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定祥小学李宏伟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资源开发教材分析流程学情分析课堂评价板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加法运算定律立体整合数的运算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一年级上下册:20以内加减法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两位数除法三年级上册:万以内数加减法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简便运算一、教材分析加法运算定律及运用本单元学习的五大运算定律不仅仅适用于整数加法和乘法,也适合有理数加法和乘法,随着数的范围进一步的扩展,在实数甚至是复数的加法和乘法中它们仍然成立。因此这些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又是“数学大厦基石中的基石”。在数学基础理论中,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通常是以集合论为依据加以证明的。也可用计数公理“计数的结果与计数的顺序无关”来说明。小学教材中不出现计数公理,而是通过直观的具体情节内容来说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无形之中都用上了计数公理。其实,计数公理所反映的事实,儿童早就有所感悟,只是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罢了。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并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加法运算定律目标分析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数学思考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问题解决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规律的探索,发现和归纳,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难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经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础,在前面的学习中,也接触到了反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一些事例,这些经验是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任务就是把学生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四年级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是用符号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却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从研究待定的数到用字母或者符号表示一般的数,在认识上是一个飞跃,这种方法比直接用数字表示更加形象,但是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因此我把重点放在了学生理解感受和体验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优越性上,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用符号解决问题的意识上,也为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中“用字母表示数”做好了铺垫。践行真实课堂—和谐五环节教学模式“三真”、“三实”、“一及时”教学理念。本节数学新授课模式单元导入,明确目标主动参与,探索新知分层练习,巩固提高当堂检测,查漏补缺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三、学科模式四、教学设计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2′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20′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10′四、当堂检测,查漏补缺5′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3′时间预设201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按照以下五部分展开教学。加法运算定律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简便运算乘法运算定律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设计意图:出示单元知识树,建构单元立体知识网络,让学生整体了解单元知识结构。单元导入单元导入,明确目标: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并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2.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并经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3.积极参与规律的探索,发现和归纳,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白这节课具体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明确目标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孕伏规律2、解决问题,探索规律3、验证发现,形成规律4、自主表达,概括规律5、反馈练习,应用规律教学加法交换律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李叔叔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一共骑了多少千米?56+40=9640+56=9640+5656+40=解决问题,探究规律(1)组织学生观察这个等式的特点,然后自己照样子仿写等式。(2)运用自己写出的等式,再次观察、比较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初步感知其中的规律。(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表象,进一步感知加法交换律。)验证发现,形成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则可以写成:a+b=b+a自主表达,概括规律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65+145=__+__109+31=__+__44+98=__+__346+273=__+__反馈练习,应用规律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解决问题中发现这道题有不同的解法。通过观察等式,初步感知等式的特征,再通过模仿写等式,明晰特征,丰富感知材料,从而自己去发现规律。并会用字母表示,使数学知识逐步抽象化,体现数学简洁明了的特点,利于对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也为学生自主表示下面的加法结合律提供了思维向导。设计意图:通过“朝三暮四”故事中古人利用了我们刚刚学到的加法交换律巧妙的骗过猕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势利导进入加法结合律的学习.故事李叔叔这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88千米104千米96千米教学加法结合律获取信息——解决问题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体现“用教材教”,是为了关注学生的生成和教师的预设之间的关系,并且很好的引导得到重要的算式,锻炼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88+104+9688+(104+96)=观察下面的这组算式,○用什么符号连接?连接后观察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小组合作,探索规律—总结规律设计意图:加法结合律的内容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接触的不多,没有太多的感性基础,尽管凭直觉知道左右两边算式结果相等,但对于等式两边的异同点表述不是很清楚,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去分析,使学生抓住加法结合律的本质特征,然后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这样在后边的运算律混合练习中才不会混淆不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加法结合律——字母表达式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从加法交换律中得到启发,用多种方法表示加法结合律,经过小组研究,请几个组同学代表自己组内意见,上台展示自己组的表达方法。得到加法结合律的字母表达式,在此部分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定律的本质特征,学会用字母表示,使数学知识逐步抽象化,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并且有利于深化理解加法结合律。(1)46+35=35+(2)a+104=104+(3)(27+48)+62=27+(+)(4)(89+c)+11=(89+)+(5)350+374+650=(350+)+46a4837462c11650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回答问题,同桌交流汇报设计意图:围绕着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练习可以让全部学生都参与到有趣的数学学习中,既体会了数学的乐趣又巩固运用了加法的运算定律。3.思考: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对四个数相加,五个数相加适用吗?而还有更多加数的运算呢?出示教材第31页练习五4题。(要求独立完成全班汇报)设计意图:这道题充分挖掘习题功能,在此做了一定的拓展,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把可以得出整十,整百的数放在一起,从形式上感受运用加法结合律带来的好处,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2.填一填:在下面的方框内填入一个合适的数,使计算简便。47+89+四、当堂检测,查漏补缺1.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一连⑴72+16A.(75+25)+48⑵45+(88+12)B.16+72⑶75+(48+25)C.(45+88)+12设计意图:对基础知识进行达标,做到学习目标所要求的基础知识的“堂堂清”和“人人清”。11(a+b)+c=(a+b)+c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b+a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加法运算定律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回顾整理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晰的再现本课的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是怎样理解加法的运算定律的?你觉得这些规律可以运用在哪些方面?运用时要注意什么?反思提升设计意图: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习的知识、方法,理解运用等方面进行归纳。设计四个问题力求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完美结合,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五、板书设计加法运算定律40+56=96(千米)56+40=96(千米)40+5656+40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a+b=b+a88+104+96=288(千米)88+(104+96)=288(千米)88+104+9688+(104+96)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是有利于指导学生观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书设计和教学思路和谐统一。能简明突出地呈现本课知识点,看上去一目了然.六、课堂评价2011新课标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注重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形式下,要评论到“组”,而不是“个人”。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关注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说评价小组评价过程评价多样评价师生评价目标评价生生评价恰当的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评价。旨在让学生去评价学生本课中的表现,呈现学生更多的闪光点。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在小组讨论中了解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技能。以“郎式加分法”为依据的小组加分制度郎氏加分法:A:0.1分B:0.2分C:0.3分D:0.4分七、课堂资源开发201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教师在教学中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利用成语故事“朝三暮四”。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说开发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视频播放故事环境与工具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主题图,帮助学生理解运算律的生成过程。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文本资源推荐学生一本好书,旨在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爱读书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