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献学笔记修正2008.1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国文献学授课:连镇标推荐书目: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中州书画社,1982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华中师大)王欣夫《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复旦大学)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2001年(山东大学)程千帆《校雠广义》齐鲁书社,1998年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中华书局,1981年汪辟疆《目录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编文献第一章文献学的范围和任务一、文献概念源流1、文献二字联成一词,始于《论语·八佾》,孔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征”乃“证”也。“佾”指古代乐舞行列,一行八人叫一佾,八人为商颂为宋国经常唱颂、祭祀。2、汉、宋学者加注释时,“文”解为典籍,即历史文件和文字资料,“献”解为贤人(言论),即宿贤——保存在知识丰富的长老那里的口头传说材料。3、今天所谓文献,专指由文字记录的书面材料。4、“征文考献”则指要了解过去的历史,一方面取证于书本记载,一方面探索着耆旧言论。而言论包括世代相承的许多传说和文人学士的一些评议在内。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最早把文献作为书名的著作,宋末元初的贯通历代典章制度之书):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会要:记载典章制度的书。文献与古籍的区别:古籍多指记录成文本的;文献除古籍外,还可以是碑刻等其他形式。好的文献标准:时代早,精校精注,线装本中正文顶格,注放两格且字体较小。在古代,史学界的史实和言论并重,作为撰述的两大内容,起于较早。如司马迁《史记(太史公曰)、《左传》(君子曰:表达观点)、《尚书》(典:叙述事实;谟:记载言论)明成祖编《永乐大典》(原名《文献大成》)。二、文献学的范围校雠不等于校仇,文献学又叫校雠学,包括整理、编撰、版本、目录、校勘和训诂等。第二章记录古代文献的载体古代文献基本类型有两种: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2一、甲骨甲骨卜辞:用小刀刻在龟板的腹甲和牛骨上的文字,大半是占卜之事(或称“龟甲卜辞”“龟甲文字”、“殷虚卜辞”或“殷虚书契”)。189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名为“龙骨”,被当成中药。------最早为山东人、金石收藏家王懿荣首次发现;-----刘鹗(铁云),罗振玉建议拓印出版,名为《铁云藏龟》,此为最早印行甲骨文字之始;-----瑞安人孙怡让看后,写《契文举例》,此为研究甲骨文之始;-----罗振玉有书《名原》、王国维《殷虚书契》、《殷虚菁华》利用甲骨文考证殷代史实;-----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发掘遗址并发行《殷虚文字甲编》及《殷虚文字乙编》;-----1955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有《殷虚文字缀合》;-----1978年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郭沫若主编《甲骨文合集》共13册,乃集甲骨文字之大成。二、金石金即青铜器,青铜即铜和锡的合金,主要成份是铜,呈青灰色。石即石碑。金石主要指刻在铜器和石碑上的文字。阴阳五行,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1、金铜器包括乐器(钟)、食器(敦、鼎、簋、鬲)、饮器(尊、彝、壶、爵、觚)及盥洗器(盘、匜)之分。在这些礼器中,钟、鼎最大,大半刻有文字,又称钟鼎文字之学。金石学家中最著名的是宋代的赵明诚和欧阳修。2、石郑樵《通志·金石略》:“三代而上,惟勒鼎彝,秦人始大其制而用石鼓,始皇欲详其文而用丰碑。自秦迄今,惟用石刻。”石鼓文: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各刻四言诗一首,歌咏秦国君游猎情况,又称“猎碣”,文字为秦统一前的“大篆”(即籀文)。司马迁《史记》采用泰山等石刻上的文辞,收入《秦始皇本纪》,开辟以石刻文字为史料的途径。3、石经(1)熹平石经(汉石经):汉灵帝熹平四年刻五经二传,五经即《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二传即《公羊传》和《论语》,由蔡邕用隶书(八分书)写好上石,竖于洛阳太学门外。有64块石碑,总200911字,现存7257字。(2)正始石经(三体石经或称魏石经):三国魏曹芳正始中,依嵇康等奏请,用古文、篆书、隶书三种字体刻《尚书》、《春秋》,《左氏传》(未刻完,原刻48块,至永嘉年间只剩18块,后不存。)[丕、睿、芳、髦、奂](3)唐开成石经(唐石经):唐文宗开成二年始用楷书刻成了《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三传九经,益以《论语》、《孝经》、《尔雅》合为十二经,立于长安太学门外,隶书标题,现存西安碑林。(始于大和七年,迄开成二年)(4)后蜀广政石经(蜀石经):五代后蜀广政元年,孟昶命相毋昭裔以楷书刻石经,为《周易》、《尚书》、《毛诗》、三礼、《春秋左传》、《论语》、《孝经》、《尔雅》十经,北宋又补《春秋公羊》、《春秋谷梁传》及《孟子》,迄27年竣书,毁于靖康之乱。(5)嘉祐石经(北宋石经):北宋庆历元年迄嘉祐七年用篆书、楷书刻《易》、《书》、《诗》、《周礼》、《左传》、《孝经》、《论语》、《孟子》、《礼记》九经立于国子监。(6)宋高宗御书石经(南宋石经):宋高宗绍兴九年御笔楷书,始刻五经及《论语》、《孟子》,至十三年竣工,淳熙四年复刻《礼记》中的《中庸》、《大学》、《学记》、《儒行》、《经解》五篇,今仅存残碑数10块。3(7)乾隆石经:清乾隆五十六年国子监用蒋衡楷书刻十三经。(也叫清石经)来新夏的《古典目录学浅说》,中华书局1981年版此外,墓碑文字等也是珍贵的文献资料。三、竹(简、策)木(方、牍)1、起源及概况中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是用竹木为材料而写出来的文字纪录。简、策:古人用以写书的竹片;方、牍:古人用以写书的木板。《礼记·中庸》:“文武(周文王、周武王)之道,布在方策(书籍)。”《周礼》(《周官》)分天地春夏秋冬六官部,有一千多个官职及其职能。《仪礼》讲日常的冠、昏(女子成年)、丧、朝、聘、射、御等礼仪。汗青指新竹用火烘出水,今指史册。杀青指将竹上青皮刮去,今指确定著作。将简捆扎成一束,即是一册;一册就是一篇。牛皮做的绳叫做韦编;用丝编的绳叫做丝编。书中首尾文字完整的叫做篇,古人对竹书计数以篇为单位。木牍用于通信和写短文,通信所用木牍通常一尺长,称“尺牍”。《仪礼·聘礼》有云:“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名,字也。2、出土文献(1)汲冢书:(最早发现竹简为载体的书)西晋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凖发魏襄王(或言魏安釐王)墓,得竹书数十车。(见《晋书·束晳传》其中有《竹书纪年》,《穆天子传》(郭璞为之作注)(2)银雀山汉墓竹简: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汉简4400余枚(又作4900余),大部分是兵书,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以及墨子、管子、晏子等不少有关军事,政治和阴阳杂占等方面的佚事。(3)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了大量秦简,计有1155枚,大部分为法律、文书。(4)郭店楚墓竹书: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1号楚墓(战国中期偏晚)发现一批竹书,有《老子》(部分抄本)、《缁衣》以及《五行》和其他佚书(大多为儒家著作)(5)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1993-1994年间,香港古玩市场上出现大量楚简,后大部分为上海博物馆购回,据说是古书。四、缣帛和纸缣,细绢;帛,丝织品总称;统指丝织品书籍。纸原义指缣帛,在汉代,纸是缣帛的别名,《说文·系部》云:“纸,絮一也。”(潎絮箦也)絮,丝棉;潎,漂;箦,竹席;易箦即讳言死。《墨子·鲁问篇》:“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缣帛通常是卷成一束,称为“一卷”,短文也有几篇合成一卷,简策中的一篇相当于帛书的一卷。帛书实物: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帛书12万字,含《老子经法》(甲乙本)《十大经》、《战国策》、《历书》、《医书》《兵书》等多种古籍。(《老子》甲乙本,可用来校订今本《老子》的伪脱)第三章记录古代文献的书籍一、从写作内容性加以区别,分三大类:1、抒情:把对外界接触的内心活动如实抒发出来,写成诗歌,如《诗三百》2、纪实:将过去的旧事、现实的生活整理下来,记录成文字,如《尚书》、《左传》。(《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初写唐尧虞舜之追述,后多为商周记言史料)43、说理:把自己的思想、议论发表出来,写为论文、便是说理作品。如《周易》、《论语》、《孟子》等。(十翼:系辞上、下传、说卦传、序卦传、文言、彖传、大小象传、杂卦传)4、科技:如《考工记》、《周礼》二、从写作内容的来源来区别,分三大类:1、著作:前人没有说过或者记载过,要求高,专指创造性的写作。如《周易》2、编述:整理改编是在许多可以凭借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制造,用新的义例改编成另一种形式的书籍,如《尚书》、《春秋》3、抄纂:撮录。凭藉已有资料分门别类抄下来,纂辑成有条理、有系统的写作,如《论语》、《礼记》。另,翻译也可算一类。《四库全书》: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修成,文渊阁本有3461部,79309卷,先藏清宫,后移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溯阁本3590种,79897卷,先藏沈阳故宫,后移甘肃。文清阁本3503种,79337卷,先藏避暑山庄。文澜阁本3450种,72780卷,在杭州西湖圣因寺。文源阁本在圆明园,咸丰十年英不、法联军毁。文汇阁本,在扬州大观堂,被太平军毁。文宗阁本,在镇江金山寺,被太平军毁。现行本为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又据商务本影印。第四章古代文献的散亡汉哀帝命刘歆编《七略》,东汉班固据此编《汉书·艺文志》。一、古代文献散亡的原因:1、重德轻艺思想。“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以此圣经贤传,终古不朽,小道异端,虽存必亡。”(马端临)2、后起之书流行,前书尽废。如郑玄“通学”------与专守一家师法的博士之学不用。玄虽有宗主,却无门户,遍注群经。3、士大夫重视词藻,鄙弃朴学。朴学即朴实的学问,如清代的考据。4、重修之书盛行,而原书便废。5、因人废书。二、古代文献的散佚1、秦始皇焚书2、西汉末年赤眉入关3、东汉末董卓移郡4、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及“八王之乱”5、南朝“侯景之乱”,梁元帝自焚藏书6、隋末隋炀帝被杀7、唐“安史之乱”8、唐末黄巢起义9、宋靖康之乱10、南宋末元军南下(伯颜攻下临安)11、李自成起义12、乾隆禁毁及修《四库全书》13、嘉庆宫火14、太平天国起义15、英法联军纵火烧圆明园,烧毁文源阁《四库全书》16、庚子事变烧毁《永乐大典》517、日寇侵华战争18、文革以上只是有形的摧残,无形的则更多,如唐太宗时整理《五经义疏》以《五经正义》代替其他经书,命颜师古考定《五经》、孔颖达撰定《疏义》。明六经之义者疏义也,晦六经之道亦疏义也。唐初房玄龄奉敕修《晋书》则使前人十八家《晋书》不传于后世。第二编目录学第一章目录一、什么是目录《论语》云: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这里,目为克己复礼的项目。目,本义为眼睛,为复数,表示复杂事物。錄是录字的或体。原指刻木时发出的声音,引申为记录。“目”指一书的篇名或群书的书名,即现今所指的目录。录即叙录,是对一篇书或一部书的内容所作的提要。两者合在一起,就是目录或书目。后人虽把目、录合用,但“目”或“录”皆可表示目录的完整意思。目录一词连称始于汉代,《汉书·叙传》记载:“刘向司籍,九流以别,爰著目录,略序洪烈(盛大功业)。”“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确定书的篇次,拟定各书的提要),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有趣的是刘向乃今文学家,刘歆则是古文学家。如今保留下来比较有名的目录有《孙卿新书叙录》即《荀子叙录》、《晏子书录》。如《晏子书录》:“内篇谏上第一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