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这一章主要是介绍细胞内的蛋白质分选及膜泡运输功能一、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1)信号假说(G.Blobelet:Signalhypothesis,1975提出):①信号假说内容②指导因子:蛋白质N-端的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SRP)和内质网上的信号识别颗粒的受体(又称停泊蛋白dockingprotein,DP)等;③信号肽与共转移:a.起始转移序列和终止转移序b.起始转移序列和终止转移序列的数目决定多肽跨膜次数④导肽与后转移;基本的特征--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以后再转移到这些细胞器中,称后转移(posttranslocation)。蛋白质跨膜转移过程不仅需要ATP使多肽去折叠,还需要一些蛋白质的帮助(如热休克蛋白Hsp70)使其能够正确地折叠成有功能的蛋白。(2)蛋白质的分选信号:蛋白质分选的转运途径—A.后转运B.共转运类型---a.门控转运;b.跨膜转运;c.膜泡运输d.细胞质基质中蛋白质的转运。(3)蛋白质向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的分选(需要多个不同的靶序列,定位到叶绿体的前体蛋白N端、线粒体蛋白N端的导肽、过氧化物酶体蛋白C端的内在靶向序列):①蛋白质从细胞基质中输入到线粒体a.从细胞质基质输入到线粒体基质b.以3种途径从细胞质基质到线粒体内膜c.线粒体蛋白通过两条途径从细胞质基质到线粒体膜间隙②叶绿体基质蛋白与类囊体蛋白的靶向输入叶绿体不产生跨内膜的电化学梯度ATP水解供能是其唯一动力来源。类囊体蛋白含有多个靶向序列,以前体形式合成。进入基质后转运途径为SRP依赖途径和PH依赖途径。(3)过氧化物酶体蛋白的分选(3)膜泡运输膜泡运输是蛋白运输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根据转运膜泡表面包被蛋白的不同,有三种不同类型的转运膜泡COPII包被小泡、COPI包被小泡、网格蛋白包被小泡。三种不同类型的包被小泡具有不同的物质运输作用。膜泡运输是特异性过程,涉及多种蛋白识别、组装、去组装的复杂调控A.网格蛋白包被小泡a.负责蛋白质从高尔基体TGN质膜、胞内体或溶酶体和植物液泡运输b.在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途径也负责将物质从质膜内吞泡(细胞质)胞内体溶酶体运输c.高尔基体TGN是网格蛋白包被小泡形成的发源地B.COPII包被小泡----a.负责从内质网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b.COPII包被蛋白由5种蛋白亚基组成;包被蛋白的装配是受控的;c.COPII包被小泡具有对转运物质的选择性并使之浓缩。C.COPI包被小泡a.COPI包被含有8种蛋白亚基,包被蛋白复合物的装配与去装配依赖于ARFb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c.细胞器中保留及回收蛋白质的两种机制:I转运泡将应被保留的驻留蛋白排斥在外,防止出芽转运;II通过识别驻留蛋白C-端的回收信号的特异性受体,以COPI-包被小泡的形式捕获逃逸蛋白。d.COPI-包被小泡在非选择性的批量运输中行使功能,负责rERGolgiSVPM。e.COPI-包被小泡除行使Golgi→ER逆行转运外,也可行使顺行转运功能,从ER→ER-GolgiIC→Golgi。(4)、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①生物大分子的组装方式(自我装配、协助装配、直接装配、复合物与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I有些装配过程需ATP或GTP提供能量或其它成份的介入或对装配亚基的修饰II.自我装配的信息存在于装配亚基的自身,细胞提供的装配环境②装配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a.减少和校正蛋白质合成中出现的错误b.减少所需的遗传物质信息量c.通过装配与去装配更容易调节与控制多种生物学过程第九章细胞信号转导一、细胞信号转导概述:(一)细胞通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是实现细胞间的通讯的关键过程对于控制细胞的生(1)分泌化学信号进行通讯,作用方式为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化学突触(2)接触性依赖的通讯(细胞间直接接触,信号分子与受体都是细胞的跨膜蛋)(3)间隙连接实现代谢偶联或电偶联(二)细胞的信号分子与受体——(1)信号分子(细胞的信息载体),可分为3类亲脂性信号分子、亲水性信号分子和气体性信号分子(NO、CO)(2)受体: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的大分子,多为糖蛋白,分为细胞内受体(胞外亲脂性信号分子所激活激素激活的基因调控蛋白,是胞内受体超家族)和细胞表面受体。细胞表面受体:为胞外亲水性信号分子,分属三大家族: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G-蛋白偶联的受体和酶偶连的受体(3)第二信使和分子开关(三)信号转导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特性——组成:细胞内多种行使不同功能的信号蛋白;主要特性:特异性、放大效应、网络化与反馈调节机制和整合作用。二、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细胞内受体超家族的本质是依赖激素激活的基因调控蛋白,NO作为气体信号分子进入靶细胞直接与酶结合。三、G-蛋白偶联的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1)G-蛋白偶联的受体结构为跨膜α螺旋区(7个疏水肽段形成)和相似的三维结构,N端在细胞外侧,C端在细胞胞质侧。(2)G-蛋白偶联的受体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分为3类:激活离子通道的G-蛋白偶联的受体;激活或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G-蛋白偶联的受体;激活磷脂酶的G-蛋白偶联的受体四、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包括以下5类:受体丝氨酸激酶/苏氨酸激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酪氨酸磷酸酯酶和酪氨酸蛋白激酶联受(一)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在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中,Ras蛋白是活化受体RTK下游的重要功能蛋白。包括6个亚族,信号转导:配体→受体→受体二聚化→受体的自磷酸化→激活RTK→胞内信号蛋白→启动信号传导RTK-Ras信号通路:配体→RTK→Ras→Raf(MAPKKK)→MAPKK→MAPK→进入细胞核→其它激酶或基因调控蛋白(转录因子)的磷酸化修钸。(二)PI3K-PKB(Atk)信号通路始于PTK和细胞因子受体的活化。作用:对细胞生存的促进作用,促进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和储存。(1)TGF-β-Smad信号通路(2)JAK-STAT信号通路(三)其他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TGF-β-Smad和JAK-STAT信号通路Wnt受体和Hedgehog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NF-kBh和Notch信号通路(三)细胞表面整联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过黏着斑由整联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有两条:细胞表面-细胞核细胞表面到胞质核糖体(四)细胞信号转导的整合与控制——(1)细胞应答反应的特征:发散性和收敛性(2)蛋白激酶的网络整合信息。(3)信号的控制:受体的脱敏和下调--受体没收、受体失活和受体下调、信号蛋白失活、抑制性蛋白产生。第十章细胞骨架本章节主要是讲细胞细胞质内的一个复杂的纤维状网架结构——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丝等的特征及功能。一、微丝与细胞运动——(一)微丝又称肌动蛋白丝,是指真核细胞中由肌动蛋白组成、直径为7nm的骨架纤维。(1)成分是肌动蛋白,这种actin又叫G-actin,将G-actin形成的微丝又称为F-actin。(2)装配:MF是由G-actin单体形成的多聚体,肌动蛋白单体具有极性,装配时呈头尾相接,故微丝具有极性。(3)微丝特异性药物:a.细胞松弛素:可以切断微丝,并结合在微丝正极阻抑肌动蛋白聚合,因而导致微丝解聚。b.鬼笔环肽:与微丝侧面结合,防止MF解聚。(4)非肌肉细胞内微丝的结合蛋白:actin单体结合蛋白;成核蛋白加帽蛋白④交联蛋白⑤隔断及聚解蛋白。(5)细胞皮层(6)应力纤维: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成分为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辅肌动蛋白。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表面的黏着。(7)细胞伪足的形成和细胞迁移:片状伪足和丝状伪足它们的形成依赖于肌动蛋白的聚合,并由此产生推动细胞运动的礼。(8)微绒毛(9)细胞分裂环(二)肌球蛋白:依赖于微丝的分子马达——马达蛋白可分为沿微丝运动的肌球蛋白、沿微管运动的肌球蛋白和动力蛋白。肌球蛋白种类有II型肌球蛋白和非传统型肌球蛋白。(三)肌细胞的收缩运动——结构:由数百条肌原纤维组成的集束。由神经冲动诱发的肌肉收缩基本过程:动作电位的产生Ca2+的释放原肌球蛋白位移④细肌丝与粗肌丝的相对滑动二、微管及其功能——(1)微管结构与组成:微管由微管蛋白亚基组装而成。有三种类型:单管(细胞质微管或纺锤体微管)、二联管(纤毛和鞭毛中)、三联管(中心粒和基体的微管)。(2)微管的体外组装与塌车行为(3)特异性药物:秋水仙素:阻断微管蛋白组装成微管,可破坏纺锤体结构。紫杉酚:能促进微管的装配,并使已形成的微管稳定。(4)微管组织中心:中心体、基体和其他组织中心。(5)动力学性质:其不稳定性通常在正极或中性体远端。(6)微管结合蛋白对微管网络结构的调节(7)微管功能维持细胞形态细胞内物质的运输细胞器的定位④鞭毛运动和纤毛运动⑤纺锤体与染色体运动(8)细胞内物质的运输:依赖于微管的马达蛋白(驱动蛋白和胞质动力蛋白)。(9)纤毛和鞭毛的结构与功能:由质膜包围,突出于细胞表面、由微管和动力蛋白构成。功能是运动装置、细胞信号转导或增殖和分化。运动机制为由轴丝动力蛋白介导的相邻二联体微管之间的相互滑动。(10)纺锤体和染色体的运动二、中间丝——主要可分为I、II、III等6种类型,主要由中间丝蛋白的杆状区构成。中间纤维蛋白的表达具有严格的组织特异性。中间纤维的组装与表达:在合适的缓冲体系中能自我组装成10nm的丝状结构,不需要ATP和GTP供能,其装配和解聚不表现为塌车行为。第十一章细胞核与染色质一、核被膜——核被膜位于细胞核最外层,是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界膜,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有规律地解体与重建。(一)结构组成:外核膜,附有核糖体颗粒、内核膜,有特有的蛋白成份(如核纤层蛋白B受体)、核纤层、核周间隙、核孔。核被膜的崩解与组装:在真核细胞中,核膜在有丝分裂中有规律地解体与重建,其动态变化受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调节,调节作用可能与核纤层蛋白、核孔复合体蛋白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修饰有关。(二)核孔复合体结构模型胞质环,外环核质环,内环辐,a.柱状亚单位b.腔内亚单位c.环带亚单位④中央栓。组成成分: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gp210:结构性跨膜蛋白,p62:功能性的核孔复合体蛋白。功能:通过核孔复合体的被动扩散通过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运输(四)核纤层:主要由3种核纤层蛋白构成,laminA、laminB、laminC。功能:结构支撑调节基因表达调节DNA修复④与细胞周期的关系。二、染色质—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1)染色体DNA:基因组凡是具有细胞形态的所有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基因组大小通常随物种的复杂性而增加。基因组DNA类型有蛋白编码序列编码rRNA、tRNA、snRNA和组蛋白的串联重复序列含有重复序列的DNA④未分类的间隔DNA。染色质蛋白有组蛋白和非组蛋白。(2)核小体结构: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200bp左右的DNA超螺旋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及一个分子H1组蛋白八聚体构成核小体的盘状核心结构两个相邻核小体之间以连接DNA相连,典型长度60bp,不同物种变化值为0~80bp(3)染色质组装:前期过程、多级螺旋模型、放射环结构模型。(4)染色质类型: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5)活性染色质对DNaseI超敏感,活性染色质的蛋白组成与修饰变化:很少有组蛋白H1与其结合。三、染色质的复制与表达——染色质的复制在真核生物细胞周期的S期。染色质的修复与基因组稳定性,对基因组具有保护作用。(1)染色质的激活:DNA结构与核小体相位的变化,组蛋白的修饰、HMG蛋白的影响。失活:X染色体失活和位置花斑效应。(2)染色质与基因表达调控:以染色质为模板的转录、转录因子介导的基因表达调控、DNA甲基化介导的基因表达调控、组蛋白修饰介导的基因表达调控(3)染色质与表现遗传:表现遗传的问题、工作模型。染色体——(1)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为着丝粒(动粒结构域、中央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