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磁盘管理WindowsServer2003中磁盘管理方面的新特性和新功能:(1)动态存储;(2)本地和网络驱动器管理;(3)简化的任务和直接的用户界面使磁盘管理易于使用;(4)驱动器路径可以使用磁盘管理将本地驱动器连接或者固定到一个本地NTFS格式卷的空文件夹上。第一节基本磁盘和动态磁盘基本磁盘即是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磁盘类型基本磁盘包括主分区和扩展分区1.分区(Partition)物理磁盘的一部分,它的作用同一个物理分隔单元。2.主分区(PrimaryPartition)用来启动操作系统的分区,即系统的引导文件存放的分区。每个基本磁盘最多可以被划分出4个主分区。3.扩展分区(ExtendedPartition)如果主分区没有占用所有的磁盘空间,则可以将剩余的空间划分为扩展分区空间使用,每一块硬盘上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不能用来启动操作系统,并且扩展分区在划分好之后不能直接使用,不能被赋予盘符,必须要在扩展分区中划分逻辑分区才可以使用。可以将扩展分区划分为一个或多个逻辑分区。二、动态磁盘动态磁盘是含有使用磁盘管理创建动态卷的物理磁盘,利用动态磁盘可以实现很多基本磁盘不能或不容易实现的功能。动态磁盘的优点:(1)空间划分数目不受限制:动态磁盘可以容纳4个以上的卷(2)可以动态调整卷:动态磁盘的扩展、建立、删除、调整均不需要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生效。动态磁盘的类型:1.非磁盘阵列卷简单卷:必须是建立在同一硬盘上的连续空间中。跨区卷:来自多个硬盘(最少2个,最多32个)中的空间,写入数据必须先将同一个跨区卷中的第一个磁盘中的空间写满,才能再向同一个跨区卷中的下一个磁盘空间中写入数据。每块硬盘用来组成跨区卷的空间不必相同。2.磁盘阵列卷带区卷:来自多个硬盘(最少2个,最多32个)中的相同空间,向带区卷中写入数据时,数据按照64KB分成一块,这些大小为64KB的数据块被分散存放于组成带区卷的各个硬盘空间中。该卷具有很高的文件访问效率,但不支持容错功能。镜像卷:是简单卷的两个相同的复制卷,并且这两个卷被分别存储于一个独立的硬盘中。当向一个卷作出修改(写入或删除)时,另一个卷也完成相同的操作。镜像卷有很好的容错能力,并且可读性能好,但是磁盘利用率很低(50%)。RAID-5卷:RAID-5卷是具有容错能力的带区卷,在向RAID-5卷中写入数据时,系统会通过数学算法计算出写入信息的校验码并一起存放于RAID-5卷中,并且校验信息被置于不同的硬盘中。当一块硬盘中出现故障时,可以利用其他硬盘中的数据和校验信息恢复丢失的数据。RAID-5卷需要至少3块硬盘,最多32块。三、动态磁盘与基本磁盘的转换转换为动态磁盘选择要转换的磁盘磁盘转换的系统提示提示操作时磁盘操作系统暂时停止工作计算机管理——磁盘1和磁盘2已经转换为动态磁盘转换时注意:在转换磁盘的过程中,如果系统提示升级所需的磁盘空间不足,则可能是因为磁盘中没有足够的未分配自由空间。这些空间在磁盘的末端,是私有区域,该区域被动态磁盘用于保存卷信息。通常情况下,升级到动态磁盘需要1M的磁盘空间。将动态磁盘还原为基本磁盘还原结果——磁盘2已经转换为基本磁盘第二节磁盘管理一、在基本磁盘上创建磁盘分区“新建磁盘分区向导”的欢迎界面选择分区类型指定分区大小指派驱动器号和路径格式化分区完成新建磁盘分区向导计算机管理——磁盘2上新建的F分区正在完成格式化二、格式化分区格式化对话框系统警告三、更改驱动器名和路径“更改驱动器号与路径”对话框四、创建卷1.创建跨区卷选择卷类型选择磁盘选择磁盘空间大小指派驱动器号和路径卷区格式化完成新建卷向导磁盘1中500MB和磁盘2中200MB即为新建的跨区卷2.创建带区卷选择新建的带区卷的空间大小来自不同硬盘的空间必须相同为带区卷指派驱动器号完成新建带区卷向导磁盘1和磁盘2中大小为300MB即为新建的带区卷3.创建镜像卷选择磁盘选择镜像卷的大小指派镜像卷的驱动器号完成创建镜像卷磁盘1和磁盘2中大小为574MB即为新创建的镜像卷4.创建RAID-5卷RAID-5卷也是一种具有容错能力的卷,该卷兼顾了磁盘利用率和容错能力,当组成该卷的磁盘中有一个磁盘出现故障时,可以由校验数据和剩余的数据重新生成丢失的数据。校验数据是系统根据保存的数据通过数学算法计算出来的冗余信息,并将此信息交错地保存在不同的硬盘上。创建RAID-5卷要求需要3~32块硬盘,而且要求来自不同硬盘的空间大小必须相同。5.创建扩展卷在动态磁盘上可以在不丢失数据的情况下将一个已有的卷的大小扩大,将磁盘上未指派的空间加入到一个简单卷或跨区卷中。要加入的磁盘空间不需要与待加入的卷在空间上相邻。但是不能将已分配的空间以扩展卷的形式加入到另一个卷中。在“计算机管理”窗口的右侧子窗口中右击一个已有的卷,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扩展卷”扩展卷向导欢迎界面选择磁盘完成扩展卷向导磁盘1中的大小为1.70G的新加卷即为跨区卷G的扩展卷第三节整理磁盘一、磁盘碎片整理磁盘上的文件和文件夹通常占用磁盘的多个簇,并且每个簇大都分散在磁盘上,这些分散的簇称为文件碎片。磁盘上的文件碎片越多,Windows读取文件的速度越慢,新建文件的速度也慢,文件越零散。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可以将把分散在磁盘驱动器中的文件碎片整合起来,同时把分散的空闲可用簇整合起来。通过碎片整理,用户的文件系统将会得到巩固,磁盘上的空闲空间也会得到利用。磁盘碎片整理的操作步骤碎片分析后的“分析报告”磁盘碎片整理结束后的磁盘情况二、磁盘清理磁盘清理程序检索计算机硬盘,寻找临时文件、Internet脱机浏览文件和一些重复以及不再有用的程序文件,删除之,释放计算机硬盘上空间。“开始”→“所有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磁盘清理”磁盘清理对话框——选定要删除的文件压缩旧文件磁盘清理——其他选项三、磁盘检错利用磁盘检错功能可以对磁盘进行查错,并且自动修复文件系统错误和恢复坏扇区。在“我的电脑”窗口中选定要进行磁盘检查的驱动器,右击该驱动器,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打开磁盘属性对话框,点击“工具”选项卡。工具选项卡——开始检查第四节磁盘的备份和还原一、磁盘的备份利用WindowsServer2003的“备份工具”,可以将磁盘上的数据备份到其他存储媒体上,如备份到磁带机、外接硬盘、Zip盘以及可擦写CD-ROM等。磁盘备份的操作如下:执行“开始”→“所有程序”→“附件”→“系统工具”→“备份”命令备份或还原向导的“欢迎”界面备份工具备份向导欢迎界面选定要备份的内容要备份的项目选择备份保存的位置完成备份向导选择备份类型备份类型介绍正常备份(Normalbackup):又叫普通备份,该备份类型提供完整的备份,将所有文件标记为已备份的。该备份花费时间是最长的,但在恢复时是最快和最容易的。副本备份(Copybackup):备份所选的文件和文件夹,但并不将所有文件标记为已备份的。增量备份(Increamentalbackup):在选定的文件和文件夹中只备份从上次备份之后发生改动过的数据,而且把备份的文件标记为已备份。•差异备份(Differentialbackup):在选定的文件和文件夹中只备份从上次备份之后发生改动过的数据,但并不将备份的文件标记为已备份。日备份(Dailybackup):只备份当天有过改动的文件,即使是几天前更改过的文件也不备份,备份完后并不将备份的文件标记为已备份的。系统是如何对备份文件进行标记呢?利用的是文件的“归档”属性。如果新建一个文件,系统会自动为其添加一个“归档”属性,当使用备份程序备份这个文件之后,系统会清除“归档”属性表示该文件已经被备份过了。当该文件被改动之后系统又会自动为文件添加上“归档”属性,在下一次备份的时候备份程序就会备份该文件,如果某种备份类型不清除“归档”属性则在下次备份的时候还要备份该数据。如何备份备份选项备份时间完成备份向导备份进度四、磁盘的还原当计算机出现硬件故障、意外删除或者其他的数据丢失或损害时,可以使用WindowsServer2003的故障恢复工具还原以前的备份的数据。还原文件的操作如下:执行“开始”→“所有程序”→“附件”→“系统工具”→“备份”命令备份或还原向导的“欢迎”界面备份工具还原向导“欢迎”界面还原项目完成还原向导还原位置如何还原高级还原选项完成还原向导还原进度第五节备份和还原系统状态一、备份系统状态备份系统状态只是备份了如注册表、引导文件、域信息等。与自动系统恢复(ASR)不同,自动系统恢复备份了当前磁盘分区状况,以及当前系统分区的所有文件。因此,备份系统状态比使用自动系统恢复向导创建的备份需要更少的空间。系统状态(SystemState)的备份二、还原系统状态还原程序不仅要覆盖那些目前正在使用的重要系统数据(如登录用户数据),而且还要还原ActiveDirectory数据库。要在域控制器上有效地还原系统状态,需要在还原程序中执行两个步骤:以目录服务还原模式启动计算机、执行ActiveDirectory数据库的授权还原。1.目录服务还原模式在开机启动菜单中选择目录还原模式启动系统,这是一种安全模式,它会确认系统已准备好覆写它的ActiveDirectory数据库。当以目录服务还原模式启动系统后,WindowsServer2003将以独立的服务器设定和一组允许安全模式存取工作系统的一般性驱动程序来加载操作系统。此时计算机不是作为域控制器来使用,它不能使用与域相关的使用者和群组对象。现在就可以执行WindowsServer2003备份和还原系统状态了。2.授权还原授权还原是指将要还原的ActiveDirectory对象标记为授权的,这样在复制的时候就会用授权的ActiveDirectory对象来覆写那些域控制器上的相对应的对象。因为当在域控制器上还原系统状态时,还原的ActiveDirectory对象拥有与它们备份时同样的序列编号。这些编号一定比那些目前正在ActiveDirectory中使用的还旧,结果它们将被认为是过时的,并在下一次复制程序中被覆写。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需要执行授权还原。用Ntdsutil.exe程序修改还原对象的更新序列编号安装操作系统时,Ntdsutil.exe程序默认被复制到\%SysDir%\System32文件夹下运行该程序,出现ntdsutil:提示符,在提示符后面输入“?”或“help”,会列出此提示符下可用的命令和子菜单列表由系统状态所还原的整个ActiveDirectory数据库:在Ntdsutil.exe提示符后输入authoritativerestore,然后输入“help”来显示可用指令,可用的指令如下:RestoreDatabase:修改所有ActiveDirectory对象的更新序列编号,将它们授权到整个域。RestoreDatabaseVerinc%d:授权还原由变量%d所指定的完整数据库,覆写增加的版本。RestoreSubtree%s:修改由%s变量所指定之子树状目录中的ActiveDirectory对象的更新序列编号,将它们授权到整个域。RestoreSubtree%sVerinc%d:授权还原由%s变量所指定的子树状目录,覆写增加的版本。由系统状态所还原的整个ActiveDirectory数据库:输入RestoreDatabase指令。程序将开启数据库,增加1000到所有的ActiveDirectory对象的版本编号上。一旦此程序结束,输入两次“quit”退出程序,然后以正常模式重新启动计算机。当计算机重新担任域控制器的工作时,它将复制它的ActiveDirectory数据库到域中所有其他的控制器上,因为它的对象版本编号比其他复本还要高,所以系统会将还原数据复制到域中的所有复本上。第六节容错与灾难保护容错能力是指在系统出现各种软硬件故障或天灾人祸时,系统具有的在不间断运行情况下,保护正在运行的作业和维持正常工作服务的能力。容错的主要内容就是要保证数据的可用性和服务的可用性。灾难保护是指在出现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