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实验中学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高一语文教学案《追风筝的人》1大阅读专题之救赎篇——《追风筝的人》泰州实验中学毛玉梅课前自主学习(学案)1、阅读《追风筝的人》2、概括故事情节,500字左右。课堂主体参与(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主要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特征。2、领悟作品“救赎”主旨。3、归纳大阅读课程设施过程中课外阅读的注意点。【教学重难点】领悟作品救赎主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由布置的课外阅读任务导入。二、介绍胡塞尼和背景知识1、卡勒德·胡赛尼(1965~今)1965年3月4日出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后随父亲移居美国。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2、背景知识第一次阿富汗战争:1979~1989年,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与阿富汗抵抗力量之间展开的一场侵略与反侵略战争。苏军以10多万人的兵力,兵分两路对阿富汗进行武装入侵,从而开始了对其长达9年的军事占领。第二次阿富汗战争:2001年开始,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10月7日起对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同时标志世界反恐战争的开始。塔利班(波斯语中是“学生”的意思),大部分成员是阿富汗难民营伊斯兰学校的学生,故又称伊斯兰学生军(大部分是普什图人)。美国等西方国家认定其为恐怖组织。三、概括情节以学生王惠婷课前概括的优秀内容为模版进行概括,并请其朗读内容。故事发生在阿富汗。1975年,12岁的普什图少爷阿米尔与哈扎拉仆人哈桑情同手足。一场风筝比赛后,阿米尔得了冠军,哈桑为帮阿米尔逐回落下的风筝,受到不良少年阿塞夫泰州实验中学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高一语文教学案《追风筝的人》2的凌辱。凌辱的过程阿米尔看在眼中,但他没有勇气,又因嫉妒父亲对哈桑的爱,最终没有出面救哈桑。此后,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愧疚和痛苦,不再跟哈桑要好,后来还想办法诬陷哈桑偷了自己的手表与钱。虽然阿米尔的父亲原谅了哈桑,但是哈桑的父亲阿里还是带着哈桑离开了。1979年,苏联侵略阿富汗,阿米尔的父亲带着阿米尔逃到美国,并托朋友兼生意合伙人拉辛汗看护他们的房子。阿米尔在美国长大,父亲临死前为他主持了婚礼,他始终生活在愧疚之中。2001年,他接到拉辛汗的电话,叫他一定要回阿富汗,并说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从拉辛汗那里,阿米尔得知哈桑夫妇为看护阿米尔家的房子被塔利班杀害,他们的儿子也被卖给曾经凌辱哈桑的阿瑟夫。阿米尔还得知一个惊人的秘密,哈桑是自己的亲兄弟,是父亲和阿里妻子的孩子。他历尽艰辛,为赎罪重踏故乡救出了哈桑的儿子,并将他带回美国的家。四、品味小说中令人感动和震撼的部分内容1、请同学们说出书中感动、震撼我们的内容。师生一同品味。2、教师投影相关内容,师生一同回味。投影的内容以人物为板块,这样有助于概括人物形象,形成相对系统的认识。(1)哈桑跟我喝过同样的乳汁。我们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同一片草坪上迈出第一步。还有,在同一屋顶下,我们说出第一个词。我说的是“爸爸”;他说的是“阿米尔”,我的名字。“我知道,”他从我们的拥抱中挣脱,“安拉保佑,我们等会再庆祝吧。现在,我要去帮你追那只蓝风筝。”他放下卷轴,撒腿就跑,他穿的那件绿色长袍的后褶边拖在雪地上。“哈桑!”我大喊,“把它带回来!”他的橡胶靴子踢起阵阵雪花,已经飞奔到街道的拐角处。他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露出一脸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再一次看到他笑得如此灿烂,已是二十六年之后,在一张褪色的宝丽莱照片上。(2)爸爸开门见山,问道:“钱是你偷的吗?你偷了阿米尔的手表吗,哈桑?“哈桑的回答简单得只有一个字,以他嘶哑孱弱的声音:“是。”我身体紧缩,好似被人扇了个耳光。我的心一沉,真话差点脱口而出。我随即明白:这是哈桑最后一次为我牺牲。如果他说“不是”,……我的真面目终究会被看穿,爸爸将永远永远不会原谅我。这让我明白了另外的事情:哈桑知道。他知道我看到了小巷里面的一切,知道我站在那儿,袖手旁观。他明知我背叛了他,然而还是再次救了我,也许是最后一次。那一刻我爱上了他,爱他胜过爱任何人,我只想告诉他们,我就是草丛里面的毒蛇,湖底的鬼怪。我不配他作出牺牲,我是撒谎蛋,我是骗子,我是小偷。我几乎就要说出来,若非心里隐隐有高兴的念头。高兴是因为这一切很快就要终结了,爸爸会赶走他们,也许会有些痛苦,但生活会继续。那是我所想要的,要继续生活,要遗忘,要将过去一笔勾销,从头来过。我想要能重新呼吸。……泰州实验中学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高一语文教学案《追风筝的人》3“你想要我追那只风筝给你吗?”他的喉结吞咽着上下蠕动。风掠起他的头发。我想我看到他点头。“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听见自己说。……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我追。(3)那当头,爸爸站起身。这回轮到我用手按住他的大腿了,可是爸爸将其抹开,拔起腿来,他站立的身影挡住了月光。“我要你跟这个家伙说几句,”爸爸说,他在跟卡林说话,但眼睛直望着那个俄国兵,“你问他的羞耻到哪里去了。”他们交谈。“他说这是战争。战争无所谓羞耻。”“跟他说他错了。战争不会使高尚的情操消失,人们甚至比和平时期更需要它。”……俄国兵对卡林说了什么,嘴角露出一丝邪笑。“老爷,”卡林说,“这些俄国佬跟我们不同,他们不懂得尊重、荣誉是什么。”“他说什么?”“他说在你脑袋射颗子弹一定很爽,就像……”卡林说不下去,但朝那个被士兵看中的女人努努嘴。那士兵弹掉手里还没吸完的香烟,取下他的手枪。看来爸爸要死在这里了……“告诉他,我就算中了一千颗子弹,也不会让这龌龊下流的事情发生。”爸爸说。我的心思一闪,回到六年前那个冬天。我,在小巷的拐角处窥视。卡莫和瓦里把哈桑按在地上。我算哪门子英雄?只担心风筝。有时我也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爸爸的亲生儿子。……“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性命,”爸爸说,“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你懂吗?”“没有比盗窃更十恶不赦的事情了,阿米尔。”爸爸说。……埋葬父亲15年之后,我才得知一直深受自己信任、仰慕的父亲竟然是个贼!他偷走的东西非常神圣,于我而言,是得知我有兄弟的权利,对哈桑来说,是他的身份。他还偷走了阿里的荣誉。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拉辛汗传唤我到这里来,不只是为了洗刷我的罪行,还有爸爸的。五、概括人物性格,探讨作品主旨1、概括人物性格哈桑:忠诚、善良、正直、无私、宽容、勇敢阿米尔:自私懦弱——正直勇敢泰州实验中学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高一语文教学案《追风筝的人》4父亲:两个儿子各代表了他性格的两面2、探讨作品主旨(救赎)(1)阿米尔的自我救赎重回阿富汗,只身入险境救出索拉博;承认索拉博是自己的侄子,愿意为索拉博“千千万万遍”(2)阿米尔父亲的自我救赎关爱哈桑以及其他穷人,建造恤孤院;挺身而出,维护正义(3)哈桑母亲的自我救赎多年后回到哈桑身边,替哈桑照顾索拉博,给哈桑以迟到的母爱3、推荐阅读其他救赎类作品六、介绍书评和发表在网络上的读书感受,深入理解小说1、这是一个关于命运轮回的故事。开头和结尾重叠在一起,成为两幅相似的画面:广漠的天空,雪花飘落,空气寒冷而清澈,追风筝的孩子们欢叫着奔跑,追逐飞逝的光影。胡赛尼使我们看到一个在挣扎中成长的普通人,一个孤独而卑微的英雄形象,他的自私与懦弱,他受折磨的良心,他逐渐强大起来的内心和信仰的力量。(任海平)——《中华读书报》2、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的亲密友谊,成为贯穿全书的脉络。作者笔下的阿富汗温馨闲适,却因为不同种族之间的磨擦而现紧张,充满令人回萦难忘的景象。——《纽约时报》3、没有虚矫赘文,没有无病呻吟,只有精炼的篇章,细腻勾勒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作者对祖国的爱显然与对造成它今日沧桑的恨一样深。故事娓娓道来,轻笔淡描,近似川端康成的《千羽鹤》。——《华盛顿邮报》七、师生交流书中精彩语句交流时强调了解和摘抄精彩语句对阅读和表达的重要性。八、归纳风筝含义九、介绍不同译本李继宏译本和李静宜译本,师生通过书名感受两种译本的不同。十、归纳课外阅读外国长篇小说的注意点1、关注书评(有助于选择好书,有助于理解内容,有助于鉴赏特色)2、关注外国小说译本(选择适合我们文化背景和教育水平的版本)3、摘录经典语句4、记录读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