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transcription)-从DNA到RNAChapter3OUTLINE3.1转录过程的概述3.2转录机器的主要成分:RNA聚合酶和转录复合物3.3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3.4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基因表达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拷贝出一条与DNA序列完全相同的RNA单链的过程,由RNA聚合酶催化,通过互补碱基配对来合成RNA。翻译:以新生的mRNA为模板,把核苷酸三联体密码子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合成多肽的过程。编码链(codingstrand,有义链sensestrand):与mRNA序列相同的DNA链。模板链(templatestrand,反义链antisensestrand):根据碱基互补原则指导mRNA合成的DNA链。有义链和反义链基因转录为RNAmRNA(messenger):编码特定蛋白质序列tRNA(transfer):特异性解读mRNA中的遗传信息,将其转化为相应氨基酸后加入多肽链中rRNA(ribosomal):直接参与核糖体中蛋白质合成RNA3.1RNA转录概述转录的基本过程:1.转录起始(模板识别、启动子选择、通过启动子)2.转录延伸3.转录终止三种RNA-tRNA、rRNA、mRNA都由基因转录而成,然后mRNA翻译成蛋白质,最后组装成功能蛋白。RNA的转录1.转录起始于RNA聚合酶和启动子(promoter)结合之后,转录起始的第一个碱基称为转录起始点(startpoint)。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RNA,至终止子(terminator)终止。2.由启动子到终止子之间的序列称为转录单位(transcriptionunit)。转录起始点前面的序列称为上游(upstream),后面的序列称为下游(downstream)。与转录有关的一些概念与转录有关的一些概念RNA聚合酶RNA聚合酶3.1.1模板识别和转录起始是RNA聚合酶与启动子DNA双链相互作用并与之结合的过程。转录起始前,启动子附近的DNA双链分开形成转录泡以促使底物核糖核酸与模板DNA的碱基配对。转录的起始就是RNA链上第一个核苷酸键的产生。通过启动子阶段①转录后形成9个核苷酸短链,此时RNA聚合酶一直处于启动子区,新生RNA链与DNA模板链结合不够牢固,容易掉下导致转录重新开始。②RNA聚合酶合成9个以上核苷酸并离开启动子区,转录就进入延伸阶段。3.1.2转录的延伸①RNA聚合酶离开启动子,沿DNA链移动并使新生RNA链不断伸长的过程。(底物核苷酸加入到生长的多核苷酸的3‘端)②随着RNA聚合酶的移动,DNA双螺旋持续解开,暴露出新的单链DNA模板,新生RNA链的3’末端不断延伸,在解链区形成RNA-DNA杂合物。3.1.3转录的终止当RNA链延伸到转录终止位点时,RNA聚合酶不再形成新的磷酸二酯键,RNA-DNA杂合物分离,转录泡瓦解,DNA恢复成双链状态,而RNA聚合酶和RNA链都被从模板上释放出来。3.2转录机器的主要成分RNA聚合酶: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以DNA为模板、4种核苷三磷酸为活性前体,并以Mg2+/Mn2+为辅助因子,催化RNA链的起始、延伸和终止,不需要引物。3.2.1大肠杆菌RNA聚合酶聚合酶全酶:由5类亚基构成,包括αββ’ω和σ亚基,相对分子质量4.65×105。核心酶:2个α,1个β,1个β’,1个ω。α亚基的功能是结合启动子。β和β’组成聚合酶的催化中心。σ亚基的功能是识别启动子,无催化活性。大肠杆菌RNA聚合酶核心酶催化中心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大肠杆菌RNA聚合酶3.2.2真核生物RNA聚合酶三类RNA聚合酶(I转录rRNA,II转录mRNA,III转录5SrRNA和tRNA)在细胞核中位置不同,转录基因不同。一般8-14个亚基,相对分子量超过5×105。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有两个相对分子量超过1×105的大亚基,二是有几个小亚基为III类或II类聚合酶所共有。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I合成RNA的主要酶类,与mRNA前体hnRNA(HeterogeneousnuclearRNA,核不均一RNA)合成有关。分子量500-600kd,两个大亚基和若干小亚基。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I的大亚基最大亚基分子量约220-240kD,能被磷酸化,依赖于启动子结合DNA模板,占酶II分子量的40%,与E.coli的β’亚基具有高度同源性。次大亚基分子量140-150kD,不能被磷酸化,可能与DNA模板、新生RNA链和底物NTP结合,参与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功能上同于细菌RNA聚合酶的β亚基。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I的小亚基有6-10种,分为三类:3种RNA聚合酶所共有,与DNA结合有关;只在RNA聚合酶II中发现;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去掉的亚基,参与酶的基本结构。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位于核仁,与rRNA合成有关;分子量约500-600kD,有6-13种亚基;最大的两个亚基分子量分别为190kD和135kD。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的亚基最大亚基约由167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主要功能是结合DNA模板和新生的RNA链,参与转录的延伸;次大亚基可以结合DNA模板和新生的RNA链,也结合NTP,参与转录的起始和延伸过程;小亚基为酶的装配所必须,或者具有结合DNA模板的序列结构。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II含锌蛋白质,通常由9-15种亚基组成,分子量约600-700kD,主要负责合成5SrRNA,tRNA;酵母RNAPIII的最大亚基160kD,含有结合DNA模板的锌指结构;次大亚基128kD具有结合锌和NTP的两种位点,参与转录的起始、延伸和终止。ComparisonofeukaryoticandprokaryoticRNApolymerasesEukaryotes:Threepolymerasetranscribesdifferentclassofgenes:PolI-largerRNAgenes;PolII-mRNAgenes;PolIII-tRNA,5SrRNAandsmallnuclearRNAgenes.Prokaryotes:onepolymerasetranscribesallgenes.3.3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1.转录的起始(启动子的结构,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启动子等)2.转录的延伸(形成RNA聚合酶-新生RNA链-DNA模板三元复合物)3.转录的终止(终止子及转录终止的辅助因子ρ蛋白)原核生物基因转录过程1、启动子的基本结构启动子:是一段位于结构基因5’端上游区的DNA序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转录单元(unit):是一段从启动子(promoter)开始至终止子(terminator)结束的DNA序列。1、启动子的基本结构转录起点:是指与新生RNA链第一个核苷酸相对应的DNA链上的碱基,通常为嘌呤上游:起点前面5’末端的序列下游:起点后面3’末端的序列转录起点为+1,上游依次为-1,-2;下游依次为+2,+3。典型启动子的结构-35-10转录起点TTGACA16-19bpTATAAT5-9bp编码链AACTGTATATTA模板链TTGACATATAAT3’5’DNA转录起始点Pribnow盒子启动子3510+1转录区5’3’RNA转录起点与新生RNA链第一个核甘酸相对应DNA链上的碱基。2、原核生物基因启动子的结构一般长20-200bp,含最保守的两个区域:(1)Pribnow框(-10区):在转录开始位点上游-10区的6bp序列TATAAT;决定转录方向,酶在此部位与DNA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RNA聚合酶的结合诱导Pribnow框双链的解开,然后扩大到17个核苷酸长度的泡状物,此时酶与启动子序列形成开放启动子复合物,在泡状物中RNA聚合酶从模板链开始转录RNA产物。2、原核生物基因启动子的结构(2)-35区:在转录开始位点上游-35区的一段保守序列TTGACA;其功能:是原核RNA聚合酶全酶依靠σ因子的初始识别位点,对RNA聚合酶全酶具有很高的亲和性。2、原核生物基因启动子的结构-10区与-35区之间的最佳间距:一般在16-19bp,小于15bp或者大于20bp都会降低启动子的活性。两种启动子突变:下降突变:Pribnow框的TATAAT变为AATAAT就会降低转录水平;上升突变:增加Pribnow框共同序列的同一性就会提高转录水平。2、原核生物基因启动子的结构(3)CAP结合位点:在某些操纵子中,除调节基因所产生的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O)结合,对操纵子的结构基因实行负调控之外,还有正调控机制。负调控:大肠杆菌在含有乳糖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优先利用葡萄糖,阻遏lac操纵子基因的表达;葡萄糖效应(正调控):在葡萄糖减少时,腺苷酸环化酶ACase使ATP转变为cAMP(环腺嘌呤核苷酸)。cAMP与其效应蛋白(代谢物激活蛋白)CAP结合成复合物,然后与lac启动子上的CAP位点结合,这样lac启动子被正调控因子活化,继而被RNA聚合酶识别。原核生物基因的正调控lac启动子上有两个CAP结合位点:位点I位于-70—-50,有反向重复序列,位点II位于-50—-40;cAMP-CAP复合物首先结合于位点I,从而提高了位点II结合cAMP-CAP的能力(协同效应);一旦位点II被cAMP-CAP占据,RNA聚合酶很快识别、接触-35区,然后再与-10区结合。原核生物启动子CAP结合位点3、增强子及其功能增强子: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能增强或促进转录的起始,除去这段序列会大大降低转录水平,保留其中一段或插入至DNA分子的其它部位,可以保持基因的正常转录。如SV40: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00bp处的两段72bp长的重复序列。增强子作用机理作用机理:可能通过影响染色体DNA-PROTEIN结构或改变超螺旋的密度而改变模板的整体结构,从而使得RNA聚合酶更容易与模板DNA相结合。四个阶段:1.识别。核心酶在σ因子参与下接触和识别DNA启动子区域(-35区)。2.结合。完成从非特异性结合转变为特异性结合的过程;RNA聚合酶(α亚基)与启动子(-10区)特异性结合,形成封闭起始复合物。3.3.1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起始RNA聚合酶全酶在转录起始区的结合3.从封闭性转变为开放性起始复合物。酶结合在-10区时,启动子活化,并解开双链结构,暴露模板链;4.形成三元起始复合物。酶移动到转录起始位点,在起始位点加上第一个核苷三磷酸,转录开始。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起始①使RNA聚合酶识别启动子。保证RNA聚合酶特异性、稳定地结合到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上,而不结合到其它非特异性、低亲和性的位点上。②使RNA聚合酶特异性结合启动子。RNA聚合酶全酶首先进入自由卷曲的DNA作迅速的相对运动,与非特异性位点相遇,通过接触、解离、再接触,沿DNA链迅速移动,酶分子在DNA上搜索启动子,当σ因子发现其识别位点时,全酶就与-35区结合。1、σ因子的作用①RNA聚合酶结合在转录起始位点上游-50-+20附近的一段DNA区域。②σ因子帮助发现其识别位点,全酶就与-35区接触(初始结合),形成封闭型启动子复合物。2、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③全酶一端与-35区接触,另一端可以达到-10区,整个分子向-10区移动,并与之牢固结合,然后在-10区及起始位点处发生局部解链,这时全酶与启动子复合物形成开放型启动子复合物。2、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35区的功能主要是提供RNA聚合酶的识别信号,寻找启动子并形成松散结合的封闭型复合物;-10区的功能主要是使启动子复合物从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RNA聚合酶在开放型复合物中更紧密地结合成二元复合物。3、由封闭型复合物转变为开放型复合物DNA从-10区向转录起始位点发生局部解链,形成17个核苷酸的开链区;DNA开链是正确引入核苷酸底物的必要条件,这时第一个底物NTP依靠与模板链的互补原则进入β亚基(催化活性中心)中起始位点部位。4、第一个被转录碱基的选择和三元起始复合物转录起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