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比赛获奖PPT——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说课(定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说课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材分析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本节是选自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内容,继第三章介绍了细胞的结构之后,对细胞功能的阐释,主要介绍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运输这一功能,为下一章从能量供应和利用角度分析细胞的功能做了铺垫,同时,对学生理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也有重要意义。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教学对象:高一学生2.学生知识基础: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与功能,并学习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关内容,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3.学生思维特点: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能独立思考,对现象提出疑问,并通过多种途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具备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论依据.对问题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教师的引导.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知识目标1.说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类型和特点2.说出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异同•能力目标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与总结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重点掌握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和特点•教学难点主动运输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讲授法形象记忆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类比较法教学过程问题驱动本节课遵循”问题驱动”的教学理念,以“前置性问题—学习性问题—后置性问题”的设计为主线,共设计21个问题,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教法,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设计问题,将课本新旧知识相关内容化为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小问题,不断通过提问驱动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且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概念进行总结,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辅以教师“导”的作用。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教学过程后置性问题的解决——新知识的总结归纳旧知识回顾新知识导入被动运输主动运输总结归纳问题导学法胞吞胞吐教学反馈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利用前置性问题的设置复习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便于新内容的导入。Q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Q2: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什么?Q3:蛋白质分子在磷脂双分子层上是如何分布的?前置性问题的设置(5个)——旧知识的复习Q5:细胞膜为什么具有流动性?(磷脂和蛋白质都可以运动)Q4:细胞膜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分别是什么?旧知识回顾内容补充降低问题难度,前置性问题向学习性问题的过渡Q7:如果有物质可以通过磷脂分子的间隙进入细胞,对分子有什么要求?Q8:有些较大的分子不能穿过磷脂分子之间的间隙,可以借助什么样的方式进出细胞?(设计意图:既复习了细胞膜的结构,又引导学生从结构去分析功能,并为教材中“问题探讨”的教学做好铺垫)Q5新知识导入内容补充Q9:人工合成的脂双层和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相比结构上有何区别?Q10: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课本问题Q11:CO2,H2O,N2等气体分子以及乙醇这些小分子是如何穿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膜的?由于前面的讲解已经有所铺垫(磷脂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并能认同只有体积很小的分子才能穿过磷脂分子之间的缝隙。通过对比图片找到答案学习性问题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如何解释?——课本问题错答:借助于蛋白质!Q12:有的分子体积较大的物质比如苯,不能通过磷脂分子之间的缝隙,为什么可以通过人工脂双层膜?学习性问题的设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将所学知识具体化,推动学生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突破难点做铺垫,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肯定正答并补充说明:苯和甘油分子体积比较大,虽然已经不能通过磷脂分子之间的缝隙,但却可以通过人工脂双层,是由于二者都是脂溶性物质,能与磷脂分子相互溶解而跨膜。自行订正Q13:葡萄糖、带电荷的离子等物质都不能通过人工脂双层膜,这些物质是否被细胞所需要?Q14:它们能否通过细胞膜?Q15:你认为葡萄糖、带电荷的离子等物质进出细胞与什么有关?被动运输的总结归纳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表1类比帮助理解记忆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自由扩散区别于协助扩散的是()A.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B.需要载体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D.不需要载体练习巩固Q16:以上两种运输方式能满足细胞对所有物质的需求吗?为什么?突破主动运输的教学多媒体展示教材P71的表4-1丽藻细胞液与池水的多种离子浓度比。问题过渡Q17:这些离子的运输方式会不会是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进入细胞?Q18:如果仅仅靠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会出现细胞内离子的浓度高于细胞外这种情况吗?低——高浓度Q19:细胞内离子的浓度远远高于细胞外液,这说明离子发生逆浓度梯度的运输,即离子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你觉得这种特殊的转运需要什么条件?需要能量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B.CO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水分子进出细胞练习巩固Q20:提问“对于细胞而言,主动运输可以让离子逆浓度梯度运动的动力是什么?”Q21:如果有一种大分子物质,比膜上的载体蛋白质还要大,这类物质如何进出细胞?学习性问题的引导(16个)——新知识的学习问题过渡:主动运输到胞吞胞吐作用胞吞胞吐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正确理解是()A.甲和乙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B.甲和乙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C.葡萄糖、性激素是以乙方式进入细胞的D.水、二氧化碳、氧气是以甲方式进入细胞的练习巩固学生小组学习讨论派出代表归纳总结通过类比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归纳总结物质分类板书设计学生自己尝试画概念图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当堂练习,反馈巩固:精选部分习题,针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不同而设计,让学生思考完成具有针对性的练习,进行知识巩固和教学效果反馈,及时纠正错误的理解和片面的认识。2.在教学中既要注重教法,更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如简洁的形象记忆法,跨膜运输物质的分类,三种运输方式的区分等。3.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生物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应该要授人以“渔”,通过问题来驱动学生活动,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再通过活动教给学生各种灵活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基于资料和问题的探究式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对问题的不断追问中形成概念,体验过程和培养能力。学生主动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获得的知识比较难忘,比被动接受更有效。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