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材解析一缕浓香飘十里,一抹乡愁入梦甜童年时的每一件事并非都会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心头,能驻留心间的便是永恒——每当记忆的闸门打开时,那高大的桂花树和母亲的身影就浮现在眼前,而且愈加的高大,愈加弥足珍贵……——题记当我们用心研读一篇文本的时候,才能实现与文本的这个作者真正的对话,也就会为作品的理性的深刻所吸引,为作家的灵性与独特而动容,从中受到愉悦,所以,每次课前的研读文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我觉得研读和对文本的梳理应该做到五个理解:一是正确理解文本在课程中的定位,二是真正理解文本的精义,也可以说是文本的主旨;第三要理解文本独特的理路;第四要理解文本的话语风格;第五要理解作者写作的风格和动因。下面我就结合《桂花雨》分别从以上五点谈一谈自己的认识。一、真正理解文本的精义《桂花雨》这篇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开篇明旨,写“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第二至四自然段写童年的“摇花乐”。第二自然段写“摇”桂花时间的选择及其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摇”桂花的情景。以白描手法写景叙事,情景交融,物我和谐共生。第四自然段写“摇”桂花后,晒桂花/藏桂花/食桂花。第五至六自然段,写母亲爱家乡的金桂,“我”爱童年的“桂花雨”。篇末再次点题,使全文充盈着桂花的香味,也让读者在阅读中分享“摇花乐”。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意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教学难点是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这是关于作品的精义。二、弄清课文的理路当然这个理路,可能更多的带上我个人对这篇课文的一点理解。我觉得课文的理路呢,它是由“桂花香、摇桂花、桂花雨、摇花乐”相会连缀而成的。花对人心灵的愉悦、人对花淡淡的乡愁,而别离后,“摇花乐”仍魂牵梦绕,奔波无法洗去那尘封已久的桂花情节,桂花就是作者的童年,桂花就是母亲,花香一如母爱,花香一如乡愁。流入我们的想像,香遍我们的心田!作者期盼重归故里,重沐童年的“桂花雨”,重寻童年的“摇花乐”,她深信离别是短暂的,终究会有相逢,因为那乡音,那乡愁是抹不去,挥不掉的,因为她的心在故乡,根在故乡。童年是一首诗,作者用心在吟唱;童年是一个梦;作者用梦在向往;童年是一首歌,即使隔岸相望,那歌还依然嘹亮。三、关注文本的话语风格。我以为每篇作品都有自己的话语风格。比如说安徒生的童话,他跃动的是一颗高贵、善良、纯洁、美好的心灵;比如说老舍的语言清新易懂、语言色彩浓郁,极富表现力;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新美南吉,她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娓娓道来,情节曲折,有很强的可读性。而琦君的作品包含深沉而温柔的爱意与温存,典雅古朴的清词丽句,体现了她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力,读琦君的《桂花雨》,真的如淋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浓郁而迷人的香气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乡之情。不过这如雨般的情怀还“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寻找一样,从字里行间细品方见。作者的情感被包裹于其中,即使信手拈来一句看似平淡的话也会香了整个身心。“朵朵完整、新鲜”,“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打下来”,“湿漉漉的,香味差多了”呢?作者笔下的桂花树,是一种封存着的梦境,是一种幽远的思绪,是一种无尽的乡愁……在写“摇桂花”时,作者寥寥一百多字,把那“摇桂花”的快乐洒得漫山遍野,书里书外仿佛都被她洒落了那金黄的桂花。你不得不静穆地站在那铺好了竹席的桂花树下,闭上眼睛,一任那“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然后和着琦君一起欢快地喊:“啊!好香的雨呀!”最后母亲的一句“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因为‘旧’而‘金’”,这句话常常摇撼着作者心头的那棵桂花树,摇落琦君思绪中的阵阵桂花雨。从她那生花的妙笔流溢于字里行间,流入我们的想像,香遍我们的心田!一篇文章首先考虑的是读者,我们即将要面对要引导的是小孩,而不是文学青年。那么对于文本的解读就应当努力回归到故事性来。第一、文章朴实无华的叙事情节,全文没有华丽的词句,她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始终不渝的思乡情意,小孩子完全能读懂并被深深地打动。其二、文章言简意深表主旨,这篇文章情深意浓,淡淡的纯情,淡淡的忧伤,在平淡的语言中有一种深至透明、不欲表白的美,读罢此文,作者对故乡的那种浓浓的深情便跃入脑间,挥之不去。所以学习的时候,我们的孩子的思绪也能穿越时空,回到桂花飘落,坠如丝雨的那种境界里去。作者的心,也牵动学生的心;作者对母亲的爱也激发了孩子的母爱。四、作者写作的风格和动因《桂花雨》的原文是这样的(红色加粗部分为教材节选内容,局部有编者改动)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好像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惟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还有父亲书房的廊檐下,是几盆茶花与木樨相间。小时候,我对无论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桂花树不像梅树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故乡是近海县份,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做风水啊。”(就是台风来的意思。)她担心的第一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和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垅,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垅赏桂花。“赏花”是藉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栗子羹”。因满觉垅除桂花以外,还有栗子。花季栗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面上撒几朵桂花,那股子雅淡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栗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中有点不忍。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艾,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玻璃琉璃的西方极乐世界。我回家时,总捧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我们不难看出原文1400多字,经改动编入教材的只是650字左右,删去了对于家中庭院中金桂的叙述以及在杭州摇桂花的情景,删去的部分对于文中关键语句的理解是有裨益的,尤其是对母亲说的那句话“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的理解应该有直接的帮助,这应该是教学时的难点,如果在课前我们的老师能够将原文引导孩子通读与理解也许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作者的一些情况,在台湾,女作家琦君则曾是名人,她是继林语堂、梁实秋、吴鲁芹之后第二代散文家的代表,她被称之为“读者喜爱的作家和作家羡慕的作家”。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而琦君笔下的杭州,也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熟读琦君作品的读者都会感觉到琦君的母亲在她作品中所占的分量,琦君写得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泉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能把教材《桂花雨》当作一个纯粹的叙述性抒情散文来教学,因为它有两个核心的内容:一是对故乡的思念,另一个则是对于母亲的爱,故乡和母亲相互依存,互相交织在一起,我们不能把她们彼此的割裂!因为在作者的心中故乡和母亲是一幅画,一幅纯洁无暇的画。所以说母爱这一主题应该是教学中引导学生去理解,体会,不要把这篇课文当作一篇纯粹的写景的文章,不要把主题定格在回忆童年的欢乐或者单纯的故乡的思念!对于文本的解读,不单单是我们老师自己,更要考虑到我们的孩子,考虑到孩子的生活,考虑到孩子的性格,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考虑到孩子已有的知识背景,教师只有和孩子一起努力的去阅读,努力的去理解,努力的去抓住文章中的聚合点(也就是知识点,即能够说明或者引发因果关系的地方,或者是引发孩子逻辑猜想的结合处),引导孩子去思考,这样才会把文本变为真正的知识。语文课程,把美好的事物编织进了我们的的斑斓生活,编织进我们的多彩生命。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将和孩子共同穿越了这些美好的文本,穿越了每一个单元,穿越了每一个人和事,穿越了每一个美好的生命历程,穿越了我们复杂多变的心情。而完成这个叙事的主角,不是文本,也不是文本中的人和事,而是活生生的我们——是每一个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孩子,是我们老师自己,穿越的,诵读的,悲喜的,充发的,感动的,觉悟的,是我们自己而非别人,这些人本的内涵与我们共同交织成了日常的生活——一种生命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