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有人说:没有过去就没有未来。•那么,我们是谁?•追究过去就必要从源头开始,是文明的起源?我们的先祖?从何处寻?尽管我们不缺勇于探索的先人,但目前也我们只能于浩瀚长河中取些许轮廓为无知求得答案。•历史的开头和终结可能都只是一团混沌,一斧头下去,朦胧不会散尽,但故事开始了。•我们来自神话,最终走向了现实。蒙正国学社琴书伊始•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於天,圣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後乃有三皇,数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处於九,故天去地九万里。•——————《艺文类聚》•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盘古氏,天地万物之祖也,而生物始于盘古•——————《述异记》卷上(作者:南朝梁·任昉)蒙正国学社琴书盘古不有我祖,何开我人蒙正国学社琴书盘古生于混沌之初,鸿蒙未判之先。以一己之力划开混沌,开天辟地,用血肉化身大千世界。盘古身死,引发了一连串的新生。盘古便成了人类的始祖,或者至少是我们的始祖。受到我们的顶礼膜拜,推崇至极。三皇五氏•世界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地进化着,到了距盘古开天辟地50万年时。大陆上逐渐出现了伟大的三皇和五氏。•皇,原意便是神祇。•氏,原意也是神祇,却比皇的神性更少些。•于是三皇和五氏成了我们认可的继盘古第一神祇之后的第二级别的神祇和第三级别的神祇。•三皇五帝的故事溯源于民间传说,其实就是原始社会中为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群体和个人(例如上古洪荒时代的水灾,鲧率领众人治水),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和怀念这些群体和个人的功绩,将他们一一神话,归类为神祇人物以供奉祭祀。•神话遥远难以详细取证,使得今天的三皇五氏说法众多,人物各异。这是远古神话里的浩瀚星辰,扑朔迷离,混沌未知。蒙正国学社琴书三皇五氏蒙正国学社琴书神话三皇•何谓“三皇”?•天皇-----出生于传说中的仙山“天灵山”,有兄弟十二人,在位一万八千年。•天皇是盘古的后裔,这时候中华大地的人民虽都是盘古的后裔,但年代太久远了,分散四方,布满五岳,互相间早已生疏,有的还因利害的冲突,而成为仇敌,纠纷争执,层出不穷。天皇就把他们分为若干部落,每个部落推选或指定一位能干的人担任酋长。华夏子孙自此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民族,具备了国家的雏形。•地皇-----兴起于熊耳、龙门等山,有兄弟十一人,在位一万八千年。•天皇死后,经过若干万年,地皇诞生,那时由盘古眼睛变成的太阳和月亮,以及由睫毛变成的星辰,运转的秩序忽然混乱。有时一连数天都是白昼,有时一连数天都是黑夜。而有些星辰又悬挂的很低,人们走路时,一不小心,脑袋就会撞伤。地皇用他无比的神力,改造天地。他首先把太阳和月亮出现的时间加以固定,使他们作有规律的起落,昼夜才算分明。又规定三十天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使人们知道时间和年龄的计算方法。地皇又命所有的星辰上升,升到遥远的天空。星辰在那里当然非常无聊,地皇就特别允许他们白昼可以在家睡觉,而在晚上再出来探视他们留在地面上的老友。这就是我们白昼看不见星辰,必须晚上才看得见的原因。•泰皇-(人皇)----出生于仙家圣地“刑马山”,有兄弟九人,分管天下九州。•人皇活了一万五千六百岁。有9个有九个弟弟,都神通广大,法术高强。人皇把中国分为九个州,命他的弟弟们各当一州的州长。他自己则住在九州的中央,时常出巡。出巡的时候人皇坐可以在空中奔跑的车辆,驾车的人有3对翅膀,车飞人也能飞,这辆飞车自然就有闪电般的迅速。蒙正国学社琴书三皇五氏•三皇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非常困难。起初人们只会爬到树上摘果子吃,但是果实可不是四季都有的,在生存的压力下,人们终于下了树学会了打猎捕鱼。但这时人们对于捉到的鱼虾和小动物,只能生吞活剥,这跟野兽没有分别。•在住的方面,人们本都住在山洞里,后来人多洞少,实在挤不下而终于被挤出山洞的人,只好向平原发展。平原无法抵御突然而来的野兽和风雨的袭击,而且包括山洞里的人在内,大家又都无法抵御因寒冷和生食所引起的疾病,结果引起大量死亡。•新的时代呼唤新的英雄来拯救人民。•在人们饱受衣食住行各种困苦的时候,几位伟大的英雄应运而生了。“五氏”的出现最伟大的意义就是基本解决了衣食住行这几个最基本的生存问题。看他们的名字大致就可以知道他为我们带来了什么。蒙正国学社琴书神话五氏•何谓“五氏”?•【有巢氏】---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庄子》载:“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燧人氏】---中国上古神话中火的发明者,据《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伏羲氏】---伏羲又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个大发明家。他教民结绳为网以渔,始画八卦。•【神农氏】---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西汉《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女娲氏】---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还有传说女娲补天,制造乐器。《说文解字》曰:“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淮南子·览冥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蒙正国学社琴书有巢氏•有巢氏:通姓氏之子、燧人氏之父,又称大巣氏,简称巢皇,是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氏之一、九皇之一。•巢即穴、屋也。这个神祇的任务是是教人们不再住在地面上,在树上用树枝树叶建造出简陋的蓬盖,作为示范,这就是原始的房屋了,至少可以躲避野兽和洪水。•《路史》记载:昔载上世,人固多难,有圣人者,教之巢居,冬则营窟,夏则居巢。未有火化,搏兽而食,凿井而饮。桧秸以为蓐,以辟其难。而人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木处巅,风生燥,颠伤、燥夭。于是有圣人焉,教之编槿,而卢缉藋,而扉塓涂翳,以违其高卑之患;而违风雨以其革有巢之化。故,亦号有巢氏。驾六龙,从日月,是曰古皇。龟龙效,图书畀,于是文成而天下治。其为政也,授而弗恶,予而弗取,故天下之民皈仁焉。其及末也,有礼臣而贵,仕之专而不享。欲削之权,惧而生变,有巢氏遂亡。居于瓕及盘领。后有巢氏。巢父友许繇、樊竖。繇居沛泽,其道日光,尧朝焉,而逭之。父适闻之,洗耳于频。竖方饮其牛,乃欧而还。•这是我们发展的一个进步,从原始的山洞到建造房屋的阶段。蒙正国学社琴书燧人氏•燧人氏,又称燧皇,或简称燧人,有巢氏之子、华胥氏的丈夫、伏羲与女娲的父亲,名允婼,是中国上古神话中钻木取火的发明者、九皇时代的部落首领。•钻木取火•《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结绳记事•据古史记载,燧人氏发明了“结绳记事”,为禽兽命名,立传教之台,兴交易之道。那时候人类还没有文字,生活中有许多事全凭大脑记忆,但时间久了,有些事情往往会被遗忘。燧人氏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先发生的事打在里边,后发生的事打在外边。为了能够记录更多的事情,燧人氏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细绳染成各种颜色,每种颜色分别代表一类事物,使所记之事更加清楚。在燧人氏以前,人们把所有的动物都叫作“虫”。燧人把这些动物划分为四类:天上飞的称作“禽”,地上跑的称作“兽”,有脚的爬行动物称作“虫”,没脚的爬行动物称作“豸”。•燧人氏为了向人们传授各种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在村子里专门筑了个土台,称作“传教台”。他时常站在台上为大家讲演。他告诉人们:饥饿的时候如何用火来烧烤食物,寒冷的时候如何用火来取暖,打猎的时候如何用火来攻击猎物,遇见猛兽袭击时如何用火来把它吓跑……•据说中国的师道之兴就是从燧人氏开始。•文明伊始•燧人氏在昆仑山立木观察星象祭天,发现了“天道”。因天道而受到启发,燧人氏始为山川百物命名,而有“地道”。天地之德孕育万物,而人为万物之尊。燧人氏以风姓为人类命名,对人的婚姻交配有了血缘上的限制,使人与兽有了严格的区分。这是人类早期的伦理道德,也就是“人道”。•由天道生地道,由天地之道而生人道,这便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天道观。天、地、人始于无名,成于有名。有名则天地开明,人乃文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九千年文明历史由此开始。蒙正国学社琴书伏羲氏•伏羲,风姓,又称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生于陇西成纪,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从历代典籍的记载看,伏羲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创立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伏羲八卦中所蕴含的“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二、教民作网用于渔猎,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由来。•三、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四、始造文字,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形式。•五、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六、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在“三皇五帝”的世系之中,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左传》、《管子》、《周易》、《庄子》、《国语》等先秦典籍都有关于伏羲的记述,在正史中,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肯定了伏羲的历史地位。蒙正国学社琴书女娲氏•女娲,风姓,又称娲皇、女娲娘娘,史记中称女娲氏。生于陇西成纪,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女娲是古代传说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女娲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与伏羲兄妹相婚,在伏羲去世之后代替伏羲统治部众。女娲还发明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水神共工氏与颛顼氏为争帝位而决斗,共工失败而怒撞向山,因此山已变形而不全,故称不周山。不周山乃撑天之柱,被共工一撞,发出了惊天动地的一声响。山体崩塌,天柱折断,大地向东南倾斜,海水向陆地上倒灌。平原上的人多数都被淹死了,幸存者只好逃往山上。但是,山林是兽类的领地,它们受到侵扰后十分愤怒,向人类发起疯狂的攻击。又有许多人被野兽咬死,吃掉。人类遭遇到了空前的灾难,面临着灭绝的危险。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千年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刹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埋塞向四处铺开的洪流。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龙蛇猛兽敛迹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