚀。(4分)【试题精讲】(36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参考答案:入海口地形起伏大,海底深度较深,加之G河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地形起伏不大,河流含沙量小,河流输入海洋的泥沙量小,因此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试题迁移】(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个题。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下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下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1)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暖石堆积的原因。(8分)参考答案:(2)乙地位於(羅納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堆积。【试题精讲】(36分)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