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室室内空气质量测试方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T/CAQI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标准T/CAQIXX-201X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测试方法Indoorairqualitytestmethodsforclassroomofelementaryandsecondaryschool201X-XX-XX发布201X-XX-XX实施----------------------------------------------------------------------------------------------------------------------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发布II目录前言...........................................................................................................................................11范围...................................................................................................................................22术语和定义.......................................................................................................................23规范性引用文件...............................................................................................................24测试条件...........................................................................................................................25测点及采样点要求...........................................................................................................36有人工况的测试方法.......................................................................................................37无人工况的测试方法.......................................................................................................58测试结果的表示...............................................................................................................59评价方法...........................................................................................................................5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教育装备协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成都易态易优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佛山市顺德区温宝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科罗迪托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教育装备协会、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江苏中科睿赛污染控制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天河兰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浙江星月电器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邓高峰、岳仁亮、杨英霞、伍品、杨彬、高麟、邱兆云、周翔、杨顺鑫、张国庆、文炎、林景祥、黎泽明、谢小保、张庆松、徐领青、杨超、李岳山2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测试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的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既有及新建中小学校的普通教学教室,其它类似用途的室内环境可参照执行。本标准不适用于有特殊净化卫生要求的室内空气环境。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规范》T/CAQIXX-201X3术语和定义3.1有人工况Occupiedclassroom指教室正常教学期间的工况。3.2无人工况Unoccupiedclassroom指教室放学或者放假期间的工况。4测试条件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的测试,应在空调采暖系统正常运行、门窗关闭、室内正常教学,相关通风系统正常开启1h后进行。固定式家具应保持正常使用状态。教室内二氧化碳(CO2)、可吸入颗粒物(PM2.5)、臭氧(O3)浓度的测定,应在有人工况下进行。至少连续测试1个小时,包含1节完整课时45min、课间10min和后节课时5min。有人工况测试时,上课期间,门、窗关闭,下课时,门可以随意开启,不得开窗。教室内甲醛(HCHO)、氨(NH3)、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测定,可在无人工况下进行,至少连续采样45min。采样期间,门、窗关闭。35测点及采样点要求5.1测点及采样点数量小于72m2的教室设一个点,大于72m2的教室按超出面积比例增加点数。测点及采样点均匀布置在教室中线或对角线上。同一个测试项目的多个测点或采样点应同时测量。5.2测点及采样点位置测点或采样点应避开通风道及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rn。5.3测点及采样点高度测点或采样点的高度应与人的呼吸带的高度相一致,距地相对高度1±0.2m。5.4测试及采样方法和仪器有人工况可选用便携式测量仪器,测试时间间隔2-5min。无人工况应选用合适的采样方法和仪器。用于室内的采样器的噪声应小于50dB(A)。6有人工况的测试方法6.1二氧化碳(CO2)浓度的测定6.1.1测量仪器教室内二氧化碳(CO2)浓度的测定采用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测量仪器可为便携式二氧化碳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6.1.2测量步骤测量仪器的零、终点校准合格后,将采样器探头拉开,用皮管将取样器与仪器入口相接,出口放开泵开关,将被测环境的气体抽入仪器内,从显示器上直接读取被测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值。再次测量时,可不必再回零,将探头指向采样点位置,直接测得浓度数值,直至测试结束。6.1.3测量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要求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4表1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性能指标要求项目性能指标项目性能指标测量范围0~20536mg/m3(0~10000ppm)响应时间T0-T90≤10s线性度≤±2%F.S跨度漂移±2%F.S/3h重复性≤1%F.S零点漂移≤±2%F.S/h预热时间2min环境湿度90%R.H环境温度0~35℃(极限环境使用温度40℃)------6.2细颗粒物(PM2.5)浓度的测定6.2.1测量仪器教室内细颗粒物(PM2.5)浓度的测定采用光散射法,测量仪器可采用便携式光散射式粉尘仪。6.2.2测量步骤每次测量前,应开机对粉尘仪进行调零校准,并设定测定时间和测试间隔,按使用说明书操作仪器。6.2.3测量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要求光散射式粉尘仪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光散射式粉尘仪性能指标要求项目性能指标测量分辨率对于校正粒子为分辨率0.001mg/m3测量相对误差对于校正粒子测量相对误差小于±10%测量范围0.001mg/m3~2.000mg/m3以上6.3臭氧(O3)浓度的测定6.3.1测量仪器教室内臭氧(O3)浓度的测定采用紫外光度法,测量仪器可采用便携式臭氧分析仪。6.3.2测量步骤接通电源,打开臭氧分析仪主电源开关,按照仪器要求预热,待仪器稳定后、连接气体采样管线进行测定。6.3.3测量仪器性能指标臭氧分析仪性能指标应符合如表3的要求。5表3臭氧分析仪性能指标要求项目性能指标测量分辨率0.001mg/m3测量相对误差小于±10%测量范围0.001mg/m3~2.000mg/m37无人工况的测试方法教室内甲醛(HCHO)、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氨(NH3)的分析方法可按照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8测试结果的表示教室内各项空气质量参数的测试结果,用式(1)进行处理与表示:=××(∑∑)(1)其中,C——教室内各项空气参数的平均浓度,ppm、mg/m3;——第i个测点,第j次检测值,ppm、mg/m3;N——测点总数;M——总测试次数。9评价方法教室空气质量的评价内容包括二氧化碳(CO2)、可吸入颗粒物(PM2.5)、臭氧(O3)、甲醛(HCHO)、氨(NH3)、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指标。当所有指标满足《中小学教室空气质量规范》T/CAQIXX-201X的一级浓度限值时,室内空气质量为一级;当有一项或多项指标不满足一级浓度限值,但是满足二级浓度限值时,室内空气质量为二级;当有任何一项指标不满足二级浓度限值时,室内空气质量为不合格。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