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1文明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是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研究发现,人类现代文明在4.4万年前就已出现。2狭义文化即“广义文化”中的观念形态或“精神财富”部分。通常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这是以前苏联学者为代表的一种传统观点。它只强调了凝固化的精神财富,而忽略了创造、传播精神财富的文化活动本身;且难以解释从精神财富到物质财富、从物质财富到精神财富之间的联系与转换。这种静态的表述方式往往为各种静态的文化制度专史所采用。但在总体的文化研究或文化史研究中,这一术语却不足以描述文化的动态特征和揭示文化的运动规律。3宗法制度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到周代逐渐完备。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庶子分封为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职位由嫡长子继承,他们以国名为氏。诸侯的庶子有的封为卿大夫,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职位由嫡长子继承,他们以官职、邑名、辈份为氏。卿大夫至士的大宗、小宗关系与上相同。有世袭权的嫡长子称宗子,他们有掌握本族财产、祭祀,管理本族成员的权力。后世地主阶级长期利用这种制度,来巩固其政权、族权、神权、夫权。4二十四节气它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独特的发明与伟大的创造,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在《淮南子·天文训》中就全部出现,《淮南子·天文训》中使用的农历是秦汉之际的颛顼历,因而至迟在战国末年二十四节气就全都产生了。5儒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由孔子创建的一个重要学派。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崇尚道德教化,宣扬“仁义”、“忠恕”和“中庸之道”,政治上提倡德治、仁政和王道。孔子死后,儒家分化为八个流派,最重要的是孟子和荀子两派。都继承并改造了儒学。秦汉以后,儒家适应各个时期封建统治的需要,融合法、道、佛,不断改变其形态,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近代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儒家思想也逐步丧失其统治地位,走向衰落。6道家崇奉老子、庄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又称“道德家”。《汉书·艺文志》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创始人为老子。其学说的主要内容是:“道”(或“一”)是万事万物的本源,“道”是虚无的。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认识论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伦理上,主张“绝仁去义”,“绝圣去智”,认为仁义礼智是祸乱之首,与儒家思想针锋相对。7墨子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名翟。鲁国人。早年曾受儒家教育,后抛弃儒学,创立墨家学派,成为儒家思想的主要反对者。他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反对非正义战争,重视生产劳动。在认识论上,墨子提出了著名的“三表”说,确立起唯物主义的认识方向。著作有《墨子》。8谶纬谶书与纬书的合称。谶为预言未来事象的文字图录;纬书系对经书而言,乃以儒家经义,附会人事吉凶祸福,预言治乱兴废,多有怪诞无稽之说,与谶言、谶记混杂流行。西汉后期至东汉,谶纬之学大盛。如王莽谋建新朝,上下争言符命。刘秀起兵,亦以图谶笼络人心。而后民间起义亦往往假借谶纬,号召群众。故魏晋以后封建王朝皆禁止谶纬书流传。至隋,炀帝遣使行四方,搜集与谶纬有关之书籍皆焚之,为吏所纠者处死,其学遂微。9公羊学讲求《公羊传》的儒家今文经学学派。《公羊》学有两个兴盛时期。一是汉代,一是清末。汉代《公羊》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董仲舒、何休。董仲舒著有《春秋繁露》,何休著有《春秋公羊解诂》。清末《公羊》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刘逢禄、廖平等人,刘逢禄著有《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公羊春秋何氏解诂笺》,廖平著有关于《公羊传》的著作数种。《公羊》学以善讲微言大义著称,何休《春秋公羊解诂序》:“其中多非常异义、可怪之论。”《公羊》学所讲微言大义有孔子为汉制、大一统、三科九旨、五始六辅二类七等等。《公羊》学的特点是与政治有密切联系,汉代曾是武帝时制定政策的重要根据,清末则被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人利用来宣传自己的政见。10三统说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一种历史发展的图式论,认为每一王朝建立伊始,必改正朔,易服色,以示受命于天。“正”指一岁之始,即农历正月;“朔”为一月之首,即农历初一。认为夏以寅月(农历正月)为正月,色尚黑,为黑统;商以丑月(农历十二月)为正月,色尚白,为白统;周以子月(农历十一月)为正月,色尚赤,为赤统。认为历史的发展即按黑统、白统、赤统的次序循环更迭,周而复始。认为每一朝代虽有正朔、服色之改变,但“道”不变,“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楚庄王》),“若其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尽如故,亦何改哉?”(同上)其说源于战国以来阴阳家五德相生相克的理论。东汉《白虎通义》对此作进一步的发挥,使之更加系统化,是一种典型的历史循环论。11三世说三世即指“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儒家公羊学派关于历史进化的一种理论。西汉董仲舒把《春秋》所记载的鲁国12世分为三段,即“所传闻世”、“所闻世”、“所见世”。近代康有为发挥了“三世说”的理论,把“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分别指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共产主义。他认为当时中国正处在“据乱世”,西方国家则已进入“升平世”,因此,必当变法,实现君主立宪制。12郑玄东汉著名经学家、文献学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世称“后郑”,以别于郑兴,郑众父子。曾入太学学《京氏易》和《公羊春秋》,又从张恭祖受《古文尚书》、《周礼》、《左传》等,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回乡后,聚徒讲学,弟子众至数百千人。因党锢被禁,潜心著述,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称郑学。在整理古代文献上卓有贡献。13熹平石经东汉熹平四年(175),蔡邕等人为校定《诗》、《书》、《仪礼》、《公羊传》、《论语》五经文字,由蔡邕以隶体书写,刻石立于太学门外,观者、摹者如云,车马填塞街陌。可惜后遭兵燹,荡佚无存,宋以后才偶出残石。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刻石工程,石经不仅校定了经典,也规范了汉隶,其字体一丝不苟,笔笔入规,字形方正,端美雄健。14古文经学15今文经学16疏不破注“疏”是对注的解释。指解释注文不得与原注有出入,注文错了,也要顺着它强词辨说,有比注文更好的解释,也不能采用,要一概排斥。如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即恪守此原则。这种盲目从旧注的思想,大大地束缚了注疏家的手脚,致使一些疏文陈陈相因,毫无新义。但在客观上避免了妄改古注的弊端,使较好的古注得以保存下来。17宋初三先生指北宋初期的胡瑗、孙复、石介。三人均以仁义礼乐为学,提倡“修性顺命”,主张言“性命之理”。其学开宋代理学之先河,尤对二程有重大影响。朱熹有“伊川不敢忘三先生之语”之说。南宋末黄震认为“本朝理学至伊洛而精,实自三先生而始”(《宋元学案·泰山学案》引)。参见“胡瑗”、“孙复”、“石介”条。18北宋五子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他们对北宋哲学思想的发展,尤其是对开创宋代理学起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认为,延绵好几个世纪的“宋明理学”,就是从他们开始的。周敦颐作《太极图说》,揉合道家无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提出“无极而太极”等重要命题,实为宋代理学开山鼻祖。其理学思想传播较广,形成濂溪学派,学者称其为“濂学”。邵雍代表百源学派,以“象”和“数”来理解宇宙的进化过程,创立北宋先天象数学。张载著《正蒙》等众多著作,倡“气本论”,门人遍布四方,创横渠学派,学者称“关学”。程颢、程颐为胞兄弟,合称“二程”,他俩分别是明道学派、伊川学派的代表人物,倡“理本论”,他们的学说被学者称为“洛学”。理学共有四大派别,即濂洛关闽,北宋五子占了三席,闽学代表是朱熹,可见他们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19鹅湖之会南宋朱熹与陆九渊进行的一次哲学辩论会。淳熙二年(1175)四月间,吕祖谦约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等会朱熹于信州(今江西上饶)之鹅湖寺,讨论治学方法,意图调和朱、陆两家争执。朱熹主张“道问学”,谓当“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观察外界事物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主张“尊德性”,以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认为心即是理,不必多做读书穷理工夫。陆自命为“易简工夫”,讥朱为“支离”;朱则讥陆为“禅学”。这是一次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与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之间的争论,时称“鹅湖之会”。20乾嘉考据学随着清朝统治趋于稳固,思想学术界呈现了与清初不同的变化,即考据学开始在学术界占有主导地位。乾嘉考据可认为是一种学风,也可指一种方法,却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学科。因为这个时期的学者都尊行以经学为主的汉代学术,故称这个时期的学术思想为汉学。又因为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朴实无华的考据功夫,故又称其为朴学。乾嘉时期的学术发展也称之为乾嘉考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