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结题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结题报告课题编号:XHXNO.014165课题类别:省级一般课题负责人:栾云淑课题负责人单位:承德市寿王坟中心校课题立项时间:2006年3月课题结题时间:2009年11月目录一、课题的提出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三、课题的界定四、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六、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七、研究的思路与步骤八.研究实施过程九、研究成果十、课题成效十一、课题组成员十二、参考文献目录“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结题报告承德市营子区寿王坟中心校课题组执笔人:栾云淑《“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是我校承担的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各级教育科研部门的支持下,在全体参研者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完成了预设的研究任务,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下面我代表课题组向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做课题结题汇报。一、课题的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让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地发展。但是素质教育实施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仍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旧的传统教育观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随着社会的改革,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起着促进作用,又使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教育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配合不够和谐。由于种种原因,各班出现了后进生:有的学习上落后,有的纪律上松懈,有的思想上不求上进,这些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与“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是不相符合的,与我校的“一切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培育适应社会的新人”的办学理念不相符合。基于上述情况,我校根据实际,统一思想,作出了对后进生进行研究的决定,力求探索一些有价值的、有实效的、可操作的转化模式,切实关注每一位后进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学校教育只要存在,后进生问题就必然存在。后进生的人数虽不多,但其不论对学生群体还是个体来说,就学生的身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和危害,所以后进生的转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实践意义。1、此课题的研究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后进生”在教育学上称为“问题行为儿童”。对“后进生”老师往往花费大量的心血,收到的效果却并不明显。这些在思想和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有着与一般学生不同的特点:自卑感强,逆反心理强,但内心中却又渴望受到尊重。这些特点严重影响了学生健康的成长。有关调查表明,在今日的中小学生里,后进生有增无减,一般认为,这类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8-10%。后进生现象已经称为教育领域一大社会问题。教育实践表明,后进生的消极影响,一方面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进步,另一方面。它严重制约了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发展。探索有效互动的教育机制,找准转化“后进生”的有效途径,为“后进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2、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全民素质,意味着决不能放弃一个学生。在这样的背景和形势下,我们开展了“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教育的研究,关注每一个后进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成才的机会,是我们研究这一课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该课题不仅有上述实践意义,还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是丰富和完善学习心理研究、探索一条立足普通教育,解决后进生教育途径的需要。这一课题的研究倾注了所有研究成员的大量心血,我们都明白,怎样转化后进生是一个难题,转化后进生的效果怎样更是一个难题,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准确把握后进生工作的重点,寻找突破口,提高转化的效率;期待我们的研究成果对教育、教学能产生指导意义。三、课题的界定1.后进生的概念应表述为道德品质或学业成绩呈现偏差的学生。如学业和品德均出现偏差,可称为双后进生。偏差可以从纵横两方面比较,纵向比较即学生的道德品质或学业成绩是否达到学生本人能够达到的正常水平,横向比较即是否滞后于教育目标与要求。2.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就是选定若干后进生,针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从这些心理问题表现的原因入手,实施心理干预,实现后进变先进或至少能恢复正常的状态。四、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后进生学会了解自己,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冲动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沟通,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为人处世,面对生活,另外还要帮助他们适应学习环境及要求,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挖掘其潜能,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最终成为学业进步,人格发展健全的人。(二)研究内容1、分析“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2、剖析“后进生”心理问题的成因。3、研究转化“后进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素质教育理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里指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培养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发展个性、办学形式和教学多样化。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即教学要适应儿童每个年龄阶段发展的特点:让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或中心;要充分尊重和重视个性差异;教学要多样化。2、赞可夫的教学发展论原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赞可夫的教学发展思想的精髓主要表现为:(1)把面向全体学生作为提出的所有教学原则的出发点和归宿。他反复强调,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必须通过教学得到一般发展。(2)必须加强对后进生的成因分析,切实做好转化工作。他认为后进生之所以在学习上落后,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后进生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后进生在情感、意志、情绪方面,有‘自我中心论的表现’;在学习动机方面,缺乏学习的愿望,求知欲低;在认知方面,观察力极差,经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提出转化后进生最有效的方法是“花力气在他们的发展上不断下功夫”,从而也能够使“他们在掌握知识和技巧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绩。”这样,才能消灭教育的“废品”和“次品”。(3)区别对待,实施差异教学。赞可夫提出:使全班学生都得到发展,不是将学生的水平提高就行,使之一般齐,降低教学要求,限制优等生的发展,而是让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在自己的智力起点上,按照自己的最大可能性,得到最理想、最充分的发展。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松树和牡丹所需要的肥料是不同的,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别忙着把他们赶跑。六、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一)研究原则1、博爱的原则不管后进生让人讨厌到什么程度,作为课题组老师,都要用一颗火热的爱心去亲近他们,爱心感化他们,做到心里相容、相互理解、信任,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实现转化。2、保密的原则确定的后进生名单要对学生保密,不能让后进生知道我们在研究他,否则会造成逆反,加大转化难度。3、激励的原则每一个后进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抓住契机,及时表扬,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4、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提高。关注个别差异,对不同学生的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争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5、永不放弃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到后进生转化的难度,不管失败了多少次,课题组老师们都要充满信心,满怀希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充分尊重、理解他们,相信他们有质的转变。6、教学相长的原则,课题组老师要相信,我们在转化后进生的同时,后进生也在帮我们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们不管投入多少精力都是值得的,我们的收获都是丰硕的。(二)研究方法1、文献法:通过查阅书籍、报刊、网络中已有的关于后进心理特点方面的文献资料来研究后进生心理特点的成因、转化策略。通过对所查找资料的比较、归因和数据统计来阐明研究此问题的重要性,也为论文寻找更为充实的理论依据。2、观察法:课题组成员既是研究主体,又是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教师,要求课题组成员深入课堂全面观察,真实记录整个班级和个别学生及各种变量,进而补充分析影响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并整理相应的策略。3、实验调查法:观察等方法准备研究所需的材料。利用工作之便经常找学生谈话、调查,并做好记录,与班主任、家长沟通了解学生表现及心理状态,对谈话、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概括和统计,最后得出结论。4、案例研究法:整理总结自己多年来学生管理经验,尤其是帮助后进生学习进步的成功案例,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拓宽论文的研究思路。5、经验总结法:根据自己的观察实践进行排解学生心理问题的经验总结,获取规律性的认识,上升到教育理论,服务教育。七、研究的思路与步骤(一)、研究思路通过探寻后进生的心理表现,找出后进生心理出现偏差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这些后进生进行转化,在个案转化中,研究转化难度和转化方法。然后总结经验,归纳方法,扩大后进生的范围,实现转化更多的后进生,并形成一条转化后进生的机制,使得我校就读的后进生都能及时转化,使后进生们都能找到人生的坐标点。经验成熟后,我们可以向更广的范围推广,为教育做出我们的贡献。(二)、研究步骤1、确定课题,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从理论和实践论证课题的可实施性。(2006年3月15日-3月25日)2、确定研究对象,从各年级中选取个案研究。对学生摸底调查,确定后进生名单。(2006年3月25日-4月5日)3、研究所确定对象的心理表现,写出跟踪报告。名单确定后,对这些后进生进行观察访问,心理测试,分析归纳后进生心理表现,并进行对比分析,课题组成员会诊,找出后进生心理偏差的表现。(2006年4月-6月)4、调查、分析所确立对象的成因。通过调查访问案例的活动范围,如家庭、社会、学校,课题组成员再会诊,探寻个案心理偏差的形成的原因,写出调查报告。(2006年6月-2006年10月)5、根据不同对象的成因研究探讨如何实施转化教育,全面启动研究工作,重点研究在校的后进生形成的心理原因和转化方法,课题组成员能针对个案拿出具体转化的措施,进行转化。并将心理素质教育贯穿于各个学科、各种活动之中,大力营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的氛围。并写出跟踪报告及转化论文。(2006年10月-2007年3月)6、搜集、整理、核实、分析调查结果和研究资料,评价研究工作,进行课题总结,撰写论文和结题报告,并将研究成果在校内推广,带动全校师生共同开展好后进生转化工作。(2007年3月——2007年7月)八.研究实施过程(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需要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延期到2009年9月)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年3月至2006年5月)在省、市教育学会,区教研室的指导下,2006年3月15日召集本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开题。此次开题,对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时间和步骤等进行具体的分工和布置。开题后即进入搜集资料与学习阶段。(一)、搜集资料(2006年3月)1、从互联网上搜集到与本课题内容相关的文章15篇。2、从图书馆和阅览室搜集“后进生”转化教育的理论书籍和杂志。3、从图书馆和阅览室搜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有关书籍4、访谈有教育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成功转化“后进生”教育经验。并将以上搜集结果进行整理,提供详细的参考书籍目录、打印的文章及文章目录。(二)、理论学习阶段(2006年4月-5月)1、研究国内的“后进生”转化教育的成功经验和策略。形成系统的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支持。2、研究国外的“后进生”转化教育的成功经验和策略。形成系统的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支持。3、从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学习研究“后进生”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