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张华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执行委员hzhang@kcx.ecnu.edu.cn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现状、未来(一)1922年课程改革与五四运动七个指导思想——1.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2.发挥平民教育精神3.谋个性之发展4.注意国民经济力5.注意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于普及7.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二)引进苏联模式、教育集权化与课程改革的停滞(三)上海课程改革与第二次思想启蒙(四)2001年课程改革与第三次思想启蒙(五)深化课程改革与信息时代课程体系的构建(2015——)我国课程改革的基本性质与永恒追求:教育民主小学案例马芯兰的“生态教学”管窥核心思想第一,知识体系的优化与整合。把小学数学“数与代数”的540多个概念,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都统整到“和”这个基本概念上来,并以它为中心重构知识体系。第二,让学生在真实情境里,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主动进行意义建构。所谓真实的情境不像书本上讲的那样简单明白,它包含了太多复杂的信息,一切都是糅合在一起的,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你必须自己去发现有用的东西,老师只能充当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要“导而不教”。第三,专题课(即主题教学)将过去学习的三个阶段合并为一个阶段。过去人们常常把学习、应用和创新看作三个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阶段:学习是为了继承前人的知识;应用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创新则是在学习与实践之后的升华,代表着一种质的飞跃。而生态教学(专题课):学习就是建构,而建构孕育创新。第四,以“数学新课标”为依据,把握小学数学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再次构架。数学的教学核心能力:抽象、建模、推理。课标中的10大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610多个93个第四个领域:“综合与实践”的内容都分别进入前三个领域之中。教学案例三年级“平均数”的教学。中学案例上海市高行中学,2015年12月11日高一学生课题:饭桌上的亚硝酸盐执教者:孙紫红、温泉(复旦大学医药学博士生)四个问题一、“核心素养”观念试图解决什么问题?二、什么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习?三、什么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四、怎样进行“素养教学”?一、“核心素养”观念:内涵与意义时代背景1.信息时代经济新模式和职业新形态“主要由常规认知工作和常规手工劳动所构成的工作,此类劳动力的份额正日益下降,因为此类任务最容易通过编程让计算机去做。国家日益增长的劳动力比例则是那些强调专家思维或复杂交往的工作,此类任务计算机不能做。”——列维(FrankLevy)和莫奈(RichardMurnane)2.社会生活的新特点“数字公民”(digitalcitizenship)“信息时代为社会民主和公平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怎样消除社会不公、促进社会民主?怎样在信息时代做民主社会的公民?”(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全球教育展望》2016.4.)3.个人自我实现的新需求个体必须“拥有强大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和将个人的需要和需求转化为意志行为的能力。这些意志行为包括:决策、选择与行动。”——OECD(2005)Thedefinitionandselectionofkeycompetencies[ExecutiveSummary].究竟什么是“核心素养”?“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例如,有效交往的能力是一种素养,它可能利用一个人的语言知识、实用性信息技术技能、以及对其交往的对象的态度。”——OECD(2005)Thedefinitionandselectionofkeycompetencies[ExecutiveSummary].Acompetencyismorethanjustknowledgeandskills.Itinvolestheabilitytomeetcomplexdemands,bydrawingonandmobilisingpsychosocialresources(includingskillsandattitudes)inaparticularcontext.Forexample,theabilitytocommunicateeffectivelyisacompetencythatmaydrawonanindividual'sknowledgeoflanguage,practicalITskillsandattitudestowardsthosewithwhomheorsheiscommunicating.一个“核心素养”(keycompetency)必须满足三个要件:1.对社会和个体产生有价值的结果;2.帮助个体在多样化情境中满足重要需要;3.不仅对学科专家重要,而且对所有人重要。——OECD(2005)Thedefinitionandselectionofkeycompetencies[ExecutiveSummary].Eachkeycompetencymust:Contributetovaluedoutcomesforsocietiesandindividuls;Helpindividualsmeetimportantdemandsinawidevarietyofcontexts;andBeimportantnotjustforspecialistsbutforallindividuals.一个尝试性定义素养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核心素养亦称“21世纪素养”,是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核心素养是对农业和工业时代“基本技能”的发展与超越,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复杂交往能力。核心素养具有时代性、综合性、跨领域性与复杂性。“知识社会”即观念和知识成为商品的社会。knowledgesocity:ideasandknowledgefunctionascommodities.哪些“核心素养”?所有框架都提到的素养共有4个:协作(Collaboration)交往(Communication)信息通讯技术素养(ICTliteracy)社会和文化技能、公民素养(Socialand/orculturalskills,citizenship)大多数框架都提到的素养4个:创造性(Creativity)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开发高质量产品的能力或生产性(Developqualityproducts/Productivity)21世纪4C's协作交往创造性批判性思维“核心素养”的实质1.指向于培养21世纪信息时代、知识社会、全球化时代的“新人”。2.将知识与技能用于解决复杂问题和处理不可预测情境所形成的高级能力和人性能力。3.既包括跨学科核心素养,又包括学科核心素养。深化课程改革的重大主题: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1.解决“三维目标”的割裂问题。2.实现我国课程目标的科学化与具体化。3.由于核心素养本身包含了探究过程,有可能带来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4.体现课程改革的时代性和国际视野。5.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二、什么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学习?阻碍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方式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式的接受性学习;“储蓄式学习”;“输入式学习”(input-outputmodel)。“新学习者”“善于表达的、自主而合作的学习者,拥有高度元认知控制力和通用学习技能。这些学习能力和技能,要通过具有丰富机会和挑战的教育经验而获得,并得到各种人员、资料和信息通讯技术的支持……学校文化和结构需通过共享的领导而不断重构。”(SimsE.,Deepleaning-Anewshapeforschooling?iNetandSpecitalistSchoolTrust,October2006).五种学习1.个性化与人性化学习2.深度学习3.非认知学习4.跨学科主题学习5.连接学习1.个性化与人性化学习personalisinglearningandperson-centeredlearning从“批量生产”(massproduction)走向“批量定制”(masscustomisation)个性化学习的信念:惟有深刻的儿童中心取向才能保证教育的真正公平与卓越。2.“深度学习”所谓“深度学习”(deeperlearning),是指将知识与技能在真实情境中用于解决问题,以发展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交往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等认知策略。3.“非认知学习”所谓“非认知学习”(noncognitivelearning),是指对“非认知技能”(noncognitiveskills)的学习。“非认知技能”包括“人际技能”(interpersonalskills)(如复杂交往、社会技能、团队工作、文化敏感性、处理差异、等等)、“个人技能”(intrapersonalskills)(如自我管理、时间管理、自主性、适应性、执行力、等等)。“非认知学习”属于社会-情感性学习,它与各种认知性学习紧密相联,但性质不同。种种研究表明,对许多学生而言,“非认知学习”及技能与学术性技能相比,更预示着长久成功。4.“跨学科主题学习”所谓“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指超越学科界限,结合个人、社会和学科的需要,生成探究主题,围绕主题进行探究的过程。5.“连接学习”所谓“连接学习”(linkedlearning),是指将学科知识与职业生涯和公民生活有机联系起来的学习。这类学习是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世界和市民生活的基本保障。通过“连接学习”,学生可以形成和发展生涯意识和职业能力、参与市民生活的能力。——WilliamC.Symonds,RobertB.SchwartzandRonaldFerguson,February2011.PathwaystoProsperity:MeetingtheChallengeofPreparingYoungAmericansforthe21stCentury.ReportissuedbythePathwaystoProsperityProject,HarvardGraduateSchoolofEducation.三、什么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一)为什么我国过去的课堂教学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凯洛夫《教育学》的教学本质观1.间接性;2.有领导;3.有教育性。由于过度强调了知识的“客观真理性”、学生学习的间接经验性、教师教学的“讲授主义倾向”,由此剥夺了教师与学生的知识创造权利和机会。教学变成了人的异化和奴化过程,知识技能越熟练,人的素养越低。(二)怎样的教学才是“素养教学”?杜威、皮亚杰、维果茨基、布鲁纳、达克沃斯(EleanorDuckworth)、加德纳(HowardGardner)……陶行知——教学合一;教学做合一。胡适——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素养教学”要义之一:教学即研究反思“班级授课制”的实质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凯洛夫→中国我国课堂教学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到中期水平(“粗加工”、“大规模”、追求高效、缺乏创造……),亟待根本转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课堂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课堂今日美国教学一瞥教学即师生合作进行的真实研究第一,教学是一种关系。第二,教学是一种探究与创造。“教学即研究”的范围1.教师与学生合作研究学科及生活;2.教师研究学生的思想,把教学变成学生研究;3.教师帮助学生做研究。关键要点:打破传统的知识分工,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