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走向辉煌——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经验胡锦涛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当中,有一段话讲得很好。他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这也是我们今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到当代的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重要任务。回顾我们今天上午一直讲到现在,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近百年来的这样一个变化和发展进行了一个梳理。到了最后,我想做一个总结。也是供大家一起思考,这个当中有哪些规律性的东西,有哪些是最根本的经验性的东西。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给大家做一点解读。我觉得,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当中,讲到根本的历史经验,可能有一条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马克思主义。所谓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大概有这样两个含义。一个就是我们确信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就是它的科学性,它的革命性,确实是能够指导我们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这样一个指导思想。但是同时,一定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看做是僵化的教条的空洞的或者是现成的公式。因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这个或许是我们最宝贵的经验。为此,我们要不断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注意,我们前面一直在讲中国化,现在大家发现,怎么又多了两化?一个叫大众化,一个叫时代化。事实上,我自己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时代化其实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大课题当中,它应有的题中之意。什么叫大众化?实际所谓的大众化,也就是要化大众,就是要用我们老百姓,用我们人民群众,比如说我们在座的同学们,大家能够接受的语言、形式来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确实一定要有时代感。就是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理解,确实都不是完全一样的。我今天上午给大家举到例子,即使是马克思主义自己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中,你看每一个不同的阶段,这两个人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他们自己也是非常注重根据时代变化来变化的。比如说,马克思曾经提出过人类社会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就是人类社会怎么发展呢?总是从原始社会然后到奴隶社会,然后到封建社会,然后到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叫做人类社会、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但是这个规律,马克思主义讲,他并不是绝对的。这个规律是从一种大的发展趋势来看,作为一种类的规律他肯定是这样的。什么叫作为类的规律?比如说,如果单讲个人的这种雄才大略,那么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非常了不起的历史人物。像我们今天大家在读毛主席的《沁园春》当中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都很了不起。但是你说,想当年的唐太宗,他再了不起,他再有想象力,他能在那样时候就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唐中国吗?是吧,不可能。因为时代没到那个时候。所以你今天搞社会主义革命也好,什么也好,你肯定要受大规律的支配,这个是没有错的。这就是五种演进规律,它作为一种类的规律,肯定是起作用的。但是,马克思说,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民族,所有的国家,都是这么一步一步来的,并不意味着这样。1881年,当时俄国有一个革命者叫查苏里奇就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就请教马克思,说俄国这样的社会有没有可能发生革命不完全经过资本主义的高端发展,就发生社会变革。马克思做了非常审慎的思考后,他给查苏里奇的回信一连写了三稿。最后,马克思认为,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某些国家,如俄国,是有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吸取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你看这就是非常典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所以说今天的中国走到现在,我们总结过去的历史经验。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与时俱进。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根本经验。那么在一条,就是马克思主义,它的唯物史观,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今年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收看现场,我是看了。其中我特别注意到,胡锦涛在讲话快要结束的的时候,他有一段话。他说,我们要永远牢记,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段话,我的印象中,响起了全场最热烈的一次掌声,长时间的掌声。真是,大家觉得是这个话说的非常到位,非常好。胡锦涛讲,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出来,这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的最高标准”。就是能不能做到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从历史来看,这个话真不是一般的大道理。当年,当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失败,要溃逃的时候,当时的美国大使司徒雷登跟蒋介石有过一段谈话。司徒雷登,一个美国人,都看得比较明白。他是这样和蒋介石说的,他说你们并不是被共产党的机枪大炮给打垮的,你们是被自己的腐败无能打倒的。其实说的深刻一点,蒋介石集团也是被中国人民抛弃的。给大家也讲一个小故事。1961年,当年的盟军元帅蒙哥马利到我们中国来访问。期间,周总理会见蒙哥马利的时候,蒙哥马利就给总理提了一个要求,说我这次来到贵国,非常想见两个人。总理就问他,你想见谁?他说我想见杜聿明和黄维。这两个人都是什么人?原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两个人都是在淮海战役中,做了我们共产党的俘虏,后来关押在抚顺战犯关押所。后来经过改造,1959年我们国庆十周年的时候,当时毛泽东主席做了一个特赦,然后这两个人都特赦出狱了。出狱以后呢,我们给了他们很高的政治待遇,两个人都是全国政协委员。1961年的时候蒙哥马利就提出来,我想见见这两个人,总理说可以。因为他们两个都是政协委员,都已经出来了,你要见他们,完全可以。但是总理多少有点好奇,他就问蒙哥马利,据我所知,阁下和这两个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私交,你怎么会一定要见见这两个人呢?后来蒙哥马利就说了,他说我见他们主要有这么几个理由,一个呢,我们也算是战友,当年在二战期间抗击法西斯的时候,杜聿明也好,黄维也好,也是很著名的抗日将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是战友。当时大家都知道,像中国远征军,在滇缅这一线,当时和英军也是并肩作战的,所以他说基于这个原因,我想见一见。第二个理由呢,蒙哥马利说,我知道这两个人,都是很会打仗的,黄埔毕业的,而且在黄埔的毕业生当中都是很厉害的,也曾经都是蒋介石的两员大将。刚才说到的杜聿明在抗战当中也打过很多很漂亮的仗,比如说昆仑关战役,后来的远征军杜聿明都参加了。腾冲战役、松山战役等等。所以他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自己也是一个军事家。蒙哥马利也是搞军事很厉害的,阿拉曼战役击败了隆美尔,在北非就是他。所以他说我很想从军事的角度,跟他们做一些切磋和交流。这是第二个理由。第三个理由,其实也是最真实的,最关键的理由。蒙哥马利说,我一直有一个困惑,这么两个非常会打仗的人,这两个人不是国民党军队中的草包,都是很有军事天赋的。而且,蒙哥马利说,我看过你们的军史,就是我研究过你们的战例,当时他们两个人的兵力,无论是装备还是数量都远远超过人民解放军。淮海战役的时候,我们人民解放军投入的兵力,大概是60万,国民党的兵力是将近100万,而且当时蒋介石把老本真的都投进去了。当时所谓的五大主力,当时的什么新武器,全部是美式装备的。而且大家注意,黄维在跟解放军作战的时候,他使用毒气。当然这个后来我们把他作为战犯的时候,也是很恶劣的一个罪行了。因为根据日内瓦公约,当时是禁止使用毒气的。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大家就会知道,他的这个部队当时的装备和训练水平在那个时代,相当高了,可以使用毒气作战,打化学战。那么蒙哥马利就奇怪了:这么两个很会打仗的武器装备那么精良,数量又远远优于解放军的两位国民党将领,怎么就输给了共产党,成了解放军的俘虏呢?所以蒙哥马利百思不得其解,所以他说,我很想就这个问题问问他们。这是他最想见他们的理由。后来周恩来说行,可以见。就给他安排了。最后在会面的时候蒙哥马利就把这些问题一股脑的提出来了,英国人嘛,也比较直率。我觉得杜聿明可能真的是在战犯所里面,也学了很多辩证法之类的东西。杜聿明回答的很好,说阁下,你这个说法,大致说对了一半,就是当时确实差不多百万国民党精锐装备的部队去面对60万确实是武器装备很差的人民解放军,但是,你没有看到这个事件的背后,就是还有一半你没有说对,那就是在这60万解放军的背后,还有250多万推着小车日夜上前线支援解放军的的父老乡亲们。所以杜聿明就说,这样一算的话,这个数量关系就发生变化了,原来是60万对100万,我们是弱势,现在把200多万老百姓加进去,就变成300多万对100万。其实当时国民党号称100万,真的没有,大概实际投入的兵力80万。这个差距就出来了。所以杜聿明说,我们其实严格的讲,我们并不是单纯的败在了这60万解放军手里,我们是败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300万兵民手里。后来陈毅元帅非常有感情的讲过,他说淮海战役的胜利,使我们山东的父老乡亲们用小车推出来的。这个话说的真是非常地道,非常到位。其实淮海战役打得非常艰难,有一段双方达到胶着状态,就是有点打不下去了。打不下去的关键是什么呢?我们确实是因为当时我们自己的实力应该说比国民党弱一些,但是呢,我们有什么,战斗精神。大家看那个亮剑,李云龙说的,我们那个时候比国民党强的就是战斗精神,但是武器装备真的不如国民党。但是国民党后来他自己为什么有打不下去,他的给养跟不上了。所以有一段时间双方胶着,但是我们说正是在这胶着当中,这个战争的转机出现了,而这个转机就是到了胶着状态的时候,后勤的保障,后方的支援,这个时候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第一位的因素了。那个时候,战区的老百姓推着小车上前线,他们提的口号是什么?他们说,解放军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我们有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因为老百姓知道,这个战争如果胜利了,我们就能保住当时我们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等等农民的胜利成果,如果战争打败了,这些东西就付之东流了。这就是人民的选择。所以我说这些真的不是空话。当时有这样一个细节。我有一次给一些离退休的老同志上课,去讲一个党课。讲完之后,有一个老同志,结束之后,他就很激动的跟我讲,因为我说到了淮海战役,他就说我就是参加过淮海战役的老兵。我说,我要向您学习了。我这是书本上的讲,后来我就让他给我讲,真是讲的很生动。他说你知道当时我们最后是怎么胜利的,那个时候,国民党那边因为给养跟不上,好多部队没有吃的。那个时候,国民党就派飞机来空投。但是那个飞机又怕我们的炮火,飞的很高,来了之后极不负责任,把东西一抛,就跑掉了。然后那个阵地又是犬牙交错的,所以好多投下来的东西都落到了我们解放军的阵地上,少数落到国民党自己的阵地上呢,到了那个时候,因为要抢吃的,国民党的部队之间也毫无情义可言了,开枪,为了抢一点吃的。所以你想,他的军心到了最后,部队的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当然,我们也很会瓦解蒋介石的部队。他说那时候老乡们也过得很艰难,但是大家真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支援前线。老百姓把仅有的一点白面什么的都拿出来蒸成大馒头,老百姓把自己家里的猪也杀了做成一锅红烧肉,然后把这些东西挑到前线,看看风向,是从我们这边刮到国民党的那边去,把红烧肉拿到战壕里面,把锅盖一掀,把那个大饼用一个棍子撑着出去,我们就开始喊话,说,国民党的士兵们,你们听着我们给你们准备了白面馒头,红烧肉,你们来吃吧,我们绝不开枪,而且来去自由,吃了以后你们要不愿意留,你们还可以走。一阵风吹过,那红烧肉的香味就弥漫在蒋军的阵地上,那真是叫挡不住的诱惑。所以好多蒋军士兵一开始还很害怕,因为他们长官告诉他们说共产党骗你们的,出去就被打死了。后来有的人实在是真叫挡不住了,反正怎么着饱死也比饿死强,有胆大一点的士兵就慢慢爬过来了,过来这边我们真的给大馒头红烧肉,这个士兵吃完之后又爬回去,对面的人很焦急的等待,那边的人是不是被共产党给剥皮抽筋了,当时国民党的宣传。后来回来了,好好地。然后给大家宣传我过去吃了什么,一开口满嘴红烧肉的香味,最后一个排一个连都过来了。这么说可能有点简单,但是这是非常真实的。所以我们讲,共产党取得胜利真的是靠人民