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巢湖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全面贯彻落实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我院本科教学工作,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8]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实施质量工程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规范与创新的关系,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我院的本科教育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建设目标从2008年起,经过五年的建设,使我院本科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办学条件更加完备,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制度更加健全,管理过程更加规范,监控体系更加完善;教师队伍结构更加合理,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突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我院在落实科教兴皖和人才强省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三、建设内容(一)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注重专业内涵发展,建设特色专业1.建设目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我院教学资源情况,加强学科建设,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有计划地发展应用性和互补性强的新专业,不断改善新办专业办学条件,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学院将按照“思想先进、目标明确、师资优2化、设备先进、教学优秀”的要求,遴选部分基础条件较好、有特色,且与我省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的学科和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使之在专业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形成特色,达到或接近省内先进水平,成为代表学院优势的学科和专业;充分发挥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方面的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以带动全院各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十一五”期间,形成结构基本趋于合理的专业布局,本科专业达到40个左右;立项建设4-6个院级重点学科,从中培育出2-3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6-8个院级特色专业,从中培育出2-4个省级特色专业。2.实施办法与步骤(1)优化学科结构,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抓好重点学科建设,强化重点学科对重点专业的支撑作用。切实加强四个院级重点学科(美术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理论物理)的建设工作,确保取得好的建设效果,并从中培育出2-3个省级重点学科。(2)积极培育特色专业,努力建设好重点专业。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实施“树品牌、创特色”的专业建设战略。依托重点建设学科的支撑,将物理学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和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历史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院级重点专业作为优势和特色专业建设给予重点支持。通过重点专业的建设,促进全院专业建设的总体水平有明显提高,并力争培育出2-4个省级特色专业。(3)大力扶植新办专业,确保教学质量。加大新专业的投入与师资队伍建设,使各个新专业都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招生与就业形势比较好,确保新办本科专业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办学水平、学位授权评估,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二)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1.建设目标完善学院“合格课程—院级重点课程—省级精品课程”三级课程建设体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材建设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建设。“十一五”期间,建设20门左右院级重点课程,其中8—10门课程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力争1—2门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大力开展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建设一批富有特色、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教材,公开出版教材25——30部,重点加强省级规划教材建设力度,在原有省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再力争20——25部进入省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加强网络课程3建设,积极开展课程网络辅助教学,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结合双语教学改革,逐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2.实施办法与步骤(1)根据“十一五”课程建设规划,按照现行教学计划中专业知识教育模块、实践能力培养模块、综合素质培养模块、个性发展培养模块四大课程模块,统筹规划课程建设体系,分学科、专业全面落实课程建设任务,学院开设的所有本科课程,在教师配备、教材选用、教学考核、教学效果等方面,均应达到本科教学的课程标准,成为合格课程。(2)抓好院级重点课程建设。各系(部)在学院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下,根据自身实际,立项建设院级重点课程,制定相应课程建设规划;建立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课程负责人要按照合格课程与精品课程的基本条件和建设方向,制订院级重点课程建设的目标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院级重点课程建设。学院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和网络课程教学,学院对精品课程实行目标与过程管理相结合,进行动态管理,实行年度重点课程检查制度。“十一五”期间,学院建设20门左右院级重点课程,其中省级精品课程总数达到8—10门,力争1—2门课程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3)积极推动双语课程建设。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利用外语以及原版教材讲授课程;积极选派专业课教学效果好、英语有一定基础的教师到重点大学进行双语教学进修,聘请专家、学者进行双语教学培训。力争“十一五”期间本科专业中至少有2门以上课程使用双语教学。(4)按照“突出特色、强化应用”的建设原则,加大教材建设的支持和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学院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学院设立教材建设专项基金,强化培养应用型人才意识,以课程改革建设成果为依托,通过立项形式进行教材建设,争取编写公开出版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适应性强的应用型本科系列教材;通过组织力量,科学总结,充分挖掘,精心培育应用型特色明显和一定优势的项目,重点支持特色教材建设。树立精品意识,锤炼国优省优教材,在原有省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再争取25——30部进入省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1-2部进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继续坚持教材的择优选用原则,确保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进课堂,保证教学质量。(5)加强校园网、多媒体网络教室、数字化图书馆等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4定期开展网络教学培训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竞赛活动,鼓励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力争通过建设和系列培训,使必修课程多媒体授课和网络教学的课时比例达20%以上。建立课件资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加强网络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院级重点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均必须实行课程的网络辅助教学,并在数字化图书馆方面加强建设力度。(三)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推动深层次的教学改革1.建设目标根据学院办学定位,加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顶层设计理念和方法的研究,以制(修)订人才培养计划为切入点,以两课、计算机、公共外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改革,并力争建设1——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加强教学研究立项和教学成果奖励力度,推进学分制改革,稳步提升公共选修课的课程比例和质量,促进学生科研创新活动。2.实施办法与步骤(1)努力探索具有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运行与质量保障机制。根据学院“专业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规格,修订、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使教学计划符合学院的办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逐步推行学年学分制改革;提高选修课比例,实行课程模块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提高实践课程比例。努力培养“专业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2)加大教学研究立项和高等教学成果培育工作。坚持以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实践的教学改革思路,激励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从事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强化课堂教学和课外创新实践的探究性和学术性,全面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加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立项和成果奖励工作,加强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过程管理和结项验收工作,努力培育和推广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力争各级教学改革立项、教学成果评奖均有较大幅度增加,2008——2012年建设院级教学研究项目40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5项左右;评选院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15项,并争取8——10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励。5(3)推进学年学分制运行和管理制度建设根据高等教育发展和学生就业需要,稳步推进学籍管理制度改革。创造条件,在修订完善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妥善完成学年制到学年学分制过渡,为实现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大学分制改革的力度,全面修订学分制培养方案,探索综合化与个性化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质量;进一步加强教学基本设施建设,确保满足学分制教学需要并正常运转;建立教学及后勤保障服务体系。(4)继续加大开设跨系科和全院性的公共选修课的建设力度。在开设全院性文化素质课选修的基础上,鼓励开设跨系科的选修课,加大全院性公共选修课的数量和种类,规范选修课的教学管理和考核办法,促进学生个性提高和全面发展。(5)采用教师科研学生参与制和专门项目申报立项制两种方式,积极实施学生科研创新计划。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由组队、自主提出科研项目、自己寻找指导教师的方式,开展自主性学习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积极鼓励教师接收本科生(特别是大三学生)进入实验室或教师课题组参与科学研究活动,规范本科生导师制度,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为具有科研潜质的本科生安排指导老师,帮助学生制定科研计划,带领他们开展科研活动,促进其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依托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学生科研创新计划,提倡实践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学院每年安排专项基金作为学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经费,为学生科技创新、成长成才搭建平台,支持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5)加强组织与指导,进一步推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重点抓好“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英语演讲比赛”、“课件制作竞赛”、“青年教师职业技能竞赛”等竞赛活动;积极开展普及性的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并在院园内营造起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以及与专业教育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证书考试等。(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学术和教学水平1.建设目标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的原则,统筹考虑高层次、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加大对现有突出贡献人才的奖励力度;以造就教学名师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制度;加大师资培训、特别是青年教6师的培养力度。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政治上关心教师成长,工作上、生活上着力营造有利于教师奉献事业的良好环境,将教书育人的业绩纳入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引导和鼓励教师爱岗爱院,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建设。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力争建设2——3个具有示范作用的省级教学团队,并争取申报国家级教学团队。2.实施办法与步骤(1)健全教学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完善单项教学质量奖励——教坛新秀奖励——教学名师三级教师奖励体系,激励广大教师教育书人,做出实绩。严格执行教学工作纪律,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学检查以及各种教学信息反馈渠道,对教师执行教学工作纪律的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办法,及时进行处理。(2)把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考核教师工作和教师职务聘任的重要标准,在教师职务评审中,实行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