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说课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匆匆》说课稿各位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课《匆匆》,结合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学段的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我先说说本年级段的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的要求。一、课标分析(一)、识字、写字教学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对于书写练习,除阅读课上指导写字外,主要凭借本册配套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对于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鼓励学生勤查字词典,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独立识字和理解词语的能力。(二)、阅读教学高年级,要进一步提高阅读,特别是默读的速度和质量,能体会词句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诗歌、叙事性、说明性等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和处理信息。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我觉得应该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我们要注重学生这些阅读习惯的培养:认真阅读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边读边做记号的习惯、质疑问题的习惯、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相结合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阅读后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三)、习作教学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丰富见闻,要激发想象,让学生吐真言,抒真情。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习惯。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还要讲究作文速度。《课程标准》提出:“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这就强调了一个“快”。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四)、口语交际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学生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听他人说话能抓住要点,简要转述,能做简单的发言,使用文明语言。(五)、综合实践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能组织讨论、进行专题演讲。二、教材分析《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课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本组课文的学习重点是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段,联系实际生活,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阅读的时候,先要读通、读懂,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还要想开去,想到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并把自己想到的与同学、老师广泛交流,从而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基于对新课标、教材、学情等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2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感受语言美,仿写句子。2、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从而明白珍惜时间,进而珍爱生命。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三、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本文文辞优美、情感浓郁,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创设实践语言的场景,通过朗读,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用有感情朗读贯穿全课教学。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读,边读边想,读想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同时,围绕文中的重点句子,发挥想象力,联系实际,理解句子的内涵,通过口语练习和仿写练习的尝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四、课前预习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布置的课前预习是:1、搜集朱自清的资料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对作者有初步的了解;2、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读通读顺;3、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边读边思,针对课后问题或文中感受深刻的句子,做简单的批注。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温情导入,引出“匆匆”导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我们的小学生活过去了还能再回来吗?那么,是谁带走了我们的往日?是谁让我们就要和小学生活说再见?(时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课《匆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自身引发思考,很自然地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时光匆匆。)(二)、初读美文,感知“匆匆”1、简介作者介绍写作背景。2、请几名同学分读课文3、检查生字词,正音。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收集信息,分享信息,对朱自清这位文学巨匠有所了解。对课前预习进行检查反馈,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三)、精读美文,品悟“匆匆”1、请大家再次用心去品味这篇文章,你觉得作者的哪些句子写的非常好,你特别喜欢或者觉得句子的含义很深刻,就多读一读,看看你能感悟到什么。(设计意图: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2、在自学的过程中,哪些句子或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使你为之感动呢?我们一起交流。(以下几段的教学可以打乱顺序,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灵活引导感悟。)预设一: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引导学生谈体会。(1)运用了排比句。(评价:你能注意到作者的语言表达,这是学习语文很重要的方法3(2)指导朗读:燕子,杨柳,桃花,它们走了,没关系,在来年的春天都会回来,那将是一幅多么美的图画,该怎么读呢?(3)生练习读句子。(教师指导读出“去——来”“枯——青”“谢——开”的充满希望。)(4)回应头涔涔而泪潸潸过渡:作者主要是要说这个意思吗?(写这个排比句是为了更加鲜明的对比出作者因时间一去不复返而头涔涔,泪潸潸。)把这种鲜明的对比读出来吧!(生读句子“但是,聪明的……不复返呢?”男女同学分别读出这两个层次)。预设二:春去秋来,一年又一年匆匆而过,作者面对自己无意间溜走的“八千多个日子”心里有什么感受呢?他会说些什么?八千多日子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为何“头涔涔”?为何“泪潸潸”?(1)体会用词的准确:算一算,八千多日子是多少年呢?(约24年)为什么作者不用24年,却要用八千呢?(更显得数字多,逝去的年月多,更让人惋惜。)(2)体会作者的心情:当作者突然间想到了自己的24个青春年华已一去不复返,他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呢?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吗?(焦急、难受、猛醒、后悔、紧张、痛惜,害怕、……)(设计意图:在这里要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具有惋惜之情的句子和“我的手渐渐空虚”的朗读。通过让学生充分地自读、揣摩、细细品味后交流,就能深刻体会文中词句所表达的意境,培养学生悟性。)预设三:精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我们的生活是怎样匆匆而逝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日子是在怎样的不经意间消逝的?你是怎样感受时光匆匆,永不停歇的。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几句话。(设计意图:要引导学生抓住“跨、飞、溜”等动词,对句子进行解读。通过仿写,让学生体会时光的匆匆,进行知识的迁移。)预设四:面对如此匆匆而逝,却又了无痕迹的日子作者觉醒了吗?他的内心在想些什么?从哪看出来的?日子除了“如轻烟”、“如薄雾”还像什么?你能说出更美的句子吗?(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感受作者内心的自责和淡淡的伤感,体会到文章的语言美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小结:朱自清先生一生成就却仍在叹息时光的虚度,作为小学生,我们在珍惜时间的问题上又该怎么去做呢?你愿意让你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在闲聊中、嬉闹中消磨、打发掉吗?(四)以读促写,升华“匆匆”学了这篇散文以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对以后的日子有新的认识和打算吗?作为一篇随笔写下来,并在课后相互交流。(设计意图:抓住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的联系,鼓励学生练笔,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五)课后延伸,拓展阅读1、“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作者回答了没有?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设计意图:抓住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想开去,积极拓展他们的思维。并让学生懂得要深化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就要从所读的文章想开去,展开联想的读书方法。)2、阅读主题丛书第一本《感谢生活》中的《每天抽出一小时》和《时间怎样的行走》(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但决不能局限于课本,要以课本为中心,向课外辐射,以一篇带多篇,让名家名作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扎根,使学生的人文底蕴加厚加宽。)3、课外作业:4(1)、学了这篇散文以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对以后的日子有新的认识和打算吗?写一篇随笔。(2)、读一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荷塘夜色》、《春》等著名的散文。(设计意图:这样让学生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上,我力图遵循简洁、美观、实用的原则,板书重点词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积累优美的语句。第二课时我将进行以下方面的教学:1、这样的名家名篇要引导学生背诵积累。2、学会生字词。3、交流随笔4、阅读主题丛书中的《时光老人的礼物》和《时间》关于《语文主题丛书》的使用我们学完一个单元大概需要一个半周的时期,所以我们也要尽量用这一个半周的时期读完这一本与单元配套的主题丛书,我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主题丛书的阅读的:1、课文教学时我一般采用“一篇精读带两篇略读”或“一篇精读带多篇略读”。即从精读中习得方法,到《主题丛书》中迁移运用。这样以文带文,学以致用,巩固学法,读得高效,课内外相得益彰。同时,努力践行着把更多读的时间还给孩子,尝试“一读解千愁”的理念。2、通过自主阅读课帮助学生形成阅读主题丛书的习惯,我一般学完这一组课文后从《丛书》中精选6-8篇与本单元主题相似的文章,先以大约3/4的时间让孩子们自主批注式阅读后以1/4的时间讨论交流。把教学的重点定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好词佳句,学会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阅读、理解,体会写法。这样的做法,既可以使孩子们阅读到更丰富,更精彩的作品,又真正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自能内化知识,自我建构吸纳的习惯,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3、剩下的文章我利用午读和晚上布置作业回家读家长签字的形式督促学生读完。每读完一本,我都进行一节阅读交流展示课,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几篇,为什么?还让学生采用提问抢答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真正读了(如一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等等),通过这些方式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比。当然,当《丛书》里的篇章不能满足孩子们阅读或是不适宜主题拓展时,一定要另外寻找课外资源作补充阅读,阅读《丛书》仅是教学的一个支点,真正的目的是引领孩子们以此有效地去阅读更广阔,更精彩的书籍。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