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艺术欣赏通识班级:123班姓名:周东学号:20144372专业:英语学院:外国语学院所选课程:审美与艺术欣赏一.教学参考书(相关名著依次写出:书名、作者、年份、出版社)1.书名:《大学通用艺术欣赏与审美教程》作者:刘长庚年份:2010-01-01出版社:上海人美内容简介:我们以前阅读过的“艺术欣赏”,大体可以分两类,一是欣赏的概论,就是系统地讲艺术概念,原理和欣赏的心理规律;二是艺术门类和作品介绍,讲某种或者各门类艺术的基本知识,然后,列举很多代表作品,分析它们。其实,我们明显感觉到,艺术“欣赏”和艺术“理论知识”是两码子事,就是说,你可能有很多的艺术知识,但还是不懂艺术欣赏。就像“审美体验”和“美学研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一样,学习“艺术欣赏”的基本知识和“艺术欣赏”本身,显然也不是一个东西。比如艺术理论的介绍有时让人感觉枯燥、艰涩,乏味,而艺术欣赏则是一至少应当是-一个开心愉快的过程。2.书名:《影视艺术欣赏(全国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规划教材)》作者:陈思慧年份:2011年7月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陈思慧等的《影视艺术欣赏》主要介绍影视艺术发展历史、基本常识和鉴赏方式等,将知识性、趣味性、鉴赏性相结合,以大量影视片段或影视作品为例进行讲解,融影视艺术理论和鉴赏内容于一体,以介绍影视艺术常识和提高欣赏能力为主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本书为高职高专公选课规划教材,考虑到广大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情况,行文力求深入浅出,明了易懂,引导读者步步深入影视欣赏领域,掌握影视欣赏技巧。《影视艺术欣赏》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也适用于中专学生,对于大、中专教师以及对影视艺术欣赏感兴趣人士也有较强的参考价值。3.书名:《审美文化新视野》作者:徐放鸣等著年份:2008年3月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所撷取的休闲、野趣、游戏、时尚、消费文化、大众传媒、新媒体艺术、图文文学等专题,都是当代审美文化理应关注并应给予文化解释和审美评判的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同时,对于这些与当代大众生活联系日益紧密的新兴领域,又力求能够从审美文化的向度作出较为深入的学术考察。全书从范畴学的研究视野出发,努力做到史论结合,既注重从“史”的角度给予纵向的学术梳理和文化诠释,在古今比照中寻求审美文化及诸文化现象的历史内涵与当代意义;又注重从“论”的角度进行形而上的逻辑推演和深度挖掘,展现审美文化与诸文化现象的哲学命意和文化精神。4书名:《大学校园审美文化研究》作者:周希贤主编年份:2012年8月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周希贤主编的《大学校园审美文化研究》围绕文化与文化审美育人功能,大学校园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审美化,大学校园审美文化的定义、特性、结构层次、内核、功能及其建构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揭示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其内核是思想观念与价值追求;揭示了审美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实现深刻而全面育人功能的关键,审美文化的根本目的是正确思想观念的引领与正确价值观念的导向;研究并提出了大学校园审美文化科学建构的思路。5书名:《民族审美文化论》作者:梁一儒年份:2007年3月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征引中外美学史、艺术史丰富翔实的资料,融美学、心理学、民族学和文化学于一炉,以广阔的事业分析论证了民族审美心理的构成、形成条件、类型特征和符号系统,对民族审美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性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总结。全书共分五部分:经典作家论民族文学,民族特点、民族风格、民族审美心理、序跋选辑、附录。6.书名:《艺术欣赏(刘运福)》作者:刘运福年份:2015年9月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主要通过书法、绘画、雕塑、剪纸等的表现形式与发展演变进程,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熟悉基本审美特征,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与人文内涵,感受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公共艺术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书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使用。7.书名:《新时期青少年艺术与审美读本》作者:谭棋介年份:2012年12月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内容简介:谭棋介编著的《新时期青少年艺术与审美读本》内容简介:艺术,是人类不断探索美好生活的结品。古往今来的文学大师们,以其洞察世事的深刻思想、出神人化的写作技巧、细腻真实的审美情趣,凭着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灸人口的美文名篇。《新时期青少年艺术与审美读本》注重培养青少年审美品味,包含生命之美、灵魂之美、爱心之美、自然之美等,并带领青少年鉴赏艺术、陶冶情操,继而进人美的最高境界。8.书名:《美与物——论艺术产业中的审美与经济》作者:李艳年份:2012年5月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以艺术产业的当前发展作为现实背景,分析了审美与功利、功利与经济、经济与审美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艺术产业构成了审美与功利、艺术与经济关系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并从审美和经济两个方面考察了当今艺术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状况,提出可着力构建审美价值体系的艺术产业门类和途径。尤其在讨论当前艺术产业中存在的片面追求经济价值而降低审美标准的现象时,本书通过对功利与经济的区分,指出艺术产业追求经济价值的实现不能简单地视为一种功利性活动,追求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只是艺术产业运行的直接目的而并非最终目标,其终极目标是通过艺术产业的运行,借助艺术传播途径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使思想和文化得以交流和推广,从而有助于构建社会生活的核心审美价值体系。因此,审美因素和经济因素只有相互配合、互相协调,才能真正推动艺术产业的发展,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构建审美价值,从而达到经济与审美的双向共赢。9.书名:《国民艺术素养读本·人与审美》作者:王一川年份:2011年1月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本卷的选文标准是这样的:第一,体裁兼收并蓄,理论文字、学术随笔、文艺作品均可,以富于文采、风格或个性化修辞的文章为主,思辨性文章应有独特特色、文采或风格;第二,观点兼容并包,突出当前全球化与多元文化语境中人际平等对话与沟通;第三,本土现代文为主,辅之以古代及外国文章;第四,兼具理性深度、经典性、可读性和感召力,尤其突出个体体验和感召力(即不是理论说教而是魅力感染);第五,作者个性独特而鲜明;第六,长短文相间,短文为主;第七,2l世纪前经典文章为主,酌选少量新近文章。而从文际关系来看,每章内(即主题词下)各篇选文之间尽可能构成多元而系统的关系,综合地阐释主题词的内涵;.选文排列应体现内在的逻辑线索。在选文篇幅方面,每篇一般在几千字,尽量少选长文,尽可能多选优美短章,以便广大读者阅读。10.书名:《目击者文化指南——摄影艺术》作者:(英)安著,徐凤译年份:2010年8月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内容简介:众所周知,摄影就是“用光写作”。然而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描述只是对摄影的轻描淡写,就像说文学只是“用笔写作”一样。其实,摄影远不止于此。想想摄影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影响,不禁令人敬畏。本书将带你走进摄影艺术,揭开摄影的神秘面纱!三.相关论文(相关论文依次写出:名称、作者、摘要)1.名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作者:张永芳;出版源:山东师范大学2011论文摘要:美术鉴赏教学是以美育为基础的,是引导学生开展审美活动的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提高审美素养、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对当前普通高中学生的美术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美术鉴赏作为高中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对于审美教育的发展、学生审美心理建构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如今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教师教学方法选择不当,诸如“传递——接受式”的课堂教学大行其道、“教师主控”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度”型教学对学生给予过分自主,变成了学生课堂上的放任自流。此外,根据调查问卷可知,当前高中美术鉴赏课程存在教材、教师、学生等方面的一些问题。高中的美术鉴赏课程本质是要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本文结合了具体的教学案例并分析了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实现师生互动、如何对教材进行解读、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提高其审美能力等。通过对具体教学实践的总结,文章提出了美术鉴赏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对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课堂互动,营造和谐审美环境;二是紧扣学科特点,强调基本审美知识;三是展开对比鉴赏,提高视觉审美能力;四是传授鉴赏方法,培养审美鉴赏能力。2.名称:影视艺术审美与鉴赏教学探析作者:付庆军出版源: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影视教育(2006年21期)论文摘要:影视艺术审美与鉴赏在影视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全面提高影视艺术鉴赏教学质量势在必行。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应积极分析学生鉴赏心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控。3.名称:论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作者:葛华东出版源:美学论坛(2013年01期)论文摘要:正艺术鉴赏是对各种不同门类艺术的完整的动态审美过程和审美再创造活动(包含复杂的审美心理因素和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其三个组成部分——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各有特点,缺一不可,三个阶段依次递进,呈现出阶段性与层次性特征。艺术鉴赏,即鉴赏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如美术、音乐、戏剧、文学、影视、曲艺、舞蹈等等,内容庞杂,形式多样,涉及历史、文化、习俗、宗教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鉴赏与欣赏语义相近,但有所区别,它在程度上更甚于欣赏,是鉴。4.名称:现代商业广告摄影的审美和鉴赏思辩作者:陈志宏;出版源:飘逸的想象(2007年02期)论文摘要:商业广告摄影美术界的成熟表现在也已经不满意理性制作主义对广告摄影作品感性审美认识的贬低和轻视。同时认为以往的知识体系有个重大的缺陷:即缺乏对于感性审美深度认识,主要体现出审美意识和艺术问题的严肃的哲学沉思。致使现代商业广告摄影从理性认识有逻辑学在研究,意志有伦理学在研究,但商业广告摄影感性审美认识还没有一门专门的学科去研究。因此,我们提出应当有一门新思维路向来专门研究商业广告摄影感性审美认识。5.名称:论电影鉴赏中的下意识音乐审美作者:吴海;出版源:艺术与技术(2012年05期)论文摘要:电影欣赏活动中的音乐审美几乎总是处于下意识的状态,处于一种被动的、限定的、具有强烈倾向性的状态。电影为影片中的音乐审美提供了大量非音乐性因素,使音乐的审美变得有依据。电影鉴赏者在对电影中的文化意义高度理解时,与之相关的电影音乐审美直觉和体验就更加明显。电影音乐通过序曲、插曲、终曲(片尾曲)发挥预告、支撑渲染、总结等作用,使用烘托、暗示、铺陈等手法,分别提示和满足了观众的空白(期待)视野、平行(感受)视野和总结(拓展)视野。6.名称:影视艺术审美与鉴赏刍议作者:祁凤霞;于元青;祁海霞;出版源:思考与言说(2008年18期)论文摘要:影视艺术鉴赏通过对影视艺术的观赏达到对美的体验、乃至对生命的体验,从而获得身心的愉悦。它除了具备艺术鉴赏活动的基本特征外,还因其独特的形态而具有被动性、亲和性、感受性等鲜明的特点。它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把握。7.名称:老庄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作者:王建疆;出版源:复旦大学论文摘要:《老庄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一文运用现代生成论思想,从内审美的观点出发,接着新儒家、新道家以及非儒非道家关于老庄人生境界的话题,着力探讨老庄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问题。传统人生境界论在对待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关系时,基本上先假定人生境界的现成性存在,然后再去论述其中各种境界的高低。在这种思维方式制约下,产生了天地境界最高论(冯友兰);审美境界最高论(李泽厚);宗教境界最高论(宗白华、方东美);儒教境界最高论(唐君毅);道德境界最高论(钱穆);艺术精神最高论(徐复观);“道的境界”(陈鼓应)最高论等。这些“最高论”貌似对立,但在将人生境界视为现成的等级排序上却有着惊人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