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古诗歌阅读复习:诗歌技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12页2021年高考语文古诗歌阅读复习:诗歌技巧表达技巧指的是诗歌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构思技巧,在前面的“第一编普及‘2知识’——读懂诗歌”中已进行了详细讲解,在此不再重复,主要是从审题角度、答题规范两方面给予答题指导。一、审题要准——明确“答什么”表达技巧题题干用语一般包括题型、范围(区间)、角度、数量等方面的要求。审题,就是要审清这些要求。(一)辨清4类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个宽泛概念,与“表达特色”“艺术手法”“写作特色”“艺术表达”等都属同义语。从实际命题和使用这一概念看,一部分题目是具体地要求考生回答“表达技巧”中的一种,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情有什么特点”“描写上有什么特色”。一部分题目只是笼统地要求考生回答“艺术手法”,如“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技巧是怎样的”“有什么独特的手法”。考生答题主要纠结在这一点上。这时不妨在“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上全面排查,选取最突出、最明显的“手法”答题,以免偏题或答非所问;或者按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的顺序考虑作答。如果方向明确,则应结合某个方面的具体技巧,准确判定。“表现手法”也是个较模糊的概念。一般命题上将这个概念等同于“表达技巧”,这样一来,连“修辞手法”也算在“表现手法”中了。再者,在各种表达技巧中确实有交叉、重叠的部分。如“用典”,有人看作是修辞手法,有人认为是表现手法。这些都可看作例外情况,学习时可特殊对待。[应用体验]指出下列诗(词)句所用的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议论(2)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白描(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侧面描写(5)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白描(6)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心理描写、动作描写(7)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动作描写2.表现手法(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虚实结合第2页共12页(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反衬(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视听结合(4)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远近结合、高低结合(5)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用典(6)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兴(7)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对比(8)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对比(9)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用典3.修辞手法(1)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拟人(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拟物、夸张(3)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拟人、借代(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夸张(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比喻、夸张(6)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设问、借代(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互文(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借代(9)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借代、对偶(10)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借代4.构思技巧(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卒章显志(2)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抑扬(二)审清4个要求1.审题型从题干提问的形式来看,题目类型主要有两种:明考型和暗考型。(1)明考型,就是直接要求答出表达技巧,题干中明确含有“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等信息。(2)暗考型,就是题干中不直接含有“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提示,而是以“如何写”“怎样写”“如何表现”“赏析”等用语来提问。对于暗考型,答题时必须有表达技巧在其中。2.审范围(区间)第3页共12页指鉴赏范围的大小。依照范围大小,可分为局部型和整体型。局部型是指对诗歌的某句某联(片)等表达技巧的判断,整体型是指对整首诗歌的表达技巧的判断。分清范围对做题大有帮助。“整体看手法”,意谓鉴赏全诗的表达技巧首先从表现手法角度切入;“局部看修辞”,意谓鉴赏局部的表达技巧首先从修辞手法角度切入。3.审角度此类题的提问角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宽)角度,即题干直接提问表达技巧是什么;一种是小(窄)角度,即具体到描写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行文结构等方面的某一个角度。分清提问的大小(宽窄)角度是答题的关键。大(宽)角度,要从几个角度入手,优先考虑某个角度。小(窄)角度,角度很明确,不能乱答:问修辞手法,就不能答表现手法;问表现手法,就不能答修辞手法等。不能混淆概念,答错角度。4.审数量在答题时,要注意根据题干提示的相关信息,审清楚答题的数量,即要分清楚题干中“一”与“些(多)”、“主”与“次”的区别。题干中说“哪种”,则只能答一种;题干中说“哪些”,则要多角度切入,不能少答;题干中说“主要(突出)”,则一般只答出一种,至多两种。因此,要求答一个的,绝不能答多个;要求答多个的,绝不能少答;要求答主要的、突出的,绝不能答次要的、不突出的。这样,才能确保答题的规范和准确。二、答题要稳——学会“怎么答”虽然表达技巧分为3大类,每大类又分多种技巧,但从高考及解题实际看,其解题步骤是一样的,均需采用“3个步骤”。[典型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寄黄几复①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注]①黄几复:与黄庭坚少年交游,当时在南方做官。②治病不蕲三折肱:蕲,通“祈”,求。此句称赞黄几复不从官场世故中谋求升官发财。请分析这首诗颔联的修辞手法。[满分答案]对比。步骤一上句追忆了当年相聚的欢乐,和下句描写与友人久别的凄凉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步骤二第4页共12页突出地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步骤三[答题模板]说明:(1)若题干中已明确表达技巧,“步骤一”可省略;(2)作答时“步骤二、步骤三”也可以合并,并且也可以调换。[应用体验]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9分)塞路初晴雍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注]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注]行子:出行的人。(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晚虹”,亦即傍晚的彩虹,是作者在草原上行进时,最先映入眼帘的景物。B.“塞天昏”的“昏”字,表明时间是黄昏时分,首联组成了一幅壮阔的图景,是从远处落笔。C.“晚虹”“斜日”“青草”“残烟”“绿杨”,组合在一起,色彩异常艳丽,但秾丽中又有清新之感。D.颈联是作者在看到这一派大好风光时的感叹,是全诗的主干。“南牧”实含有侵略的意味,“汉将”即指唐将。解析:选BB项,“塞天昏”的“昏”字,不是用以表明时近黄昏,而是用以形容草原上大雨刚歇,经强烈阳光的照射,水汽上升而形成的略带迷蒙的景象,这是草原初晴时的显著特征。★(2)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景?试作简要赏析。(6分)答:第5页共12页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意象分析,总结景色特点。颔联“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用“侵”和“傍”字,将“新水”“残烟”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后塞外草原的壮美景象。参考答案:诗歌在颔联中用了拟人的手法。用“侵”和“傍”字,将“新水”“残烟”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后黄昏时,积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自由地向低洼处流淌,袅袅的炊烟还盘旋在被绿杨簇拥的村庄上的情景,展示了一幅雨后塞外草原的壮观图景。[白话诗歌]傍晚时分,大雨刚过,斜日反照,一道绚烂的彩虹横跨塞外天空,山岭、川原在水汽迷蒙中还残留着大雨的痕迹。雨后新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到处乱流,袅袅炊烟在绿杨簇拥的村庄上盘绕下去,显得不舍。胡人不要南下来牧马放羊,因为唐朝军队的旗帜仍挂在北门。行人高兴地听说这里没有战争,悠闲地游玩,在秋原上骑马打猎。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致能、李知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数字而已[注]陆游露箬霜筠织短篷,飘然来往淡烟中。偶经菱市寻溪友,却拣汀下钓筒。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注]这首诗是宁宗庆元二年(1196)陆游在故乡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时据梦中所作而补写,时年他已七十二岁,已在家乡闲居多年。(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乘着用露箬和霜筠织成的短篷小舟,在淡烟缭绕的江河湖泊中飘然来往。B.颔联写诗人乘小舟特意前来寻访“溪友”,可是没有访得溪友,索性坐下来握竿垂钓。C.“偶经”“却拣”二语前后呼应,用语灵动自然,补足了首联“飘然来往”之意。D.陆游的诗作大多抒写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此诗却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情趣。解析:选BB项,“颔联写诗人乘小舟特意前来寻访”有误。“偶经菱市寻溪友,却拣汀下钓筒”,“偶经”指偶然经过,可见诗人不是特意前来寻访。第6页共12页★(2)本诗的颈联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6分)答:解析:首先要回顾诗歌中鉴赏景物的方法和角度,然后圈出诗歌颈联中的景物以及特点。“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这两句所写的对象是“菡萏”“蜻蜓”,“白”“红”是二者的颜色,可以从色彩角度赏析;“香”是菡萏之味,这是嗅觉,“蜻蜓”之弱,这是视觉,可以从感官角度赏析;菡萏绽放散发香味,这是静态,蜻蜓在风中翻飞,这是动态,可以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参考答案:①色彩浓淡相衬,景物相映生姿。雨后荷花分外洁白,碧绿的荷叶上停留着一只红色的蜻蜓。色彩描写鲜明生动。②既有静态描写,又有动态描写。洁白的荷花在水中静静地绽放,红蜻蜓在雨后的微风中上下翻飞。③视觉描写和嗅觉描写相结合。白色的荷花、红色的蜻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给人以嗅觉上的陶醉。[白话诗歌]我坐在竹篾编成的船篷里,在淡烟笼罩的湖面上自由来往。偶然经过卖菱角的集市,找那住在溪边的朋友,有时又选择一块长满草的湖岸,放下钓竿。刚下过雨,白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红色的蜻蜓略停一下,便又离去,好像弱不禁风似的。山阴一带的事情你们知道吗?近来家家的团扇上都画着陆放翁的肖像呢。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1)~(2)题。(9分)苏幕遮梅尧臣①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②年最少。窣地春袍③,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注]①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一生经历坎坷,屡试不中,仕途极不得意,仅仅任过州中主簿等职。②庾郎,指南朝的庾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③窣地,拂地;春袍,指初入仕途的低级官员穿的青色章服。(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第7页共12页A.上阕前四句表现浓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为下文少年的出场做铺垫。B.“窣地春袍”,指拂地的青色官服,这里用来表现宦游少年的风采。C.“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两句,词人流露出对宦海浮沉的厌倦,用自怨自艾的语调表达了强烈的归思。D.“翠色和烟老”,写诗人想象自己回归故里,在草色与炊烟中慢慢老去。解析:选DD项,想象的内容错,是指翠绿的春草在暮霭中变得苍老,暗寓伤春之意,是词人嗟老、倦游的心情。★(2)这首词突出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答:解析:回答本题,必须先理解本词的情怀,以及本词上下片截然相反的感情基调。词中年少成名的庾郎和忘归的王孙,都是词人自己的化身;短暂的春天,实喻外光里老的官场。作者把对官场或理想的追求寄寓在青春绿草和暮色衰草的变化之中,两种草,两种人的为官心态,一嫩一老自成对比、相互映衬。回答出具体手法和作用即可。参考答案:①寓情于物:将初入仕途的年轻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